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在中國,有兩種農作物,在本地區的時候沒覺得分不清,結果上了大學,一個宿舍,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同學都有,結果河北的同學叫它"土豆",新疆的同學一邊附和:"就是洋芋嘛",廣東的同學也回應:"在我們那叫薯仔",結果山東的同學一拍大腿:"說來說去不就是地瓜,你們還有叫番薯的,對不對?"。沒錯,今天的主角就是這兩個名字眾多,一出省就傻傻分不清楚的——馬鈴薯和番薯。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馬鈴薯和番薯

別看這兩種農作物都帶個"薯",長得也有點像,甚至口感都差不多,但實際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農作物。馬鈴薯,是茄科茄屬植物,跟茄子同科同屬。番薯,旋花科植物,大家熟悉的牽牛花就是旋花科植物。是不是有點驚喜?更驚喜的部分還在下面。

馬鈴薯,原產地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番薯,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遠在太平洋對岸的農作物會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呢?這都得從歷史上著名的"地理大發現"說起。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馬鈴薯

地理大發現,是指15世紀開始,以葡萄牙和西班牙為起始,歐洲列強的新大陸發現之旅,從此,歐美大陸的聯繫逐漸頻繁。新航路的開闢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資本的原始積累以及全世界物種的交流與傳播,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繫。同時殖民國在亞非拉地區掠奪資源、屠殺與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等暴行造成了如今亞非拉地區總體落後的局面。

以葡萄牙親王亨利王子非洲西海岸探險為開端的"大航海時代",在人們發現廣袤無垠的海洋中存在洋流之後,開拓出了以海上航行為主導的時代。以往"陸地帝國"主導世界的局面開始向"海洋帝國"主導轉變,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海洋國家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大航海時代

隨著西班牙憑藉武力征服了新大陸的阿茲特克帝國、印加帝國,新大陸從此成了歐洲列強的殖民地。在歐洲人的主導下,新大陸和舊大陸之間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飲食交流,極大地改動了原有的飲食世界版圖,我們的主角——馬鈴薯和番薯,就是這樣登上了世界的舞臺。

公元前3000年安第斯山脈就開始了馬鈴薯的栽種,因為在低溫下仍能短時間豐收,馬鈴薯毫無爭議的成為印加帝國的主要糧食。馬鈴薯有賴於充沛的水量才能豐收,古代並不像現在一樣有發達的灌溉系統,純靠下雨來澆灌農田。若當年雨量不足,印加人就會舉行大規模的祈雨儀式。更有甚者,還會以孩童為祭品獻祭給上天,足以見得馬鈴薯在印加人飲食中的地位。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帝國的真正名稱是叫"塔王汀斯尤",意為"四州之國"。是11世紀至16世紀時的古老帝國,中心區域分佈在的上,其版圖大約是今日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智利一帶,創造了三大文明之一——印加文明。

1532年,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帶領168名殖民者匪夷所思的戰勝了擁有8萬軍隊的印加帝國。西班牙人在這片土地上第一次遇見了馬鈴薯,最初他們誤認為馬鈴薯跟生長在地下的松露一樣,也是一種蕈類。因為歐洲沒有這種地下塊莖的作物,所以難以理解馬鈴薯這樣的食物。不過,在食用過程中,船員們發現,原來因為遠距離航行困擾他們許久的壞血病卻奇蹟般地被這個其貌不揚的小東西給治癒了,因此馬鈴薯迅速受到大航海時代廣大船員們的喜愛。也得益於這些船員,馬鈴薯才能在不經意間普及到歐洲各個地區。

壞血病,由缺乏引起,過去幾百年間曾在海員、及軍隊中廣為流行,特別是在遠航海員中尤為嚴重,故有"水手的恐懼"和"海上凶神"之稱。雖說馬鈴薯易於貯藏且富含維生素C,但還是不足以完全預防壞血癥。直到1753年,蘇格蘭海軍軍醫詹姆斯·林德發現此病與飲食有關,並經由英格蘭探險家詹姆斯·庫克進一步引證下,發現飲用橘子汁、檸檬汁後,可治療和預防壞血病。

馬鈴薯耐風霜,短短三個月即可收成,最適合寒冷地帶栽種。在歐洲難以取得蔬菜的冬季,馬鈴薯作為維生素的來源備受歡迎。這跟以前中國北方一到了冬天,大家能吃上的新鮮蔬菜就僅限於土豆、胡蘿蔔、大白菜幾樣如出一轍。不過1576年經西班牙人傳入歐洲的馬鈴薯,直到18世紀中期才普及到歐洲各地。

由於歐洲人對土豆沒有了解,在民間曾流傳著許多現今看來非常荒謬、可笑的說法。人們以《聖經》中從未說起過土豆為理由,說它是一種靠不住的作物,在它的根系、塊莖中藏匿著凶神惡煞,吃了土豆,人們會遭報應得麻瘋病、肺癆病或佝僂病……所以土豆在抵達歐洲後,除了在偏遠的愛爾蘭外,很長一段時間均處在"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況。即使是當時歐洲的上層人物也僅僅當作來自新大陸的"奇花異草"而定位於"觀賞植物":不僅各地的植物園栽培,在皇宮、貴族和富人的庭院也少不了它的蹤影。許多貴婦人著迷於這種茄屬植物開出的或白或紅或紫的小花,它在清晨會散發出幽幽的香草般的清香。法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有一段時間很喜歡在髮際戴上幾朵土豆花。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瑪麗·安託瓦內特

由於民間存在的疑惑、決策者的失誤和一些種植上的技術原因,歐洲推廣種植土豆的事情被延誤了約一百年!打破這一僵局的功臣首推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他還有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就是"腓特烈大帝"。處於寒冷地帶且土壤貧瘠的德國,非常適合大規模栽種馬鈴薯。為饑荒而傷神的普魯士國王——以啟蒙專制君主聞名的弗里德里希二世,猶如抱住了救命稻草,大力推行栽種馬鈴薯。弗里德里希二世即位時,德國農村一直處於荒廢狀態,後續又相繼發生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年)、七年戰爭(1756-1763年)、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1778-1779年),馬鈴薯成為支撐普魯士能夠持續發動戰爭的關鍵因素。因此,弗里德里希二世頒佈了強制栽培令,怎麼個強制法呢?法令裡明確說道禁食者需要割耳朵,使得土豆在德國迅速的推廣開來。原本平淡無味得連狗都不吃得馬鈴薯,就在弗里德里希二世的"熱心獎勵"政策下,逐漸成為德國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就連現在的德國老百姓,一日三餐裡都有馬鈴薯的身影,對馬鈴薯的愛可謂深入骨髓了。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腓特烈大帝

弗里德里希二世,又譯作腓特烈二世,是歐洲開明專制和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統治時期,文化藝術得到贊助和支持,其本人也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和音樂等諸多領域都頗有建樹,他大規模發展軍力、擴張領土,使普魯士國力迅速提升,取得歐洲大國的地位,被公認為是上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

至於法國,就是老百姓因為迷信食用馬鈴薯對人體有害,一直都沒有大規模種植。直到七年戰爭時期,一位叫帕爾芒捷的藥劑師淪為了巴伐利亞軍的俘虜,結果在被俘期間發現馬鈴薯在德意志地區是很普遍的食物,而且種植方便,易於收穫。於是在他迴歸法國後,就建議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大力推廣馬鈴薯種植。同時,為了更好的達到推廣效果,帕爾芒捷採取了和弗里德里希二世不一樣的套路,他利用了人們獵奇的心理,反其道而行之,故意頒佈了禁止給予平民馬鈴薯的法令,藉此將馬鈴薯假扮成高級食材。同時,帕爾芒捷還在巴黎郊區的原野上種植了大量的馬鈴薯,並且廣為宣傳是來自南美洲的稀有作物。白天有武裝人員看守監視,入夜後又故意撤去看守。附近的農民見狀,於是起了盜心,將這既美味又珍貴的作物盜取回家,栽種在自家地裡。自此,馬鈴薯才在法國紮下根來。後面發生的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對外戰爭,都進一步催化了馬鈴薯的普及率,使其成為戰爭時期重要的軍糧。

和拯救了歐洲饑荒的馬鈴薯相比,它的"兄弟"——番薯,則是橫跨整個太平洋,不遠萬里來到亞洲,為亞洲人口激增做出重要貢獻。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番薯

16世紀,原產於墨西哥的番薯被西班牙人萊加斯皮帶到了現在的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馬尼拉當時作為西班牙在東南亞重要的貿易據點,與中國福建、中國臺灣、印尼等均有大量貿易往來。番薯作為當時的航海糧食被福建商人陳振龍發現,於是在返鄉之際,從馬尼拉帶著番薯橫越臺灣海峽回到福建。

陳振龍帶回番薯其實並不容易,西班牙當時對番薯有禁止出口的禁令,一般人根本無法將其帶出馬尼拉。但是陳振龍覺得番薯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帶回去可以解決家鄉的災荒問題。便將薯藤絞入吸水繩中,冒死渡海帶回福州培植。因此陳振龍被稱作"甘薯之父"。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陳振龍冒死帶回番薯

明朝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福建發生大面積的饑荒,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

以賑災的名義,將番薯獻給福建巡撫金學曾。金學曾看中番薯易種植、產量高的特性,積極推廣番薯種植,有效解決了當時的饑荒問題。從此,番薯有了"金薯"的美譽,成為福建農民喜愛的作物。

明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聽聞番薯的作用後,於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農作物歉收時將番薯栽種在上海。在徐光啟的代表著作《農政全書》中,詳細記載了番薯的栽種法。人們逐漸瞭解到番薯可以栽種在不適合穀物生長的貧瘠土地中,而且還是很好的救飢作物。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番薯已經遍佈沿海地區和黃河流域。有賴於番薯的多產性,中國人口第一次突破3億人。即使國力強盛如漢唐,中國人口也從未突破過1億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的主要糧食作物產量不足以供給更多人。所以中國人口的激增,頭功要記在這個外來物種身上。

《農政全書》成書於年間,基本上囊括了中國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

土地裡最不起眼的它們,竟是消滅全球饑荒的大功臣

當我們吃著馬鈴薯,討論著番薯,如此習以為常,我們不會想到它們一開始被我們拒絕的暗淡日子,也不會想到它們飄洋過海歷經艱辛才終於上到我們的餐桌。其實,我們入口的每一口食物的背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非凡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