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桐汭河源頭考

桐汭河概況

桐汭河,古稱桐汭水,由桐、汭二水匯合而成。桐水源於廣德市境南部的泰山西麓,流經四合、楊灘、月灣等地,因楊灘段兩岸原多桐籽樹,“桐花隨溪流下”而得名。汭水源於泰山東麓,流經四合、柏墊、鳳橋等鄉鎮,因河道曲折迂迴而得名。桐、汭兩水在獨樹鄉老莫村匯合後稱桐汭河,流經石鼓、蘇村、誓節、楊杆等地,至郎溪縣合溪口與無量溪匯合為郎川河,注入南漪湖。在市境內全長73.5公里,其主要支流有10條,其中匯水面積較大有月灣河(注入桐河)、姚村河(注入汭河)、蘇村河(注入桐汭河)、石鼓河(注入桐汭河)、花鼓河(注入桐汭河)等幾大支流。

廣德桐汭河源頭考

桐水源頭及得名考

廣德州志載,“州之水十有六,潭一、泉一、井八”,桐水居州諸水之首。“桐水源出州南白石山,或謂之白石水。”“是水於州最為古河,亦最大,且遠自春秋,迄今兩千餘年。”從文字我們可以看出桐水是我市最古老、最大河。其源頭於白石山

“桐水之西南洪源湧發,北流歷琳塘、費村轉折,而西過楊灘橋、鵓鴣山、楊樹橋、朱村、梅溪埠,下張村、奚灣坊邊,約行六十里至上莫村,與汭水合。”

“桐所經琳塘、楊灘諸處多產桐木,居民多取其子榨油,疑桐水得名以此。”又兩水未合流前,“桐水皆有石經行”,古當地人又稱之為“石湖”。

廣德桐汭河源頭考

汭水源頭及得名考

“汭水自山之東南潭池注下,亦北流,歷麒麟坑、畫工衝,繞出成道山,后土人謂之上汭。其東歷戈衝,從成道山前盤旋山左右西坑者,土人謂之下汭。地有汭溪村,二汭會焉。”然後經過百泉山、黃厓岔、前衝、俞家壋、柏墊橋、裘家塌、劉村灘、福巡溪,總行七十里在上莫村與桐水匯合成桐汭河。

兩水未合流前,“汭水皆由沙地行”,故當地人又稱之為“沙溪。”而汭水得名無考。“汭上古人名,水以汭之稱多矣!”

廣德桐汭河源頭考

桐汭源頭之疑考

從廣德州志來看,桐河汭河皆源於白石山,現在從地理位置來看,桐水源泰山西麓,今楊灘境內,汭水源於泰山東麓今四合鄉境內,泰山原名太首山,有人又說,太首山和白石山就是一座山,然光緒《廣德州志·山川》裡明明把太首山與白石山分開記載:

胡文銓《廣德州志·卷十一》“太首山,桐之山發源。”

光緒《廣德州志·卷三·山川》:一、“白石山,亦名桐山、桐源山,州南九十里,舊志稱八十里,在尖山南十里,南畿志雲桐水源於此。”二、“太首山,州南九十里,舊志稱八十里,其山最俊。”

筆者查閱相關史料,《水經注》載“《方輿紀要》:廣德州南八十里曰桐山,亦曰桐源山,理名白石山,桐水發源於此。又曰,桐水源出州南白石山,或謂之白石水。杜氏曰,白石之水,衝突,則三湖皆為氾濫是也。《注》落石字,戴增石字同。會貞按:殘宋本、黃本並無石字。”(守敬楊守敬熊會貞纂疏《水經注疏》)

明 ·李賢彭時修撰《明一統志·卷十七》:“桐川水,在州城西北,源出白石山,西北流入丹陽湖。”

清朝官修地理總志《大清一統志》:“廣徳州,白石山者為桐水。”

廣德桐汭河源頭考

白石山就是太首山考

一、光緒《廣德州志》把白石山和太首山分開記載,並引《明一統志》佐證,然而《明一通志》裡關於白石山、太首山,兩志書文字一模一樣,都隻言片語,含糊不清。清朝官修地理總志《大清一統志》裡就把太首山刪除,只有白石山記錄,只可惜當時編者沒有去實地求證,兩山名摘其一錯矣。

二、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裡關於廣德的太首山、白石山、桐水、汭水均無記載,而清末民初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水經注疏》裡按:“《左傳·哀十五年》杜《注》,宣城廣德縣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陽湖。”然而,在《左傳》裡只提及桐水,並沒有提及白石山。所以楊老先生在註疏《水經注》是想當然的把太首山說成白石山。

三、白石山不是在廣德,是因為潛山有古白石山又叫廣陽山所致。

白石山應該在潛山。古代地理類史書《山海經》曰:“白石之山澗水出其陰世,謂是山為廣陽山,元和志廣陽山亦名。”宋樂史撰《太平寰宇記》:“白石山,在縣(潛山)西南八十里。”明陳杲《潛山縣誌》:“白石山,一名廣陽山,在西南九十里山多白石。”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佔改廣德路為廣興府,改廣德縣為廣陽縣。故後來《明一統志》以為廣陽山就在廣德州。

四、好在《廣德州志》(1989版)確認了歷來志書中的錯誤:“桐水源於縣境南部的泰山(太首山)西麓... ..汭水源於泰山東麓。”

作者:徐厚冰,由於資料有限,如有錯誤,敬請指正,文中插圖皆桐汭河景,攝影者劉訓山,致謝。

廣德桐汭河源頭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