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党建“微网格”聚力打造安全楼院 青岛市北区四方街道安装智能门助力疫情防控

“智能门装上了,住在这里更安心了!”青岛市北区四方街道海嘉社区鞍山一路95号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据了解, 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以来,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加强外来人员管控,市北区四方街道海嘉社区在鞍山一路第五网格、第六网格的95-101号出入口安装了4扇智能门,楼院居民持卡方可进入。此举是通过以党建为引领,以微网格治理为基础,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安全稳定为目标,把楼院出入口作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效开展联防联控,为楼院的居民筑起一道“安全门”,有效破解了小区疫情防控难题。

『红四方』党建“微网格”聚力打造安全楼院 青岛市北区四方街道安装智能门助力疫情防控

党建+网格微治理 智能门安装升级“红色链条”

据了解,青岛市北区四方街道海嘉社区鞍山一路第五网格、第六网格的95-101号楼院,是90年代的老楼院,里面共有居民201户,有常住户也有租住户,由于是开放式楼院,出入口没有大门,管理难度较大,以前居民乱停车、环境脏乱差等顽疾一直难以根除。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为了更好地做好人员管控工作,四方街道海嘉社区将与外部联通的三个出入口用铁网封闭起来,仅留一个出入口,街道工作人员和社区网格志愿者在出入口24小时轮流值班,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做到全时段外来人员进入社区检查无漏洞,并向居民做好解释引导,争取居民的理解,在疫情期间营造了和谐的社区氛围。

随着全面复产复工,居民的出行增多,很多开车出行的居民增添了新烦恼,需要绕几圈才能开出小区。在“党群e家”接收到居民的问题反馈后,四方街道海嘉社区书记张蔚立即到现场了解,召开社区网格党支部会商议后向街道报备,汇报相关情况。先在鞍山一路97号院进行智能门安装试点,智能门是有门禁系统打卡进出的,既可以走人,又可以走车,方便又省时。智能门安装后,该院的居民非常满意。

随后旁边的鞍山一路95号院、鞍山一路99号院相继有居民反映想安装这样的智能门。海嘉社区党委立即向街道“吹哨”,汇报相关情况,制定了系统的设计管理方案,四方街道党工委非常重视,立即安排包社区人员组织安装剩余的智能门,楼院的许多居民都来帮忙,工作人员与居民通力配合,智能门很快完工。

张蔚带领社区志愿者将智能门的门禁卡发到每一位居民的手中,有居民不在家,她就晚上送,并一一登记作好记录。一位居民笑着说:“智能门按上了,再也不用担心小区安全问题了,可以放心出行啦!”

『红四方』党建“微网格”聚力打造安全楼院 青岛市北区四方街道安装智能门助力疫情防控

党建+网格微服务 居民自治解难题夯实 “责任链条”

市北区四方街道海嘉社区在7个网格的基础上,结合辖区特点、发挥党员资源,打造党建网格微服务,根据社区党员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岗位优势等情况,努力实现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四方街道海嘉社区的党员居民自发成立了“退役士兵特别行动队”,大家志愿到第五网格、第六网格参与疫情防控,在小区门口设立退役士兵党员先锋岗,按照“疫情防控一天不散,志愿服务一天不断”的原则,自发统筹协助楼院出入口做好设卡测温、登记通行和卫生清洁等内部管理工作,主动配合街道、社区落实疫情防控要求。

四方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邱晓红介绍,下一步,要更好地抓好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强化社区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充分体现居民的主体地位。计划在鞍山一路95-101院组织这里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绿植养护、书法绘画等活动,增设硬件设施,提升文化氛围,彻底改善老旧楼院脏乱差的环境,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营造良好和谐的社区环境。

简单的4扇“铁门”将党建引领的作用发挥到实处,也将党的温暖送到了每一位居民的生活中。只有把居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组织和党员才能得到群众认可,先锋作用才能持续发力,群众参与社区网格治理的积极性才会更高。

『红四方』党建“微网格”聚力打造安全楼院 青岛市北区四方街道安装智能门助力疫情防控


『红四方』党建“微网格”聚力打造安全楼院 青岛市北区四方街道安装智能门助力疫情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