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一座花園

孤獨是一座花園

凌晨一點睡不著,起來畫畫,很想畫棵樹,放了輕柔的音樂,開始構圖;想起了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詩句:“孤獨是一座花園,但其中有一棵樹……是的,光明也會下跪,那是對著另一片光明……”。

入秋後,長夜夢很多,彷彿是一遍一遍的演繹輪迴和因果,幻境是黑夜中導演的劇本,肆意妄為的吞噬著人心和人性;沒有人見過我寂寞的樣子,只有在夢裡,那寂寞令我光芒萬丈。

深秋進山看紅葉,山川如被濃烈的紅酒暈染開來,深邃、美豔、豐碩,風起時,捲起的落葉帶來了冷氣逼人和凋零的惆悵,山河的風骨啊,你藏不住淡淡的寂色,而我的靈魂,也有了秋的況味,茫茫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老樹畫畫說:秋風吹起,擁花自喜。江山蕭瑟,心中有你。

在夢中,無數次憧憬漫天星空的純淨,然而江湖煙雨無邊,生命的個體單薄到只能擁花自喜,我想,這已經是最好的姿態了。

友聚時心頭總是熱的,幾杯清酒飲下,足以慰風塵;看著月下背影離去,色調是落寞的,這大概就是人生專屬的印記吧,看似寥落,實則多了讓人心生敬意的錚錚風骨,這些遠比青春年少的意氣風發更有味道。

這世間真正活的明白清透的就是兩種人,一個是簡單快樂的孩童,一個是歷經種種後又重新收穫了孩子氣,有明淨陽光乾淨的氣質。

所謂熱氣騰騰的人生,無非就是尊重自我擁有的一切,不妄為,不獻媚,有情趣,有情義,並永遠保有一顆獨立、自由的心。

面對車水馬龍的鬧市,以及人心的喧囂和崩塌,我不敢說看透了世間萬物的本質和真相,但必須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讓自己能夠每日於紛繁中抽身,不去讓心靈滋生太多的擔憂。

於是,必須讀書和思考。

文字的力量是直指人心的,可以寧靜心智,能夠昇華容顏,亦是唯一能免於在和時光的對峙中甘拜下風的,有些閃光的思想,讓我感受到生命不停跳躍的火花,它會潛伏進骨髓,為生命的底色注入豐厚和靈光,直到日漸擁有了慈悲和張力。

或許只有文字,可以讓我跨過千山萬水的光陰,與不可言說的禪意重逢,對話,思考,明智。

過慢一拍的生活。

熱鬧的那扇門在逐漸的關閉,在靜水深流的從容中被微小的個體和事物感動著,有些溫暖會沉於心底,時光斑駁的痕跡只有用散淡的心最能恰好的體會。煮一杯香茶,聽一窗微雨,彷彿是聽一場浮生六記的舊事。

體會心境的悠閒是最奢侈的享受,用一書一畫探究豐饒和深邃,心靈的根系日益堅實。

自律讓人獨特。

剋制慾望,有序的安排一切,已經害怕了無限浪費光陰,扔掉了大多不需要的東西,包括友情、人脈,用空出來的閒和留白,過更有質地的生活。有些時候,人需要清醒的與世隔絕,隨波逐流的詩和遠方,遠不如日常更生動。

自律的人不會過均碼的生活,但一定有了穩定的氣息,像一塊翡翠,總有一天會散發獨特的光亮。

親近自然和植物。

感知草長鶯飛,最美好的意境都在自然中,喜愛它們隱在低處,謙卑卻堅韌。沒有人能比植物有更高貴的氣質,因為它的靜氣樸素,因為它的守口如瓶,我欣喜漸漸有了它們的精神骨架,在不動聲色中熨平靈魂的褶皺,傾其一生素心而獨自。

我一直認為,植物是被賦予神性的存在,它不言,實則濃縮天地萬物。

用有趣的靈魂發掘美。

情趣不需要到生活之外去尋找,生活的美學才是最深的學問。很多人覺得藝術需要想象力,但我覺得藝術更需要溫度,像孩子一樣探索生命的各種可能,如孩子一樣好奇和感動,就能看到真正的美。

要知道柴米油鹽與文字書畫一樣,都無比滋養人,很多看似無用的事物,往往在最不為人知的細節處,透著無限的雅趣。

精神世界想表達的,必定是內心所向往的,能堅持在浮世深情活著的每個人,都值得尊敬!

人這一生很快的,不過是朝朝暮暮,做自己喜歡的事,成為自己喜歡的人,而我的孤獨是一座沉默而宏大的花園,我將把所有的秘密,都託付與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