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居民大院從髒亂差無人管到人人奉獻的“我愛我家”

“雙創”工作開展以來

居民大院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家住雨城區縣前街168號大院的

孫光君深有感觸

不僅環境衛生變好了

許多住戶的行為習慣也變好了

沒人亂扔垃圾

愛護環境衛生蔚然成風

雙創 | 雨城區:居民大院從髒亂差無人管到人人奉獻的“我愛我家”

曾經


把公共地當“自留地”種菜

大院環境差


“雖然住戶很少,但情況很複雜。”回憶大院環境衛生前後變化,孫光君很是感慨。孫光君說,該大院系一家單位的家屬區,只有一棟大樓2個單元共24戶人家。2018年前,由原單位出錢派人管理。但受多種因素所致,大院髒亂差現象較為突出。

公共區域院壩被一些住戶佔用,成為種蔬菜的“自留地”;

有的人用尿液澆灌蔬菜,甚至有人掏化糞池裡的糞澆灌蔬菜,經常是臭氣難聞;

電瓶車隨處停放,讓原本並不寬敞的大院院壩顯得更為狹窄;

隨手丟果皮紙屑現象也普遍……


雖然管理人員也在出面過問,卻因長期形成的問題,收效甚微。 

2018年上半年,大院進行“三供一”改造,即供水、供電、供氣“一戶一表”改造,改造後便與原單位脫鉤,劃歸所轄街道社區或者大院小區業主委員會(簡稱:業委會)自主管理。  

該大院在改造前,便成立了業委會。大院改造期間,正值“雙創”推進時,業委會成員積極主動作為,做住戶思想工作,希望大家積極參與配合,為改變大院面貌出力。經過多方努力,佔據公共區種蔬菜的住戶陸續剷除蔬菜後將其硬化……

2019年1月,相關改造結束,大院正式移交業委會自主管理。


雙創 | 雨城區:居民大院從髒亂差無人管到人人奉獻的“我愛我家”

現在


一個大院就是一個大家庭

維護環境靠大家


為完善大院管理、讓環境變得更好,業委會成員齊心協力辦事。如繼續完善大院公共設施,但辦事離不開錢,沒錢咋辦?作為業委會主任,孫光君決定自己墊資。 

解決住戶電瓶車亂停亂放問題、門衛處增設車輛自動識別系統、建設棋牌室等,孫光君為此墊資一萬多元。

雙創 | 雨城區:居民大院從髒亂差無人管到人人奉獻的“我愛我家”

  

大院設施完善後,每年每戶需交管理費420元,但滿打滿算,每年也就一萬元的費用,就算一分不花,也請不起門衛。

於是大院住戶饒乾華、陳昌霞夫婦和袁藝春、袁藝華姐弟等自告奮勇,主動承擔起了門衛工作,還兼顧大院清潔工作。收取的管理費除公用開支,有剩餘他們就有工錢,沒剩餘他們就沒工錢。  

陳昌霞接受採訪時直言,開展“雙創”後,城區各個大院和住宅小區環境越來越漂亮,衛生也越來越乾淨,作為自管自治大院,需要全體住戶不等不靠,人人參與到大院管理中來,才能讓大院環境衛生不落後於其他大院。她說,不管有沒有工錢,她也會堅持值守,因為,一個大院就是一個大家庭,作為這個家庭的成員,讓大院這個大家庭越變越漂亮,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雙創 | 雨城區:居民大院從髒亂差無人管到人人奉獻的“我愛我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