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隔壁防彈少年團已經登頂世界舞臺 國產男團卻還在抄襲

2005年前後,學校旁邊大街小巷的文具店裡,韓團明星的海報忽如一夜春風來。狹窄的空間裡,擠滿了挑選本命的少女。電視裡反轉劇風頭正盛,《X-man》《情書》這批綜藝,帶來了無數大陸迷妹。

痛心!隔壁防彈少年團已經登頂世界舞臺 國產男團卻還在抄襲

那時候,夏天很長,暑假漫無邊際,我在某個繪畫班裡百無聊賴地學著素描,一邊畫一邊緊張地盯著手錶,心想要趕在5點前回去看東方神起的反轉劇。

經歷了以東方神起、Super Junior為代表的二代團強烈衝擊,到後來因為GOT7王嘉爾再次入坑,作為K-pop原住民,可以說,我的青春裡伴隨了韓娛的起起落落。

痛心!隔壁防彈少年團已經登頂世界舞臺 國產男團卻還在抄襲

這些年間,我看待K-pop的眼光,也從單純的痴迷顏值、追逐偶像、音樂欣賞,慢慢過渡到了對整個產業鏈的關注與興趣,開始吸收消化更多韓娛在商業、學術、藝術、經濟上的研究經驗。

而近期K-pop,尤其是BTS亮眼的好成績,給我帶來的感觸非常深刻,內心難以平靜。

痛心!隔壁防彈少年團已經登頂世界舞臺 國產男團卻還在抄襲

從天朝四子回國起,C-pop概念不斷被強化,似乎也有不少與國際接軌的精品佳作湧現,態勢良好。但2018年開年兩檔偶像節目爆紅之後,對比國內的“偶像元年”,轉頭再看韓國的發展,頓時有種無力感油然而生。

我不得不從一個單純的K-pop愛好者身份,被強制轉換成為了觀察者——國籍、區域、屬性讓我無法完全中立、隔絕偏見地思考。曾經將韓國強大的娛樂產業,看作是亞洲文化輸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全球流行文化裡的非典型分支。

而此刻才真正明白,那些文化從不屬於我。享用它、欣賞它、消費它,並不代表歸屬或擁有。

痛心!隔壁防彈少年團已經登頂世界舞臺 國產男團卻還在抄襲

無論我如何追捧K-pop的先進、懷抱怎樣開放包容的心態,也無法忽視C-pop才是我同根同源的文化基因的事實。在這樣的困惑與割裂下,我忽然理解了旅居海外亞裔二代的“身份迷思”。

一方面,我們在豐富、體系、成熟的娛樂轟炸下長大;另一方面,卻也不得不接受語言、文化、血緣上的異質。

似乎,走到了這一步,如何扶持、培育我們自己的流行文化,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命題。在Big Hit採訪中,方時赫PD說:K-pop要打入歐美市場,絕不會只唱英文歌,而是堅定保持自己的特色,拒絕同質化。

痛心!隔壁防彈少年團已經登頂世界舞臺 國產男團卻還在抄襲

這注定是個漫長又崎嶇的過程。娛樂產業的發展,從不接受閉關鎖國。狹隘的視野、胸懷,會斷送騰飛的機遇,可失去自己的特質,淪為附庸,也不是長遠之舉。

新生代的音樂人裡,有更多接受過完整、系統的音樂訓練,中西融合、思維開拓的種子。他們發聲的渠道更多,實驗性的作品更多。竇靖童、李禪玉、華晨宇、鄧紫棋......

痛心!隔壁防彈少年團已經登頂世界舞臺 國產男團卻還在抄襲

我堅信,越來越多人加入,越來越多元的探索,越來越扁平化的交流和學習,必將在代際更迭後,催生出傑出的、原創的、本土化的、頂尖的流行文化,與今天比起來,那將會是技巧、運營、人才、營銷、市場培育,整體上脫胎換骨、全面碾壓的新世界。

前幾天,一個早上,車載廣播裡突然響起一段有趣的音樂前奏。

痛心!隔壁防彈少年團已經登頂世界舞臺 國產男團卻還在抄襲

一時沒想起是什麼曲子,只覺得熟悉。本以為是歐美新歌,直到閉上眼聽到煙嗓,才恍然頓悟,這竟然是王嘉爾的歌《OKAY》。一首我並未過多留意的單曲,在這個清晨被擊中。

這似乎是種隱喻。

我期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