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與羅振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兩個文化爆款

吳曉波與羅振宇,一個預測了2019年的8大變化,一個舉辦了風頭無二的跨年演講。他們所代表的內容創業模式,分別都被以20億估值獲得投資,成為風頭無“三”的兩個文化超級符號和內容創業傳奇。

對他們的觀點,我不談好壞,但對這個商業現象,筆者還是想談一談的。

吳曉波與羅振宇,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兩個“文化爆款”,他們今天為什麼這麼大火,他們代表了一種什麼樣的商業模式,他們對內容創業者有借鑑意義嗎?

吳曉波與羅振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兩個文化爆款

第一個問題,他們為什麼這麼大火?

是的,他們一直都很火,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火,這裡所謂的大火,更深層的意思是說他們為什麼這麼值錢。我在上一篇文章《羅胖跨年演講,到底露了多少事業線》對超級IP做了一個描述:作為超級IP,必須具備兩種能力:

第一種是:把自己的思想打造為核彈,具備超級的能量;

第二種能力是:必須製造足夠大風的能力,讓核彈的粉塵能飄多遠是多遠。很顯然,他們都具備這兩種能力。但這兩點還是更多的停留在影響力層面,如何讓這種影響力倍增,從而價值倍增。

吳曉波與羅振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兩個文化爆款

第二個問題,他們代表了思想領域一種什麼樣的商業模式?

對於類似吳曉波,羅振宇這樣的思想者,我在去年底出版的《未來商業模式》一書中,稱之為內容創業的個人平臺化運營模式。

2008年,我在東方出版社工作時,一手打造稻盛和夫、郎鹹平等許多知名作者的暢銷傳奇。如果把打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稻盛和夫純粹當成一個作者的話,那麼這些作者當時的運營模式就是PC互聯網時代的個人平臺化運營模式,那時我們稱之為意見領袖,今天我們稱之為思想IP。

要成為平臺放大價值,即使是個人平臺,起碼要具備兩大能力:第一是流量入口能力;第二是流量被多方/多次、反覆、長期的轉化能力。

吳曉波與羅振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兩個文化爆款

流量入口,拼的是影響力。把吳曉波、羅振宇等超級IP放在整個知識創造者和提供者的這個幾百上千萬的群體範圍內,他們兩人無疑就是這個產品大類中的超級爆款。要具備超級爆款的功能,需要三點關鍵特質:

  • 思想消費的用戶群體龐大;
  • 線上線下傳播渠道足夠龐大;
  • 內容足夠價值並通俗易懂;

很顯然,新聞出身的兩位,寫狗咬人的事多了去了,面對這些都不是問題。

PC時代的郎鹹平,火的比他們兩位多的去了,但為什麼郎鹹平的價值沒有被超級放大呢?郎鹹平是在國內有很大影響力、同時爭議很大的著名經濟學家,在經濟領域有獨到的個人觀點和世界級的專業水平,郎鹹平觀點所呈現的載體就成了聚集相應企業、相關人物的中心。但由於移動互聯網和PC互聯網的代際差異,所以形成了郎鹹平的用戶是粉絲,吳曉波、羅振宇的粉絲是用戶。

如果是粉絲,郎鹹平的資產是內容;如果是用戶,吳曉波、羅哲宇他們的內容就是流量入口,用戶可以被反覆,多角度、長期轉化。資本衡量其公司的價值,變成了用戶量,而衡量郎鹹平的價值,則是圖書的銷量和他課酬的高低,量級於是完全不同。

吳曉波與羅振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兩個文化爆款

所以對於PC時代的郎鹹平,是PC時代的個人化平臺,連接利益相關方出版社,媒體、培訓公司等,價值放大速度慢、小。

對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吳曉波、羅振宇,連接的是用戶,利益相關方圍繞用戶進行轉化。

對於個人平臺的生成機制,筆者認為在媒體整體去中心化的同時,部分個人也在逐漸中心化,這兩者是同時存在,同時進行。再中心化的個人就是平臺型個人。公司,只不過是平臺化個人的公司化呈現。


第三個問題吳曉波、羅振宇對內容創業有借鑑意義嗎

我的答案當然是沒有。對於內容創業,一般有兩種方式,

01

像吳曉波、羅振宇這樣的超級IP,藉助移動互聯網完成從內容資產到用戶資產的轉變,把個人影響力賦能到其他IP,完成從個人平臺向多人平臺的演變,但他們這樣的人多是個案,不具備普適性。

02

以專業內容核心,不以超級明星為核心,但做起來艱難。

以上兩種方式,無論是哪一種都存在一定難度及弊端,所以在現在或者未來,想要打造出內容創業,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持之以恆或許才是正解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