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的来源,你真的都知道吗?

说到婚姻的来源,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看到影视里面经常有正夫人骂小三说:老娘是经过三书六证进门的,你算个什么东西!我们经常是一脸懵逼,what?

婚礼的来源,你真的都知道吗?


《毕业论文查重降重资料》

柘川平时喜欢听和看一些历史类的文章,刚好对这一块有一些了解,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当然了,我就这么一写,大家也就这么一看。

古人对于婚嫁很注重礼仪,当儿女婚嫁时,由男家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男家女家都满意之后还需要经历一个“三媒六聘”的过程,也叫“三书六礼(三书六证)”,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文书和礼仪。与现代相似,整个传统婚姻习俗礼仪通知了亲属邻里,以取得社会的认可和保障。

婚礼的来源,你真的都知道吗?

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使结婚的夫妇取得祖先神灵的认可和承担履行对父母及亲属的权利义务。故此在古代某些时代,男女若非完成三书六礼的过程,婚姻便不被承认为明门正娶;嫁娶仪节的完备与否,直接影响婚姻的吉利。

现代的结婚过程一般指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前来见证,在领个证就算是正式结婚了。古代的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


婚礼的来源,你真的都知道吗?

三书:

婚礼的来源,你真的都知道吗?


“聘书”是定亲之文书,在纳吉(男女订立婚约)时,男家交予女家之书柬;“礼书”指的是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书,需要说明礼品所包含的物品和数量;“迎书”不说大家也知道,就是迎接新娘过门时送给女方的文书。

六礼:

第一礼:纳采

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次商议之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

第二礼:问名

是女方家长接纳提亲后,女家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带返男家,以使男女门当户对和后卜吉凶。

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或以为问名是男方遣使者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便分辨嫡庶。后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侧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我国广东海南及西南少数民族,常用槟榔作为问名携带的礼物。把女方庚帖与男方生辰做了占卜,确定可以成婚之后再行纳吉礼。

第三礼:纳吉(又称过文定)

当接收庚帖后,便会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肯定双方年庚八字没有相冲相克。当得知双方并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后,婚事已初步议定。

第四礼:纳征(又称过大礼、纳成)

即男家把聘书和礼书送到女家。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这个时候,女方家需回礼。

第五礼:请期(又称乞日)

即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这个和我们现在的定亲类似。

第六礼:亲迎

婚礼的来源,你真的都知道吗?


在结婚吉日,穿着礼服的新郎会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婚礼的来源,你真的都知道吗?


因为阴阳五行、神道设教的观念里,女子属阴,黄昏是“阳往而阴来”,黄昏正好又是阴阳交替融合的时候,正是举行婚礼仪式的吉时,便把这男女结义的仪式唤作“昏礼”,后世造字的时候在昏字旁边加了个“女”字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婚礼”

古代民间聘礼必备的9样

梳子: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 梳子有“结发”之意,尤白首相庄,指夫妇一生相爱相守,白头偕老。

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

压钱箱:九宝中的第九宝是压钱箱,是婚庆中女方送嫁礼品之一,借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时也是女子婚后用于收藏心爱珍品之物。

如意秤:取材于传统婚礼仪式中用于新郎掀开新娘红盖头的如意秤,现作为父母送给出嫁女儿的婚庆九宝之一,希望女儿今后的生活称心如意,夫妻如意同心。

镜子:代表圆满、完满,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丽,是对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满的祝愿;纵使时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托。

都斗:原是量粮食的器具,在婚嫁礼仪中用于彰显男方的财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儿嫁过去之后也能过上丰衣足食、轻松无忧的富裕生活。

剪刀:是传统婚礼中的“六证”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装剪裁之用,婚嫁礼仪中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的绫罗绸缎、前程锦绣,共享人生的荣华富贵。

算盘:生活中用于算筹收入和开支的计算工具,婚庆礼仪中的千足黄金算盘,寓意新人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能够合理的投资理财,赢得广茂财源。

在此看来,古代的聘礼是一般人家都可以承受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化成现在的“彩礼”,却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承受的。


婚礼的来源,你真的都知道吗?

源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