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宝应」解密 · 曹甸(五)

「晚安宝应」解密 · 曹甸(五)| 张磊

历史不是天方夜谭,历史不是神话传说。历史是人书写的,更是人创造出来的。历史的天空上往往只闪烁几颗星,然而他们是众多星辰的代表。

让我们来仰望星空,看看曹甸的那些璀璨的星辰吧。

郝纲,明代淮安府盐城县郝荣庄人,曹甸郝氏始祖,街镇创始之人。而今子孙上万,分布海内外,不乏有大成就者。立郝氏门宗,功德无量。

郝夫人,清同治、光绪时期曹甸人。其丈夫刘含芳在中日甲午海战时驻节烟台,万分危急之时坚定支持丈夫与城池共存亡。其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令人感佩不已。

郝更生,1899生于曹甸。青年时怀抱“体育救国”愿望,1936年筹募十万大洋组成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德国柏林奥运会,是我国早期的体育专家。

陈鉴远,1916生于曹甸。留美博士。新中国成立后,克服重重阻力,回国投身建设事业,为研制原子弹、氢弹做出重大贡献,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甸还有一批赴汤蹈火的热血男儿,他们的名字一样永放光华:冲锋在前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团参谋长焦勇,宁死不屈的民兵联防队长董德贵,奋不顾身的对越反击战勇士胡化坤,保卫乡亲们生命财产的抗洪英雄郝立芹,以及名字叫无名的无数先烈们……

曹甸的许多先贤为民族、为国家、为宗族、为家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的每一位曹甸人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尽最大的努力奋斗着。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红楼梦》研究专家、新疆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教授郝延霖,1963年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地质学家郝用威,定居于瑞典的清华、北大名誉教授、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郝方照,保卫集体财产、与10多名歹徒殊死搏斗身负重伤的优秀战士、优秀共产党员刘明高,国际金属材料加工领域专家、欧洲先进工程材料与技术平台筹划指导委员会成员董洪标,还有海峡对岸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中国国民党元老郝柏村。

我们千万别忘了当今奋战在曹甸土地上的建设者们。比如,将只有两间破旧厂房发展成上市公司的扬州晨化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子洲。这位农民的儿子,20多岁就担当重任,经过多年磨砺,终于在精细化工领域开创出辉煌天地。比如,曹甸文体教玩具产业的带头人杨玉华。因为贫穷而闯荡市场、寻找路径,风餐露宿、筚路蓝缕,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他学会捕捉信息、练就价值判断,以自己做大做强企业的示范行动,为曹甸趟出一条富民之路。比如,江苏玉河教玩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唐素芳。这位曾经办企业失败过的女强人,凭借不服输的性格和善于扬长避短的思维,终于东山再起,以质量为生命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将玉河公司做成全国教玩具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再比如,原曹甸镇党委书记孙学龙。他带领一班人耕耘曹甸十三年,知人善任、举重若轻,研判大势、敢于担当,咬定青山、一抓到底,严于律己、胸襟坦荡。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工作日饮酒的顽症难以根除。他施行一妙招:请全镇百姓监督,举报者奖励白酒一箱。顽症立绝。这位共产党干部的行事风格可见一斑。他善于问政于民,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保证了党委、政府能够科学决策和决策的顺利执行。

曹甸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曹甸,是因为先民们有拓荒精神和勤劳品质、先辈们有大义精神和钻研品质、先烈们有牺牲精神和果敢品质;曹甸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曹甸,还因为当代曹甸人具有探索、追梦、科学、实干、忠诚的精神和品质。

曹甸啊,你具备的精神品质和拥有的英雄儿女,将会使你的未来更加精彩!

在曹甸通向正南方的楚甸路上,有一座巍峨古朴、雕梁画栋的大牌坊。它是曹甸的地标性建筑。牌坊的正中,镌刻着郝柏村2005年回家乡省亲时题写的“江淮明珠”四个大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洗礼,“江淮明珠”四个大字定将日益炫目、熠熠生辉。

协办/宝应县民政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