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迴應《武漢日記》外文出版事宜: 外方事先得到了授權(一)

近日,關於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即將出版外文版的消息,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和爭議。為此,學人Scholar公眾號專訪了作家方方,就日記出版等相關問題尋求她的回應,從她的回答裡,我們可以獲得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事實。


方方回應《武漢日記》外文出版事宜: 外方事先得到了授權(一)

作家方方


出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學人:近日來,關於您的疫情日記將在海外出版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這是否取得了您的正式授權,能否簡要介紹一下相關溝通過程?在亞馬遜網站出現的英文、德文版的封面、簡介,此前是否徵求過您的意見?

方方:得到了我的授權。但並不是像網上某些人說的那樣,是事先約稿。“約稿”的是《收穫》雜誌主編程永新。而我因心情不好,當時並沒有同意。後來想想,覺得可以記錄一下,所以初一那天上新浪微博開始記錄。這個過程,我在第一篇裡已經都寫到過。批我的人,想必根本沒有看我的記錄。而且我一開始並不叫“日記”。甚至沒有打算天天記,比方初二我就沒有記。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比方封微博,又比方“極左”攻擊,讓我產生一種我偏要記的想法,這種心情有點像艾芬的“老子到處說”一樣。就這樣一天天地記了下去。因為“一日一記”,所以別人稱之為“日記”,我也沒有表示反對。

我的翻譯白睿文先生本來就在翻譯我的小說,他也有微博,與我相互關注。可能是在微博上看到了我的記錄,於是聯繫我,問我是否可以先翻譯這個。我查了一下,他問我的時間是2月17日。那時候武漢情況仍然不太好,所以我沒有同意。我的原話是我“暫時沒有出書的想法”,他也表示了理解。

但是到了二月底,很多出版社來聯繫我,也有海外的,我想白睿文先生本來就在翻譯我的書,他的漢語水平很高,我還是先知會他一聲。於是他立即表示他願意翻譯,並且聯繫了代理人。三月初,我為圖省事,將全球版權授權給了代理人。就是這樣自然而然的過程。我的書名為《武漢日記——封城記錄》,因為當時不知道會封多少天,沒有寫數字。


封面惹起的爭議

英文封面徵求過我的意見,但我因為不懂英文,所以沒有想到過標題會改動。而白睿文先生也忽略了小字(編者注:武漢日記:來自疫情中心源頭的報道)。後來發現問題,白睿文先生也向我表示了歉意,然後立即要求所有的出版社必須尊重我的原標題。

方方回應《武漢日記》外文出版事宜: 外方事先得到了授權(一)

英文版封面


方方回應《武漢日記》外文出版事宜: 外方事先得到了授權(一)

德文版封面


德文的封面,我也沒有看到過。德文翻譯是阿克曼先生,他和白睿文先生一樣,都是對中國非常友好的人。現在的銷售商在促銷,或許會有言論走偏的問題。我沒有外文閱讀能力。但這些都可以及時糾正。目前已經協商好,要求這些文字必須先給翻譯看,然後交我確認。而兩個封面已經都改了過來。

我在同意出版這本書時,就跟白睿文先生說過,這本書的所有稿費我都會捐出來,幫助一些應該幫助的人。白先生表示他也要捐一部分,他把我的想法告訴代理人後,代理人也表示,她也要捐一些出來幫助武漢。這些話都是二月底或三月初時說的。不要把人們都想象成壞人。不要覺得在國外出書就是賣國。這種想法很幼稚。


方方回應《武漢日記》外文出版事宜: 外方事先得到了授權(一)


國內出版情況

學人:您是否嘗試過在國內出版日記?當您決定在海外出版時,是否考慮過可能會出現的爭議?

方方:本來就應該是國內先出版。最初國內出版社找我時,我也是同樣沒有心情做這件事。但是後來疫情緩解,我就答應了。這個時間也大約是在二月底。並且同時就跟出版社說,我希望你們開高一點稿酬,我將把這些錢捐給殉職的醫護人員遺屬。如果多的話,還可以捐一些給其他需要的人,我自己一分錢都不留。這些與出版社的記錄應該都還在。而且我也跟其他朋友商量過怎麼做這件事。

海外出版,在中國作家是件很正常的事,每一箇中國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更多的人讀到。所以我沒有覺得這有什麼不好。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書要八月出版,這個時間也是很正常的時間。因為六十篇日記只有十三萬多字,並不長。內容是大家都看到過的。我不覺得會有爭議。國外和國內的出版過程不一樣,我所不知的是,國外有預售過程。這在國內是沒有的。因為國內怕盜版,多是書印出來了,才有各種宣傳。這個預售的提前量,引起很多人猜疑。當然也不乏有些人故意要把大家帶到溝裡去,比如說,給外國人起訴中國送彈藥之類,這樣片面的說法,居然這麼多人相信。

順便要說的是,國內本來有十多家出版社想要出版此書,但是因為極左人士(我要說明一下,極左人士只有極少數人,其他的人我並沒有說他們是極左,是他們自己往自己身上套的)的叫罵,目前所有國內出版社都不敢出了。我的出版人還在國內努力,希望爭取搶在國外出版之前。她們非常敬業,我也很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