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知識丨姓氏郡望:丹陽郡

丹陽古稱潤州、丹楊郡,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分別是在今天的湖北秭歸東南古楚國的丹陽;在安徽當塗東北的秦置丹陽(楊)縣,以及在治所位於安徽宣城的漢置丹陽(楊)郡。

但一般指安徽宣城的漢置丹陽(楊)郡。始建於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天目山脈以西、浙江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北地區。

三國時期孫吳國治所移治到建康,轄區縮小。隋朝吞滅南朝陳國後曾廢黜,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在蔣州(今江蘇南京)置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時升為鎮江府。

丹陽劉氏為臨淮劉氏分支,起開山始祖為東漢光武帝劉秀7世孫劉會。另外漢景帝之曾孫劉敢曾被封為丹陽侯,但因無後國除,丹陽劉氏在唐代有劉三複,官刑部侍郎,世居句容,其子劉鄴任懿宗、僖宗朝宰相。

丹陽陶氏,指在安徽當塗東北的秦置丹陽(楊)縣,根據對陶氏宗譜的研究,當塗境內的橫山是陶氏發脈之地,被稱為“陶氏祖山”,在兩漢時期,陶氏逐漸在丹陽(當塗縣古稱)形成郡望,後有一支遷往江西,逐漸形成潯陽郡。丹陽陶氏名人輩出,故有“天下陶姓出丹陽”之說。

以此為望姓氏有:劉姓、申姓、蔡姓、陶姓、屈姓、甘姓、包姓、強姓、鄒姓、朱姓、何姓、洪姓、多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