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表叔及糊涂面

奶奶王氏,偃师市府店镇西口孜村人。

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经常与表叔接触,父亲去世后,我便与表叔不再有什么来往了,以致于在路上见面,我只认识他,他不认得我……。

很多年以后,与母亲一块赶会,见表叔在卖苹果。那天回家,母亲说:“我们是亲戚,你爹与他可亲着嘞,日子不容易,以后吃苹果了,就往他摊儿上买……”。

从那以后,尤其是母亲过世后,每逢会,总转他摊上买苹果。他的苹果算不上好,也算不上便宜,总去买,是因为是亲戚,是因为母亲交待过,更多是因为那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

有一回,去表叔摊儿上买苹果,窝弄个塑料袋往里面拾,表叔说:“一块一斤,不挑不捡……”,我乖乖地撑起袋子口,由表叔往里拾。

过称时,他两次都把稍大的换成稍小的……。

又回,我又到他的摊儿上,知道了他的规矩,就按他的要求办。

------。

我提着苹果往回走,忽然,身后有人拉我,我扭头一看,是表叔。

“你后走,看错称了,多给你了,你回来再称称”,表叔对我说。

那会,一街两行的人都朝我和表叔看来。

到他的摊儿旁,一称,果然是多了,他又从袋子里拿出了两个了事。

我没有丝毫的反感,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

我常想,这里边有很大成份的父子情,母子情,其码这是父子情,母子情的延续。

一个人,你若爱你的父母,请你爱你父母的亲戚,你若爱你的父母的亲戚,请你爱这个祖国!因为他们都不同程度的用血肉联系着!

“一家几十口,一堆儿董稀稠”,这是当时村里人对我家的说法。

上世纪1970年代,奶奶领着我们伯伯,叔叔,还有我们,三家一起过生活,日子过得挺难,但有很多很多美好的记忆。

除夕夜,奶奶的屋里挤满我们堂兄妹,每人两毛钱的压岁钱,拿着那钱高高兴兴的回到自己父母屋的里,美的失眠。

八月十五,堂兄妹们还挤在奶奶的屋里,半斤一个的月饼被奶奶分成姊妹数量的等份,奶奶亲手分一人一块,我们都把它含在嘴里,高高兴兴的跑出去。

“二十八,蒸枣花”。

到了腊月二十八,早早地,奶奶站在院子中间,有时故意咳嗽两声,有时用物什敲几下捶布石,这时,两个伯母、母亲、婶婶、还有会干活的姐姐们,都自觉地从屋里走出来,分工合作,开始蒸年下的馍了。

每年过了破五(正月初五),正月初六那天,奶奶屋里一坐,自然有父亲招集,两个伯母,婶婶和母亲都很快地集中起来,奶奶从来不多说话,这时,她老人家便对本年做饭的值日做安排:“从老大家开始,一人一个月……”。说完,奶奶便扭头去做别的事情……,一年12个月,灶火里的事务便各负其责,有序进行。

…………

记得偶尔也有伯母、婶婶、母亲们,对奶奶的领导有不同意见或不赞成的时候,但奶奶根本不妥协。

那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母亲们在某件事情上,意见达成了一致,与奶奶产生了分歧,她们在院子里偶遇,便小声的议论了,奶奶在屋里有所察觉,她老人家拉开屋门,将头探出门外,身子就没有出来,那屋门一声响,奶奶用眼睛扫了一下院子,一句话也没说,母亲们立刻停止了议论,都回自己屋里去了。

轮到谁做饭了,一家几十口人,是很辛苦的,早上五更早起,扎火,添锅,涮碗,扫地,涮案板儿,担水、到晚上封火……,比去地干活都累。

但母亲们从没有耽误过全家一顿饭,她们之间的团结,合作都是无私的。

那一回,母亲值日,中午吃了饭,母亲说:“你大姐还在地里等着叫我送饭,你把这几个碗涮涮……”,说完就提着饭出去了。

第二天,吃了午饭,母亲又这样布置。

那时,对大人布置的工作是不能反抗的。没有自来水,碗都放在一个大瓷盆里,一个一个涮后,再用抹布抹干,最后整齐地摞放起来。我很委屈,涮到最后一个,没等抹布抹,就用碗边在那瓷盆边上碰,一直把那碗碰的声音变了为止。

“那碗是你把它碰一条缝的?今年压岁钱没你的了”。晚上睡觉,奶奶对己经进被窝的我宣布。

后来,以至于工作以后,我都懂得,一个家庭里的工作,也需要一边布置,一边落实,一边监督的。

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总有一个人,一个关键的人,一个非常辛苦的人,一个极具责任感的人去经营,这个单位的一点一滴、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这个人的每一根神经,需要她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奶奶就是我们家里的这个人。

也搞不清楚,是因为人类进步了?还是社会发展了?还是家里的情况变化了?还是因为奶奶老了?她老人家不管我们了。

记得很清楚,那一天的中午,情况有点反常,母亲们一同在厨房作饭。我放学回家到灶火,也没人理我,四个母亲都不停的干活,配合的是那样的默契,彼此一句话也没有……。

一会儿,一锅糊涂面做成了,滿满的,都是白面条,四个母亲不约而同的将那一锅糊涂面抬到院子里的捶布石上。

全家都到齐了,父亲说:“这是咱家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吃了这顿,咱都要掂锅了……”。

父亲没能再说下去,好长时间,一人端一碗都离开了这个公共场所。

那锅糊涂面,往日是刚好的,但那一天还剩下多半锅。

那一天,那两天,那三天,奶奶一直没有出她那屋门。

我的奶奶,表叔及糊涂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