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点杂思

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点杂思

01

新学期伊始,例行的家长会如期举行。一个个家长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仿佛是成年的一群学生,静静地倾听着老师们的教诲。

老师们介绍了学期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同时也不同以往,除了真诚地分享很多关于教育的想法和建议,同时还抛给了家长们一道需要认真思考的选择题:对于自己的孩子,家长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或者就“放羊”式地毫无目标要求?

——如果选择素质教育,就意味着孩子不光是成绩好,更多的是身心和知识的全面发展。老师说,要素质教育,父母就一定要付出更多,老师所能做的只是十分之三,另外的十分之七必须依靠家庭自身的努力和付出。时间和精力,都是家长在素质教育目标中所必须加倍付出的。(我觉得其实还有能力,家长的能力和投入决定了孩子素质教育的输入高度)

——如果选择应试教育,那么基本上就不会到这所学校里来了。我们所在的这所学校,正是以校长呼吁的“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反应试”教育为日常教学目标。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家长,或许可以将孩子完全交给培优机构和学校,自身所参与教育的时间将会大大减少。

——“放羊”式的教育,就是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孩子能够快乐地玩、快乐地上学,成绩多少、知识多少并不在家长关注的范围之内,家长可以完全不用支付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孩子教育。

老师们希望家长可以明确和具体化自己对孩子的目标和要求,以便老师们可以更有针对性更有目的性地“因材施教”。而选择不同的教育目标,是需要父母不同的付出过程的。

看似很简单的一道选择题。似乎谁都更喜欢也希望孩子得到的是素质教育。

曾经看过一篇关于北京某所小学的文章,我们都很羡慕里面那些可以自由研究苏轼、研究自己感兴趣课题的孩子们,那是多么理想的一种教育方式,孩子可以在专注的兴趣学习和课堂中快乐遨游,自由飞翔在知识的天空,而不需要每天重复面对做不完的作业和卷子的生活,不需要一周七天要么坐在学校教室要么坐在培优教室里的生活......

可是大多数的孩子没有他们那显赫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高校教授或讲师。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最起码很多家庭给不到这样的条件和底气。

02

即使是在这样一所特别的学校里,一个班里的孩子并不多,但家长的选择和诉求却依然是各不相同的。而通常教育的所谓家庭目标自然也跟父母自身的教育水平以及社会地位不同而千差万别。

有的家长是高校教授或讲师,自然更注重于孩子的全面培养和知识的汲取,他们也有足够的施教水平,也能更多地给予孩子广博学识的学习机会和影响。所谓的“起跑线”,不是名校,不是从几岁开始学习,而是什么样的父母。

有的家长自己并没有多高的学历,所以对孩子也许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至于要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也并没有清晰的目标。孩子的表现和学习状态,更多的取决于学校老师的影响和自身的意识与兴趣。

介于两者之间的家长,或许有着普遍的学历,也有着普遍的“望儿成材”的愿望。然而说到清晰的教育目标,却也是这普遍的家长普遍迷茫和困惑的思考。

我就是这“迷惘”中的家长之一。

其实目标还是有的,我们当然不希望走应试教育道路,素质教育也当然是我们渴望和一直努力的。然而说到特别具体的目标——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怎样的人,还真的有点迷茫……确切说,应该是我觉得做为父母,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为孩子的人生和未来画出一张蓝图,并且指定它的走向和结果。当然,有一个目标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父母可以在孩子的教育过程里始终陪伴、始终支持、始终不遗余力。

03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这么多的选择,父母也完全不用纠结于任何选择和进行任何关于教育的思考。

那时候的父母,辛苦劳作,他们考虑的,基本上只是如何养大几个孩子,至于教育,那完全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而孩子的出路和未来,只有通过考试和分数去得到。

时代在变化,教育也在变化,只是社会的目光没怎么变。

时代的进步和开放,给予了人类更丰厚的物质、更广阔的信息和更多的选择与自由。

教育的变化是学校可以更多样化,专业可以更具体化,人们的选择和升学可以更自由一点。

而社会的目光,似乎并无太大变化,仍然以学历和名校为主流,仍然毫无违和感地鼓励和倡导着应试教育,仍然告诉大多数的人一个以分数论高低的“英雄论”。

所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遇到社会的目光和筛选,该如何抉择?

04

无疑,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和推崇素质教育,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做既高分又高能还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可是,素质如何在孩子的学期末成绩里体现?如何在老师的工作职称评定里体现?老师们要奖金要职称要进步,没有具体可衡量的分数,如何鉴定?

所以,分数依旧是一个普遍需要的结果。或者我们应该说, 所谓的素质教育,同样也包含了分数,只是分数不是它全部的含义,而这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比较明显的区别吧。

这么一来,学校和老师的作用明显是不够的,起码对于素质教育来说一个老师要应对几十个学生甚至更多,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也因此,素质教育的重担,最终还是回到了家长的肩膀上。

我有时候会想不清我到底想要我的孩子怎样。因为大的方向和目标都是模糊的,只是简单地会想到她将来应该上个大学,她应该有独立生活和交际的能力,她应该有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

而现在,只有付出,只有专注每一天的过程和努力,至于结果和目标,或者说能达到的结果,我还真的越来越觉得不敢随意断言。目标其实是我的,而结果是孩子的,我只能努力过程,却不能控制结果。

而孩子自己对于目标这样的预设,通常都是很具体的事项:比如说她这个学期某科希望拿多少分,要做到不迟到和好好吃饭,要坚持阅读的习惯和不看电视,要学会自己做更多的美食……

05

是的,大目标和方向当然是父母的责任,也必须由父母来担起。

面对社会主流和内心的渴望,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勇气去特立独行或者反其道而行之,父母的选择很多时候是基于自身的经历和认识,还有自身的诉求,孩子只是承受父母选择的载体。

越来越多的教育文章在呼吁父母不做孩子的统治者和决策者,要尊重孩子,因为孩子的未来和人生不应由父母来框架,父母要做的只是陪伴和引导,让孩子的内力觉醒,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和选择属于他/她自己的人生和理想。

可是我们又要尊重孩子,又要做出清晰的培养目标,我们家长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可以为孩子画出一道皆大欢喜的未来之路?

到最后或许更多的目标仅仅是父母妥协了社会和学校的结果,而孩子依然是承载父母愿望和梦想的一叶扁舟。

我不是不可以具体、并且量化教育目标,只是我不想用具体的数字来框住了我们的生活,如果只是为了达到学科怎样的分数而制定目标,那么这和应试教育又有何分别?既然没有那么多分别,我们又为何来到这所我们认为有着尊重和自由的学校?

我的浮想联翩,其实是我内心的彷徨和迷茫。我们也认真地写了很多这个学期的诉求:我们希望可以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我们希望可以改进一些不足的地方,能够更专心在学习和阅读更多的书籍上面……

可是班主任说我们的诉求太宽泛,没有具体到学科上面,没有写清楚每门学科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老师说班里仅仅有三位学生的家长诉求里有提到和具体写了学科的目标。

我又迷糊了,学科的目标该如何制定?学校以前一直不支持并反对家长提分数,说分数并不重要,然而我的理解是如果学科的目标不以分数为评定,又该如何说达到怎样的目标?比如数学,学会了哪些内容?怎样谓之学会了、掌握了?怎样评定英文这样的学科她达到了要求和目标?

所以,愚钝的我,再次茫然了……

06

我的思绪继续飘飞。

看起来应试教育更合社会主流趋势,家长无需拔高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并且付出更多的时间与代价来进行素质教育,只需要把孩子交给培优机构和学校,自己便可轻松不少。对于有心无力或者有力却无时间的父母来说,似乎也只能如此选择,或者“放羊”,不做要求。

可事实又并非如此。往往父母都是“望子成龙”的,又是焦虑的,既希望孩子能够得到一个快乐的童年和学习,又担心着孩子在高压的社会应试环境里落后于人,于是矛盾纠结之下,最后无可奈何也加入到培优的队伍里去。

如果不想成为一个陪着孩子培优忙碌的家长,那么选择素质教育吗?可现在老师也坦诚布公了,言下之意就是——想要素质教育,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家长就得拼,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老师,所能做的并不是很多。

我不排斥老师的说法,也承认老师说的都是事实。是呀,孩子的根确实在家庭,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主要也在家庭,我们家长无法推卸和转移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这样的努力和希望也是自己的诉求。

只是,这么一来,让我感觉总又有点像拼家长了……

家长自身厉害的水平高的,自然孩子就会收获更多,也更得方法。而家长有心无力的,就只能顺其自然,这是否就意味着有学校无学校差距本就拉开了?而如果主要的作用都在家长身上,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到底又还有多大的差别?

07

面对教育,越来越多的父母进入了焦虑之中。或许没有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没有办法也不可能选择别的,也就不需要焦虑和思考,只需要一心跟随和适应就好。

每一个为孩子做出选择的父母,其实都是希望孩子好的。只是做为家长,在残酷的现实里面,有太多的无奈和限制,想要得到更好的就得加倍付出,尽管拼尽全力拼到溺水也不能确保结果如期,但为了孩子,总还是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无论是选择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还是“快乐”教育,做为家长,依然有不可推卸的监管和引导责任,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其实无论如何选择,都不应该成为父母逃避自身教育责任的理由或借口。

而我也相信,无论是否可以有清晰的每一个目标,只要在过程里面做到了最大的努力,结果自然不会大失所望!

所以,我告诉自己,我只需要继续努力,其他的——

顺其自然~吧!


沐璎,简书作者。微信公众号:相遇在银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