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一文讀懂心外科患者術後用藥須知

目前存在不少冠心病患者,因為對於術後用藥缺乏依從性,常常過早停藥或不規則用藥,最終不得不承受病情復發或加重的後果。在術後的隨訪或複診中,不乏患者表示,自以為搭橋術後可以一勞永逸,殊不知釀成大錯。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對於心臟外科領域的不同病種,術後口服藥的種類、劑量和頻次。

強烈推薦!一文讀懂心外科患者術後用藥須知

先天性心臟病

簡單先心病(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等):一般術後無需特殊藥物,只需對年齡較小的患兒注意保護、避免劇烈運動、預防感冒;

重症、複雜先心病患者:需應用一段時間強心、利尿藥物及抗生素,個別病人還需應用抗凝藥物。

瓣膜病

術後常需繼續強心、利尿。服用地高辛強心時,需注意心率,若心跳變慢或節律不齊,應及時就診,口服某些利尿藥時應同時遵醫囑口服補鉀,同時注意自己的尿量與體重。

對於植入機械瓣膜或術後仍有房顫的患者,還需按醫生指導口服華法林抗凝,同時監測INR。

注意:維生素K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西芹、菠菜、萵苣等)以及某些藥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甲硝唑等)會減弱華法林抗凝作用(所以在保障生活質量的前提下,及時監測凝血);

而另一些藥物(阿司匹林、可達龍、奎尼丁、水合氯醛等)會適度增強華法林抗凝作用。

冠心病

冠脈搭橋手術作為減輕症狀手術,恢復了冠脈血供、解除了心肌缺血癥狀,但並未消除冠脈病變的根本病因:動脈粥樣硬化及相關誘發因素(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因此,術後正規服藥必不可少,種類大致包括:抗血小板藥物、β受體阻滯劑和他汀類藥物。

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於預防橋血管堵塞,根據醫囑建議服用。β受體阻滯劑用於減慢心率、控制血壓,減輕心肌氧耗,而他汀類藥物則用於降血脂、穩定粥樣硬化斑塊等。

大血管疾病

此類國內患者多合併高血壓,術後首先需注意控制血壓,推薦β受體阻滯劑及ACEI/ARB類藥物。對於同時行機械瓣膜置換者,則需按機械瓣抗凝標準遵醫囑終身抗凝。


冠心病患者術後除了按醫囑服藥,患者出院以後還需要針對具體的疾病類型、心功能狀態和全身綜合健康條件進行心臟康復,心臟康復對其治療效果、機體康復和臨床預後都有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