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審美之青花纏枝紋

纏枝蓮紋興起在宋代,在元、明、清三代非常盛行。特別是青花纏枝蓮紋作為主題紋飾或輔助紋飾被大量運用在陶瓷器面上。中國人為何如此喜愛纏枝蓮紋呢?為何喜歡用青花來表現它呢?

中華傳統審美之青花纏枝紋

纏枝蓮紋飾是纏枝紋的一種,纏枝紋是瓷器裝飾的紋樣形式之一。因其圖案花枝纏轉不斷,故稱纏枝紋,明代稱為“轉枝”。

中華傳統審美之青花纏枝紋

其構圖機理是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組合,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展開,形成波捲纏綿的基本樣式,再在切圓空間中或波線上綴以花卉並點以葉子,便形成枝莖纏繞,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卉紋或纏枝花果紋。

中華傳統審美之青花纏枝紋

纏枝蓮、纏枝牡丹、纏枝菊、纏枝石榴、纏枝靈芝、纏枝寶相花等紋樣統稱纏枝紋。

中華傳統審美之青花纏枝紋

二方連續形式的纏枝紋循環往復,變化多端且婉轉流暢,節奏明快,因此最為常見。

中華傳統審美之青花纏枝紋

在中國古代帝王的心目中,花卉植物的含義又有些不同,賦予了更多一層含義,主要象徵權威、等級和財富,象徵地位永久。他們愛蓮希望臣子象蓮花一樣潔身自好,並取諧音“清廉”。但他們更愛纏枝蓮,希望皇室百代連綿。

中華傳統審美之青花纏枝紋

青花纏枝蓮紋色彩雅緻明豔,形象美麗大方,線條流暢靈動,意境深遠廣博,格調高雅聖潔,是青花、白瓷、紋飾,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