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與負債人:你要我還錢,我要你倒閉,看誰先熬死誰

在過去,有一位全國知名的地主黃世仁,他因為覬覦喜兒的美貌,就心生毒計,和管家用重租厚利逼迫楊白勞趕緊還錢,日子緊巴巴的楊白勞連給女兒買個紅頭繩的錢都攢了半天,又哪來的錢還。於是自我感覺理也直氣也壯的黃世仁,就逼迫著楊白勞簽了契約,然後把喜兒搶回家去了,楊白勞飲恨自盡,後來喜兒也受盡凌辱,藏匿在與世隔絕的山洞中,因為飲食少鹽,頭髮灰白,世人皆稱“白毛女”!

當然最後地主被鎮壓,喜兒被解救,重新獲得了新生活。

這個是早期的借貸矛盾,其實社會發展到今天,依然有很多激烈的借貸衝突,銀行信用卡這面,合法合規不必多說。主要矛盾點還是集中在網貸與負債人的身上,尤其是非正規的網貸和被迫害的負債人、正規的網貸和“擼口子”的負債人、非正規的網貸和“擼口子”負債人他們這三種人身上。

那麼在他們身上,各自的矛盾有哪些呢?

如果說是被迫害的負債人,他們可能被人誘騙,原本以為是正規的,結果竟是披著羊皮的惡魔,本來只借了幾千塊錢,稀裡糊塗的情況下就債務翻了N倍。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的軟暴力,以嚴峻的催收,讓人顏面丟光,讓負債人無法面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

很多負債人因此長期生活在焦灼與恐懼中,不知究竟該如何解脫,長期壓抑和絕望,這種感覺,如果不是感同身受,其實感受不到那種生活的絕望。也有一部分人因此被激怒,直接和這些借貸人展開了對決,不過這樣也只能說是兩敗俱傷。遇到這種情況,越拖著,對負債人的消耗也就越大。不論是畏懼還是對抗不良的網貸,都不如收集證據,儘早立案報警。

至於這種“擼口子”負債人,也許表面上看著很光鮮,很靚麗,但是實際上他們會主動尋找這種網貸,只要是能給下款,管他什麼平臺,管他是否影響徵信,就開始一頓申請和借錢。他們會歡欣雀躍,認為這是一種額外的收入,並且會特別開心的呼朋引伴,彼此交流經驗,然後互相分享和學習。

如果說網貸開始催收,他們會立刻變成另一幅嘴臉,各種抨擊和謾罵,戾氣很重,完全不看內容,不考慮實際情況,用各種謾罵的侮辱性的語言,攻擊平臺或者無差別的攻擊別人。

至於最後一種他們的關係就很微妙了,彼此依賴卻又互相憎恨,相愛相殺。這類網貸平臺明知道借款人沒錢還,有超大的概率是壞賬,可是因為他們的超高利息,很多時候哪怕壞賬率超過50%也依然有巨大的盈利。而長期“擼口子”借錢的人又有一套自己的交際圈,能夠從容的去面對軟暴力、各種的催收。於是他們借到了錢之後,就可以當作是自己的囊中物了,他們之間形成了微妙的制衡關係,不過也挺有意思的。不論是哪種網貸和負債人的關係,他們彼此互相依存,卻又很有趣。負債人的態度就是,網貸早點關閉,是個害人的東西。而網貸的態度可能是,趕緊還錢,最好連著利息,如果實在不行,本金也行。就是在這樣矛盾的關係中,網貸和負債人之間互相熬,就看誰先挺不住,看誰先熬死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