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從濟公面對苦難的三種心態看大眾對佛教的世俗化理解

由著名演員遊本昌主演的85版電視劇《濟公》一經播出便大受好評,這一方面是靠男主和群演精湛的演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劇中懲惡揚善的價值觀得到了廣大觀眾的普遍認同。


相傳它一度使犯罪率降至歷年較低水平,劇中濟公的一句"存好心,幹好事,說好話,做好人"成為了許多人的口頭禪,慈眉善目的遊本昌也憑藉這一角色一舉成名,一直被公眾認定為正能量的代表,成為無數人童年時的美好回憶。


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導人向善"的普世理念,而我們通常會因"濟公"這一佛教人物認為劇中滲透的這種底層理念來自佛教。但是經過深入分析會發現:濟公這一形象及其價值觀其實是大眾對佛教思想進行世俗化理解的產物。


電視劇版的《濟公》在第一集就奠定了全劇的思想基調,後面的故事都是對它的註腳。而通過分析濟公在第一集中面對三種苦難的三種心態,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劇中透露的價值觀其實是披著佛教外衣的世俗思想。


《濟公》:從濟公面對苦難的三種心態看大眾對佛教的世俗化理解


一、對個人苦難的逃避


濟公俗名李修緣,出生於江浙一帶的大戶人家。雖然父親老來得子對他百般呵護,且其因家世顯赫而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他不僅沒有變成紈絝子弟,反而聰穎好學,心存善念。


因為家族世代信佛,他本人也是母親多年拜佛求來的,所以李修緣從小就對佛教感興趣,並痴迷於鑽研佛典。終於在結婚當天,他悄然一人逃離俗世的樊籠,去了很遠的地方剃度出家。過上了與青燈古卷作伴,遵守清規戒律的苦行僧的日子。


然而電視劇並沒有講述他出家的原因。留給我們只有猜想:一個衣食無憂、涉世未深的少年僅僅看了幾本佛經就出了家,

唯一的解釋是他很有慧根,無需經過事上的歷練便能看破一切。


的確,電視劇裡也埋下了伏筆:相傳李修緣出生後啼哭不止,李母找來的大和尚摸著他的額頭說出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你的來歷我知道,既然來了就得笑。"


這似乎暗示著李修緣是羅漢轉世,今生的結局將是出家。而方丈為他取名"李修緣",以及他在慶生宴上抓取佛珠簡直是明示了他的結局。

《濟公》:從濟公面對苦難的三種心態看大眾對佛教的世俗化理解


但是,這與我們在文學閱讀經驗中建立的常識相悖。有人從小是棄嬰,被寺廟收養而出了家,有人因為歷經世上種種苦難,看破放下而出家。像李修緣這樣平白無故出家的人簡直是異類。


所謂他很有慧根,早已看破一切的說法並不成立。因為當他得知家中的變故後,便心急如焚地回了家,在墳頭遇見發瘋的妻子後,他在雷雨交加中又哭又笑,可謂悲傷到了極點。這又怎能說是看破放下呢?反倒是這些個人的苦難最終幫助他看破放下。


當然,年少衝動、心思單純、嚮往青燈古卷的品性也可以成為他出家的理由,畢竟這世上確有這樣的人。但我認為,從戲劇化的解讀來看,倒不如說他的出家是暗示著後來一系列個人苦難的發生。而他的出家其實是對個人苦難的預先逃避。逃避不成,最終又回到家中面對苦難則進一步加強了影視的戲劇性。


你以為出了家便能撇開人間紛擾,事實證明並不能。如此看來,李修緣的出家是在逃避苦難,揭示出人們想方設法逃避個人苦難但最終又必須面對苦難的悲劇,絲毫沒有看破放下的悟道境界。


出家就是逃避,這是大眾以世俗化的眼光看待佛教的典型觀念。而李修緣自幼年便痴迷於佛教,以及暗示他出家的種種靈蹟,都帶有強烈的神秘主義色彩,這是大眾對佛教進行世俗化理解的又一典型觀念。


二、為家族苦難復仇


正如前面所說:如果電視劇裡的李修緣先經歷種種苦難再出家,那麼一切都容易理解了。而電視劇卻完全反過來,這其實是一種戲劇化處理,它想看看出家人如何面對苦難。結果表明李修緣的身出了家,而心還是世俗的。


所以他重返自家卻被官差緝拿時下意識地張口辯解:"這是貧僧的家!"這與後來說出"出家無家"的濟公顯然不在一個思想層面上。這裡暗示此時的李修緣在內心仍以世俗人自居,出了家也是世俗的思想。

《濟公》:從濟公面對苦難的三種心態看大眾對佛教的世俗化理解


被趕出家門的李修緣來到父母墳前祭奠,卻在此時巧遇發瘋的妻子。說來可悲,他在新婚當天離家出走,根本不曾見過妻子。然而兩人在對視後似乎心有靈犀般地明白了一切。李修緣在雷雨交加中又哭又笑,跌跌撞撞地離去,這一場景曾令無數人淚目。然而這也說明他尚未看破一切,表現出來的完全是普通人面對苦難時的憤怒和悲傷。


父母冤死、妻子發瘋、財富被管家侵佔,好好的一個家變得支離破碎,這有李修緣個人的原因,但更是歹毒的管家一手促成的。可以說這已經從個人苦難上升到家族苦難。出了家的李修緣僅憑一己之力是怎麼應對家族苦難的呢?


電視劇中,李修緣多年修道後獲得神通,在教訓欺辱賣身葬父的弱女子的惡霸時,藉機用一把火燒了自己的家。這時達到了第一集的高潮,濟公看著熊熊大火再一次地又哭又笑。

《濟公》:從濟公面對苦難的三種心態看大眾對佛教的世俗化理解

有人解釋說此時的濟公早已看破放下一切,才敢於燒掉一切。有人認為哭的是李修緣,笑的是濟公,此時的心情極為矛盾。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恰當。


如果看破一切,何必再插手之前的傷心事,又何必因為這傷心事再一次落淚呢?還不是因為放不下。細品這一幕會發現:

濟公看到家已燒為灰燼後舒了一口氣,這表明壓在心裡的事至此方才放下,而放下的方式就是替家族復仇。他雖然再也救不活父母妻子,但至少毀了管家的一切。


復仇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主題,甚至成為了大眾一致認可的價值觀。這在中國文學作品中也不例外。


復仇在中國文學中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引人注目的主題……喚起人們的普遍理解而不是偶然的憐憫,這種現象甚至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今天。——鮑明暉


濟公這一人物也沒能逃脫這一主題的支配。


至於濟公那看似看破一切的笑,以及那句"出家無家"不過是大眾以這種方式弱化悲傷心情的手段罷了

。披上悟道外衣的濟公看似看破一切,面對家族苦難時不會像我們平常人一樣悲痛,實際上這種刻意掩飾的痛要比平常人厲害百倍。


就算他真的看破了,也必須採用現實社會的做法——讓壞人得到懲罰,這樣才能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同。所以,無論他看破與否,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大眾的世俗價值觀。這是大眾透過濟公這一角色對佛教做出的又一次世俗化理解。


三、通過解救社會苦難救贖自己


個人苦難和家族苦難給濟公造成的心理傷害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但他不僅沒有變成報復社會的人,還樂此不疲地幫助所有遭受苦難的人。


實際上,濟公的個人經歷在第一集就全部結束了,後面的所有故事無非都在詮釋著他助人為樂的精神。那麼

受苦受難的濟公幫助他人的動機是什麼呢?


很多人認為這是不需要思考的,濟公是羅漢轉世,普渡眾生是他應該乾的事。不救苦救難,濟公還能幹什麼呢?


但是我想反問一句:救苦救難一定是出於普渡眾生的願力嗎?這裡混淆了行為和動機,做出同樣行為的人,其動機可以是不同的。


既然說到普渡眾生,那它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心理呢?深究起來,佛教有一套體系宏大、邏輯精密的理論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我想簡單地引用佛典中的一段經文來做基本說明。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金剛經》


這段經文說明徹悟的人在普渡眾生時是無相的,在他的心中實在是沒有一個眾生可渡,也沒有人得渡,就連渡人的他自己也並不存在,必須全體放下!我們普通人無法體會這甚深的境界,但我們起碼知道:普渡眾生的心理是無相的


然而前面的分析告訴我們:無論濟公本人到底怎麼樣,在世俗的眼中,濟公從來都不是無相的,他為家族復仇就是對我相的執著。


那麼他助人為樂的動機是什麼呢?我認為還是回到中國古典文學自身的傳統中去解讀。那麼答案就是:救贖自己之前犯下的錯誤

《濟公》:從濟公面對苦難的三種心態看大眾對佛教的世俗化理解


父母冤死、妻子發瘋,財富被管家侵佔,好好的一個家被弄得支離破散,這固然是歹毒的管家一手促成的,但也有濟公本人的原因。假如他好好在家待著,戴發修行,或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如今,管家已得到懲罰,那麼他本人又該如何受罰呢?或者說他該如何救贖自己犯下的錯呢?


此時的濟公不同往日,他已有了神通,如同那些懷揣絕世武功的大俠一般擁有懲惡揚善、扶助百姓的本領。所以,在中國古典文學傳統的支配下,濟公也擔負起了替天行道的使命,成為了正義的代表,走上了一輩子懲惡揚善的道路。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英雄,往往兼具正義的品質和強大的本領,這種正義的品質往往又是與生俱來的,濟公也不例外。只是,濟公的行俠仗義也是為了救贖自己。


那些受苦受難的人如同當初的自己,濟公幫助他們的同時也是在幫助當初的自己。濟公讓他們過上幸福的日子,就是在希望自己當時也能避免個人一系列悲劇的發生。換句話說,濟公也想服侍爹孃、善待妻子,而非坐看他們接連含冤而死。


悲劇已然發生,濟公無法改變過去,但他找到了新的彌補方式:將他人受苦難的爹孃、妻兒視同自己的爹孃、妻兒,並努力幫助他們。在孝順父母、善待妻子上,這一次,濟公無論如何不會再缺席!所以第一集中,濟公首先幫助的是賣身葬父的弱女子,並對她的孝心大加讚賞。


這種出於救贖自己而非無相佈施的助人動機,是大眾通過濟公這一角色對佛教做出的第三次世俗化理解。

《濟公》:從濟公面對苦難的三種心態看大眾對佛教的世俗化理解


【結語】


經典文學作品中,主人公往往會面臨個人苦難、家族苦難和社會苦難這三重悲劇,濟公這一角色也不例外。而他面對個人苦難時的逃避心態、處理家族苦難時的復仇心態和通過解救社會苦難來救贖自己的心態與其他經典人物別無二致


換句話說,濟公本人雖然是佛教解脫徹悟的高僧,但在大眾眼中,他被一次次地以世俗化的方式進行理解。大眾也通過對濟公這一角色的解讀表達了自己對整個佛教的世俗化理解。其基本理念可以概括為:消極時避世,積極時懲惡揚善。


濟公是個富有矛盾性的人物,這讓我們想起他哭笑夾雜的經典動作。片頭,一位僧人摸著他的額頭說:"笑中哭,哭裡笑,七情六果少不了。"而後,啼哭不止的濟公忽然就大笑起來。片中,濟公得知家族苦難後在雷雨交加中又哭又笑。片尾,濟公一把火燒了自己家時也是半邊臉兒笑,半邊臉兒哭。


笑代表看破放下,哭代表執著,而濟公兩者兼具。面對這樣的矛盾人物,我們也只能做出種種矛盾性的解讀,比如:他是披著佛教外衣的世俗心腸。但有一點毋庸置疑:佛教思想總是被大眾以世俗化的思維方式進行理解。佛教人物濟公是如此,其他人物也是如此。


作者簡介我是 ,一個喜歡不正經地聊哲學的正經男人,時常從電影、書籍中感悟人生。座右銘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幹就完了!


歡迎點贊、關注、轉發。祝您生活愉快,笑口常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