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消费券 株洲市民“豪”起来 商贸行业迎来“小阳春”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刚过去的周末,市民李吉在株百拿下了“全套家电”。他用了工会的消费券,政府还给予了3%的补贴,自己接下来还会去买衣服……

市民小陈一口气把自己想买的书都买了下来,他表示:“不是变‘豪’了,而是有券了。”

日前,在市商务和粮食局主办的“抗疫情,促消费”活动中,我市拿出1600万元补贴汽车、餐饮及大宗商品消费市场。再加上省总工会陆续到账的福利消费券的推动,不少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豪”了起来。这种买买买的模式,也使得商家重拾信心。

家电行业迎来“小阳春”

“刚过去的周末,株百家电事业部销售额达2800万元,大大超出预期!”4月13日,株洲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家电事业部总经理罗先知告诉记者,在“湘消费”以及我市真金白银促消费的利好叠加下,商场又沸腾起来了。

据介绍,从销售情况来看,空调类产品卖得最好,也有不少市民前来购买全套家电。

记者从市商务和粮食局了解到,上周末两天,株百、苏宁等家电销售总量超过4000万元,迎来了销售“小阳春”。

“湘消费”让商家重拾信心

“买点水果,补充些维生素。”在黄山路上一家水果店,正在选购榴莲和草莓的钟女士说,用单位发的消费券买了几次水果了。

该店老板介绍,随着疫情防控态势向好,以及湖南消费券的推出和使用,人流量、复购率得到明显提升,客单成倍增长。从4月初销售情况来看,比3月份销售额上升30%。

随着湖南省工会下发消费券,不少老板发现,4月以来,不少顾客进来询问“这里可以用‘湘消费’么”。

“我们也申请开通使用‘湘消费’。”华人街轻音料理的老板彭鑫告诉记者,这几天陆续有顾客在微信上询问是否可以使用消费券,他们得赶紧顺应“潮流”。

“消费券对消费肯定会有拉动作用,希望能让我们撑过这一段艰难的日子。”彭鑫说,“天气回暖,我们的生意也回暖了。”

【评论】让“湘消费”变成“想消费”

邓伟勇

近段时间,“湘消费”火了。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海报、横幅等形式,将欢迎使用“湘消费”的指引,摆放在店门口的醒目位置。还有更多商家正在抓紧申请成为承接消费券的特约商户。走进商场消费,打招呼的台词也变成了——用消费券了吗?

此次面向全省职工发放的“湘消费”,可消费的场所包括商场、超市、餐厅、书店、药店等地方。从实际效果来看,供需两端实现了双赢:许多顾客打开消费券,扫一扫就能一脸满足地带走心仪的商品,而众多商家也凭借这波报复性消费行情“回血”。

其实,消费券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些。发放消费券也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打出的“组合拳”之一。试想下,在消费低迷的当下,线下消费活了,就能有效带动生产,进而带动就业,为各行各业加快复苏“造血输氧”。

消费券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消费完毕,这也就意味着,消费券直接刺激消费需求只是特殊时期的“非常措施”,它只是“药引”,激发消费者想消费的源动力,才是最终目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长远考虑,近期,我市发布“十二条”政策措施,从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建设、部分街道公共停车位免收停车费、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方面精准发力,致力提振市场促进消费,获得社会一致好评。

疫情期间,不少人养成了线上购物的习惯,各大平台直播带货新消费场景热度不减。对于商家来说,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线上线下新消费模式,顺应消费者的新消费习惯,才能争取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如果各方发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更优质的商品,更优良的服务,“湘消费”就会变成“想消费”,消费市场的繁荣将会再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