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我对武汉,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如今保持沉默,有何隐情?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之后,无论企业家,还是明星网红,还是普通百姓都纷纷行动起来,捐款款物,共同抗“疫”,如阿里巴巴捐款11亿、腾讯捐5亿、百度捐3亿、恒大、美团、吉利、字节跳动捐2亿,还有许多的企业捐款1亿等等,慈善捐款总额已逾百亿元。

在这关键时刻,不少香港企业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比如太古集团、中生制药、中软国际、英皇集团等都捐赠了1000万元。在香港的四大家族中,新世界集团的郑裕彤家族,恒基兆业的李兆基家族也都捐了1000万,目前,李嘉诚家族和郭得胜家族目前还没有声音。

但盘踞亚洲首富多年、身家高达万亿的李嘉诚却迟迟未见任何捐助行动。对此,部分网友表示不满,指责李嘉诚当年花4亿在武汉买地,10年后卖出赚百亿,如今武汉疫情告急却一毛不拔,至今仍未作态,不免令人“寒心”。

其实李嘉诚与武汉渊源颇深,早在2005年,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在武汉以16.23亿元买入两块商住用地。2010年,武汉杨泗港整体外迁,腾出的“工”字形地块成为地产界焦点。他再度出手,开发长江城项目。也是在长江边,汉口武汉关旁的“世纪江尚”,便是他的手笔。

在2014年,李嘉诚到武汉出席长江国际商会成立大会,更是曾表示:“我对湖北、对武汉,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并出任长江国际商会首任名誉会长。

李嘉诚一生与长江有缘:创办长江实业,投资长江经济带,1950年,22岁的李嘉诚手握7000美元创办长江塑胶厂,从此与“长江”二字结下不解之缘,他一手创办的公司就叫长江实业集团。他曾说:“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实际上,在此次疫情爆发之前,李嘉诚“慈善家”的身份已得到广泛认可。自1980年,李嘉诚基金会成立至今,李嘉诚不募资而是通过个人捐赠总计捐出200亿港币,其中87%捐献给了内地。对于自己的基金会,李嘉诚多次公开表示“这是我第三个儿子”。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李嘉诚捐款1.3亿元,2009年又为上海世博会的筹办捐款1亿元,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时捐了1000万美元等等。

此外,还捐助了不少的学校、医院,汕头大学、长江商学院都是他捐资建立的,尤其是在汕头大学的建设上,一直到现在没有停止过资助。还资助了汕头海湾大桥、深汕高速公路东段、货柜码头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如今,李嘉诚被质疑未捐款,那么李嘉诚为何不辩解?或许,这也诠释了慈善本身的意义,慈善的意义在于从心,并不在于他人眼光。其实李嘉诚虽然投资了英国,但在做慈善这件事情上,李嘉诚对中国永远是最慷慨的。

李嘉诚曾经告诫儿子,自己基金会的钱都必须捐给中国,这也显示了李嘉诚对于中国实际上是有感情的。

富豪捐款,本身也是一种自愿行为。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失去了看待富豪慈善行为的平常心,常常以批判的心理,来看待问题,甚至是道德绑架。

因此,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富豪的慈善行为?或许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与大家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