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西區:齊心協力 全力以赴 按下各項工作“快進鍵”(一)

我區各單位深入學習貫徹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精神

齊心協力 全力以赴 按下各項工作“快進鍵”

編者按 省委省政府召開加快洛陽市副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會,為推動會議精神在澗西落地落實、形成生動實踐,堅定扛起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設的主體責任,推動澗西製造業高質量發展,3日,我區“加快先進製造業發展,助力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座談會”在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召開。

會上,各企業(園區)負責人結合自身實際,圍繞製造業產品研發、智能改造、產業配套、產業升級和對外開放等方面進行發言交流,表示將加快智能升級,把企業做實做大做強,助力澗西先進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在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中體現澗西真擔當、幹出澗西新作為——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

澗西區:齊心協力 全力以赴 按下各項工作“快進鍵”(一)

大學科技園作為促進融通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業孵化、創新人才培養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經過7年的發展,目前建成投用面積13萬平方米,各項配套服務設施齊全,已形成企業集聚、人才集聚、資本集聚的良好發展態勢。

企業入駐及產業培育情況——

園區現入駐企業500餘家,其中包括:新型研發機構4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家、“河洛英才”團隊4家、孵化高新技術企業及後備企業53家,園區企業擁有博士120餘名、碩士400餘名。

1、產業分佈方面。目前已入園企業中,智能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4大主導產業企業佔比超過80%,形成較高的產業集中度;

2、企業產品方面。在智能裝備領域,形成精密光學檢測裝備、激光應用設備、高精度導航、探測設備、專用機器人、精密軸承等拳頭產品;新材料方面,具備碳纖維複合材料,鎂、錸等高純金屬材料製備能力,鈦、鎢、鉬等合金型材、靶材精密加工能力,產品在軍工及民用領域廣泛應用;生物醫藥方面,高端眼科成像設備、核酸提取設備及試劑盒等產品已批量供貨,並在此次抗擊疫情工作中發揮重大作用;現代服務業方面,能提供工業設計、環境監測、工業互聯網雲等服務。從產品迭代進程看,目前企業正在完成從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整機→解決方案供應商的逐步進化,最終將在細分產業領域形成“產品+服務+生態”全鏈式服務。

服務開展情況——

第一,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訴求,提供“保姆+管家”式服務。圍繞科技型企業不同需求,打造“科技中介超市”,引入專業化服務機構40餘家,建立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相結合的服務體系,為成長期企業提供融資、人才引進、市場開拓等增值服務,使企業專心、專注於核心業務。2019年,園區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3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9家,園區創新主體實現了量和質的雙提升。

第二,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科技金融覆蓋範圍不斷擴大。設立了種子資金,累計為50餘家企業提供種子資金一千多萬。通過舉辦銀企對接會,搭建金融對接橋樑,鏈接銀行、租賃、國內外投資機構等資源,搭建債券融資和股權融資平臺,協助企業開展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等增值業務,年融資金額近億元;股權融資方面,為企業提供FA服務,股權融資近2.5億元。

第三,建立園區媒體傳播矩陣,做好企業品牌推廣服務。與河南日報、洛陽日報、今日頭條等各類媒體合作,結合園區官微等自有傳播渠道,定期深入園區企業採訪調研,利用“新聞採訪、產品發佈、媒體講座、新媒體管理”等手段,滿足企業不同層面品牌傳播需求。2019年,在河南日報、大河報、洛陽日報、今日頭條等各類媒體宣傳推廣企業60餘次。今年疫情期間新華社、經濟日報、科技日報、河南日報等10餘家媒體報道園區企業27次,其中典型企業愛森生物在國務院新聞網等國家級、省市區級媒體曝光17條,幫助企業取得了良好的品牌推廣效果,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下一步計劃——

2020年,園區將加快A北項目建設,確保工程建設按期高質量推進;科技創業孵化方面,將提前謀劃、任務前移,繼續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小巨人培育力度,力爭在2020年培育15家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業發展方面,以推進材料小鎮建設為抓手,梳理、整合園區現有產業資源,在智能裝備、新材料領域開展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左右融合,實現創新鏈、產業鏈融通,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為洛陽建設全國先進製造業基地做出更大貢獻;開放創新方面,積極導入IASP資源,大力支持樸器國際創新中心建設,借鑑國際先進經驗,高起點開展國際合作,導入海外優質創新項目及資源。同時在現有海外倉基礎上,優化佈局,擴大輻射範圍,降低外貿企業物流配送成本,擴大出口競爭優勢。

意見建議——

1、政府購買專業服務,由第三方專業平臺開展招商、引才。政府機構在招商和引才過程中,通過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來招商和引才,根據招商、引才的具體成效向第三方機構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務費,在提高項目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同時,又能減輕政府負擔,實現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服務有機結合的招商引才模式。

2、釋放稅收紅利,充分激發創新主體的發展活力。借鑑南方發達地區做法,將企業稅收部分返還園區,園區根據考核再返還給企業。通過稅收優惠釋放紅利,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讓企業“輕裝上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