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飛船壓力測試出奇招“星蟲寶寶”橫空出世 馬斯克這次很省錢

去年11月,星際飛船1號原型機在加註燃料時意外爆炸後,SpaceX很快進行了調整,關閉佛羅里達州的製造廠,人員也大量向德克薩斯州的博卡奇卡基地轉移。以往在那些傳統的大型航天公司中,如此迅速又大規模的變動是不可思議的,但在馬斯克這裡,“敏捷開發”和“快速迭代”被利用的爐火純青。另外,大量佛州製造的部件和半成品也被先後轉移到了德州基地和卡角基地,其中的一個燃料箱的穹頂就用輪船運往了德州博卡奇卡,而今天的主角也跟這個“箱頂”有關。

星際飛船壓力測試出奇招“星蟲寶寶”橫空出世 馬斯克這次很省錢

星蟲寶寶浮出水面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沉寂,德州博卡奇卡基地在1月初又有了新動靜。從1月7日開始,工作人員快速地將基地的一個“箱頂”吊裝到支架上,然後翻了一個個兒,頂部朝下圓環朝上。然後又拉來了另外一個“箱頂”吊裝在第一個頂上,兩個箱頂處於倒扣相連的狀態。第二天,兩個倒扣相連的“箱頂”被工作人員焊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密封結構。該結構上下兩邊都是向外凸起的錐形,中部由兩片圓環相連,被現場報道的人員親切地稱為“星蟲寶寶”(Bopper),那SpaceX造這麼一個奇怪的雙頂貯箱到底要做什麼?

我們知道,去年11月20日的意外爆裂中,星際飛船1號就是因為燃料箱的頂部沒有經受住巨大的壓力而產生了撕裂,最終演變成了事故。整個“箱頂”被炸飛了100多英尺高,所有結果都指向了箱頂與箱體的焊接強度不夠,撕裂是從焊縫開始的。這也說明了301不鏽鋼本身的強度沒問題,而問題出在箱體的承力結構和焊接工藝上。一次爆裂就讓整個星際飛船1號原型機付之一炬,如此高昂的代價肯定是不能再發生了,於是SpaceX需要單獨對箱頂的焊接工藝和承力結構進行測試,而兩個箱頂“對扣”的結構,恰恰能滿足既不浪費錢、又能對“箱頂”耐壓進行單獨測試要求,於是“星蟲寶寶”應運而生。

星際飛船壓力測試出奇招“星蟲寶寶”橫空出世 馬斯克這次很省錢

其中一個箱頂從佛州船運而來

星蟲寶寶的英文原名Bopper來源於“Baby Hopper”的縮寫,而SpaceX最早建造的星際飛船測試機的名稱為“Star Hopper”,而這個“雙頂”的貯箱結構又遠小於第一個測試機,因此就給它賦予了“星蟲寶寶”的綽號。現場採訪志願者瑪麗等人的資料顯示,該雙頂貯箱的兩個箱頂中的一個就是從佛州工廠運過來的,而另一個則是原計劃為星際飛船3號原型機制造的箱頂。在稍早些時候,馬斯克通過社交媒體稱,老編號的星際飛船MK系列停止製造,新編號SN系列正在開始,未來要進行試飛的將是星際飛船SN1號。因此這個被放棄的3號原型機箱頂用作壓力測試也是很恰當的。

星際飛船壓力測試出奇招“星蟲寶寶”橫空出世 馬斯克這次很省錢

星蟲寶寶已經連接加註裝置

根據德州博卡奇卡所在地——卡梅倫縣的公告,博卡奇卡基地附近的海灘和高速公路這幾天又在間歇性封閉,這意味著“星蟲寶寶”很快就要進行燃料加註和壓力測試。同時,1月10日現場傳回的圖片發現,星蟲寶寶已經被卡車運到了發射臺,流程性的燃料加註可能已經做過一次,而最大壓力測試也許就要發生。這次星蟲寶寶的壓力測試會不會像兩個月前星際飛船1號原型機一樣“爆裂”?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