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闲:写作的自我反思

音乐像时间一样流淌。打开一曲背景音乐,开始今天的文字。

今天要反思与总结一下有关写作。


散闲:写作的自我反思

我觉得写东西就像是一个人独白,文字就像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我觉得我可能不能算一个好的作者,也更成不了一个作家。我可能只能成为一个“文字工程师”,“头脑程序员”。把思想像砖块一样按一定的结构建筑起来。

我自己觉得,我的文字强项是:信息收集,数据总结,然后找到人事物的原理和逻辑,最后把道理讲清楚明白。我的文字的弱项是:缺少情绪和情感,没有一种意境和感觉。更没有多少“吸引力”。最多只是有道理而已,还不一定有几人能读懂。所以,目前关注者还不多,也没有多少阅读量。可能是因为太直男了,道理搞得太复杂了。

我知道,吸引人的文章,文字要有温度,有情绪,文字要能体现出作者本人好的性格和品质。而我的文章一直以想以无我的境界去写,又生硬又晦涩,又没有吸引力,所以是不够的。

人们看文章,读文字。消费这些免费的或付费的“精神产品(内容或知识产品)”,其实和消费饮食与娱乐是大同小异。

人们主要图的是一种感觉。看文章也像听音乐。一个是满足眼根和意根,一个是满足耳根和意根。人们听音乐是要获得一种感觉。人们读文章也是要邂逅一种感觉。所以,结论就是:没有感觉的文章不是好文章。

现在大多数人写文章过多把重点放在引发好奇心或八卦的心。所以出现很多标题党。然后禁不住点进去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大多时候是失望的,内容与标题不符。

文章如果是原创的,是用来表达真实自我的,那就是最有温度、最有情绪和感觉的。当然,你本人也要是个有好的情感的人才行。

散闲:写作的自我反思

还有些人写文章的口吻是教育人。我不喜欢看这类文章。这些人苦口婆心的教育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非要把自己所谓正的三观强加给别人。这是愚蠢的。因为你的三观只能说服和你一样或相近的人群。和你不一样的,你压根也说服不了。没有人可以被教育,没有人喜欢被教育,只有人自己才能教育自己。

或许这类人可以教育那些没有立场没有三观的小白们,但是他们同样可以被和你三观不同或相反的人教育。因为他们没有立场,是墙头草。总之,然并卵。


人们想要找寻的认同感。这个世界是碎的,每一个碎片中都有一群人。每一个碎片都不同。都有自己的兴趣和三观。

任何的形式,任何的载体,最后大家想要的都是一种感觉,感觉比知识更重要,感觉比道理更重要。

我觉得写作的最高境界是:文字要有内容,也要有情感和情绪;要有温度,也有能量;有道理,也有意境。

给观众读文字的感觉就像是当面与一个人交流的感觉一样,通过文字就能了解一个人。文字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与气质。弘扬真善美,让世界变得更友善,更美好。


现在还达不到,继续努力吧~

散闲:写作的自我反思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