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仍无期,陪孩子在家自学1个月后的小结

3月份马上就要过去了,我总结了一下这个月陪孩子自学的内容。

发在微头条后不久,就收到几条私信,都是妈妈们在吐槽孩子上网课效果不好,要孩子再额外多学一些那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问问我的“经验”。

开学仍无期,陪孩子在家自学1个月后的小结

我解释到,北京方面目前还是要求不能开新课,只是留了一些复习和预习的习题,所以时间占得没有那么满,才能有自学的可能性。如果有的地区一天6节网课,再加上写作业,想再让孩子做其他的,那难度自然是非常大了。

同时我也在心里说,这个完成量其实离原来预想的还有距离。以前我很少发这类总结,这次特地整理下,主要目的就是希望督促我自己坚持下去,不让孩子荒废这段“疫情假期”。

自从“停课不停学”开始,前一两个星期里和孩子也是冲突不断,好在我们都在时时调整,才慢慢理顺一些。尤其针对薄弱点做的一些练习,还是看出些效果来了。

归纳起来,能发挥作用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抓大放小”。

以前孩子上学,只要顾他晚上写作业就行了。现在每天和孩子一起宅在家,24小时相守,可能看着孩子身上都是毛病:早上赖床,晚上不睡;刷牙、洗脸、吃饭、洗澡样样都磨蹭;写作业不专心;眼瞅着又胖了、又瘦了……

要是做家长的看见什么不顺心都唠叨一下的话,想让孩子听话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


开学仍无期,陪孩子在家自学1个月后的小结

都说人的精力有限。实际上,人的克制力也是有限的,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

早上我们因为起床、刷牙、洗脸这些小事情批评孩子的话,孩子往往得调动自己的克制力来减少顶嘴的冲动。等到该坐下来学习时,他的克制力已经用完了,这时再听到我们要求他“看仔细些、读认真些、写好看些”之类的话,恐怕就只剩抵触了。

因此,我们家现在的做法,就是把硬性要求基本都放在他的学习任务上,而其他的事情用 “曲线救国”的办法解决。

比如孩子有几天不好好吃饭,老公就调整工作时间,每天早上起来带孩子出去沿小区转一圈,顺便去超市买些新鲜蔬菜。这样,运动量上去了,自然吃得就多一些了。加上有些食材是孩子自己挑的,他还会很踊跃地尝试自己来做,这样也能提高吃饭时的积极性。

第二是“身先士卒”。

有些科目孩子比较喜欢,让孩子做这些方面的练习相对顺利。而有些科目孩子没那么擅长,或者之前成绩不太好,那么孩子学起来就不会很积极。

我的做法是自己先读、先写、先练。我的微头条小结里提到的阅读理解专项练习。一开始是想每天让孩子自己写,始终没有推行下去。后来就改成孩子读材料,看着后面的问题口述答案。我回头把答案抄上,第二天孩子先读头天的标准答案,再做新一篇。这样不用写很多字,孩子不那么抵触,才得以坚持下来。

孩子英语词汇量不够。以前我曾经试过,找一篇短文,让孩子边读边翻译,发现不清楚词义的地方就标注上。但他写得慢,而且一开始有很多词都不认识,要标的地方很多,就非常不配合。现在改成翻译不出来或者不准确的地方,就由我在一旁标出。一篇弄下来,10分钟左右就够了,随着读的次数增加,不认得的词越来越少,耗时也越来越少,几分钟弄完就可以做别的了。这样省时,效果还好。

第三是“指令明确”。

以前孩子写作业时,我会叮嘱“写好看些”,但看到孩子实际写的字还是没有长进,一行字写着写着就“上天”了。

现在我买了一块垫子放在孩子书桌上。垫子上有一排排格子。我要求孩子用空白纸写作业时,按照垫子上的格子分行,这样孩子的字就基本能写直了,看着顺眼多了。


开学仍无期,陪孩子在家自学1个月后的小结

上初二的孩子正值青春期,脸上长了一些青春痘,以前每天提醒他洗脸时“洗干净点儿”,当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现在我们给明确的指示,类似额头搓20下,鼻子搓15下这样子。孩子一开始也不太情愿,但因为我们给出了数量,就算打折扣也总比之前洗的力度大一些了。一段时间后,孩子脸上的青春痘确实减少了。那以后他洗脸时自己就注意了,现在脸上已经没有很大的那种痘了。

第四是“利用好时间下脚料”。

“时间下脚料”这词是从前苏联数学家柳比歇夫那儿学来的。柳比歇夫是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涉猎极广,发布了70多部学术著作。

他发明了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其中一个秘诀就是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包括那些排队、等车这些比较短或者不太好规划的时间,也就是咱们现在常说的“碎片时间”。

开学仍无期,陪孩子在家自学1个月后的小结

每晚吃饭时,我们会看30分钟《新闻联播》。看新闻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时事,但要是每天真让孩子坐那里看半个小时新闻,估计坚持不下来。利用吃饭这段时间,孩子比较轻松,看到某条新闻全家还可以发表下感想和看法,氛围要好很多。

早上、中午吃饭时,我们会看纪录片、带有科普性质的综艺节目、英文电影。这个假期我们陆续看过《沸腾吧,火锅》《航拍中国》《人生七年》《造物小百科》《国家宝藏》《咱们穿越吧》《经典咏流传》……其中有的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科兴趣,有的可以增加作文素材积累,有的可以激发人生感悟。要不是这次长假,还真没有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件事。


目前为止,北京还没有明确开学时间,我自己是按着4月底才能开学做的计划。随着在家时间的加长,下个月陪孩子学习时,或许还会有新挑战,我也得随机应变。

当然,兴许全球防控疫情手段见效,北京能下调一级响应级别,学校提前复课也是有可能的。那时我一定先大喊几声。不过,目前来说,咱们还是“且陪且珍惜”吧。

搬书回巢,有书智库领读达人,新浪微博认证书评人。图书编辑、网络编辑、运营编辑……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还是和文字打交道。我愿搬书回巢,助你师逸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