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信仰的時候,請你相信自己

沒有信仰的時候,請你相信自己

人生是一段循序漸進的旅途,所以很多事都是從無到有再重歸於無。在這種變化之中,對於內心的淬鍊會伴隨我們一生,不同的人也會在不同的生活軌跡中日漸超脫,逐漸變成自己所期待的模樣。但是在人生早期,我們的生活環境會變換,會由無憂無慮到嶄新而陌生,而當現實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之時,大部分人都會無所適從。這時候,人就會迷茫,會感到不知歸處。

很多過來人告慰我們,再過幾年很多事就不這麼難了,都會有各自固定的生活軌跡,不過要在你做出選擇之後。但他們有意地忽略了問題的核心,那就是我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一如當初經歷這個時期的他們,也只是在朦朧中做了選擇,然後糊里糊塗得走了下去。所以今天他們無法給你答案,畢竟沒有人能預知未來。

我是在接觸這些人時發現這個事實的,因為我是那種喜歡見好的人。當我欣賞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會想要搞明白他為何那麼優秀。在經歷了充足時間(充足:因個人審閱能力而定,不具備一般標準,底線是你知道如何做到像他一樣優秀,可以做不到,但是要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的觀察和相處之後。我發現人的優秀是有界限的,也就是他現在的高度是由他自己、適逢的機會以及身邊可接受的幫助等諸多因素共同造就的,假如沒有這些綜合條件,這個人可能會有另外的故事發展線。但還有另外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在達到現有的高度之後,享受這樣的狀態,並願意安分得將既成的節奏保持下去。

所以就這兩點而論,迷茫的人應當懂得,要適時分析自己的現有綜合條件,並要向可能屬於自己的機會積極靠攏,因為機會是雙向的,它在滿足你的同時也滿足了對方,這也是恰到好處的中庸之道。這一點對於眼下的現實而言具有重大意義,而後面一點則對我們的理想、也就是更長久的發展路線更加重要。誰還沒點想法呢,是吧?所以後面一點強調的就是你在得到這種結果之後,也就是你在進入了穩定期時自己的心態。你是願意心態平和得將這條路走下去呢,還是腦子裡會不斷蹦出另外一個聲音,要你放棄重新選擇。

我個人對後面一點更為重視,因為在心理學上有位叫馬斯洛的專家做過研究,並得出了一個流傳廣泛的需要層次理論,基本內容是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它們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生理需求就是最簡單的生存需求,比如我們需要水和食物保障生存,需要睡眠保障身體的持續運作等等。安全需求是指我們生存下來之後需要的生活保障,因為沒有人想在涼風刺骨的戶外被凍得瑟瑟發抖,也沒有人願意在一個隨時會被襲擊的空間長久停留,我們都需要讓自己身處安全的環境之中。社交需求則是對情感,歸屬和愛的需求,人類組建家庭、結交朋友和參與社會活動都是為了滿足內心對外界關懷的需求,當這些需求被滿足之後,我們將感到幸福。

尊重需求包含對自尊和外界尊重的共同追求。人是社會性動物,這意味著我們會和其他同類常打交道,於是我們需要自己修煉能力,認可自己,這是自尊。同時,我們取得成就又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別人認可我們,承認我們的能力就是來自外界的尊重。這些對於尊重的需求象徵著人類發展超脫了普通動物的需求,用普通話來說就是我們穿上衣服了。

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它是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的一種境界,暨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能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求。也就是說,人必須幹合適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這種自我實現的需求其實就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成為心裡所期望的人物。

不過這個世界上能真正做到自我實現的人是少數,包括體驗那種最大的快樂,因為我們知道,只有付出才會迎來相應比例的回報,所以自我實現也並非對大眾的一般要求。因此,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非常重要,否則再長的人生也禁不起肆意揮霍,有了自己要去的方向,再看看自己腳下的土地,衡量自己所能付出的努力以及能夠爭取或有幸得到的機會,那麼你的選擇其實沒有那麼難做,難的是你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否則只會回到我們前面所提到的過來人的命運,稀裡糊塗上船,懵懵懂懂靠岸。

事實上,人生的選擇無非兩條路,信仰或藝術。普通人可以選擇信仰宗教,從佛教到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每一種宗教都為我們所想不通的地方提供了去處,宗教信仰者將其概述為神靈力量,是一種將精神寄託於我們能意象化的所在,它確實能讓精神幻失的人內心平和下來,繼續生活,這是宗教的價值。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信仰自己,即我們前面提到的自我實現需求中——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成為心裡所期望人物的信仰,這種信仰在實踐上會比上一條路更難。區別在於前者有外界依賴,而後者的依賴是自己,不過自我實現過程中的“高峰體驗”也會讓人感到超越一切的快樂。此外,我們當然還可以相信他人並隨時變換自己相信的對象,這種相信本身是一種對價值的信仰,哪裡有利益就到哪裡去是其最顯性化的特徵,而它唯一的侷限之處是:當所有的利益實現之後,人就無所依託了。這種人的結局一般會有三種,一種是胃口越來越大,利益永遠得不到滿足,一種是滿足之後只能去投奔宗教信仰的懷抱,在那裡他們能重新找到寄託,否則便只剩下無盡痛苦。

信仰大體是上述三種,每種信仰也都在現實中有其廣泛的信徒,它們也確實幫助信徒們更好得生活。就像前些日子遇到的一位北大75歲高齡的教授,老人家身體很健碩,手不抖,眼也不花,提著一袋子饅頭慷慨地請我來吃。是在打印店裡遇到的,她手裡拿著起訴文件要複印,雖然沒有學會現代支付手段,但是思維卻是異常清晰,好了,不過多介紹細節。談談我們的聊天,在等待途中,我們談到了信仰,她說自己信佛,吃素,不殺生等並詢問我的信仰。我也算唐突,提自己信仰人間正道,並粗鄙地談了些對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的一些淺見。

因為之前在上海的國際教堂聽過禮拜,也讀過聖經之類的一些相關書籍,所以感覺基督教所倡導的具有非常的實用指導價值,距離普通人的生活很近,為信仰的基礎版本。然後因為家中母親信仰道教,對《道德經》與《周易》也淺讀過幾遍,所以對道家的仙修以及其普世規律的揭示也表示深深的崇敬。

還有老人家信仰的佛教,前面說了佛教對她健康的幫助,也是由此緣起的談話,而我對佛教感悟最深的兩次來自一位家中親人的過世和在玉佛禪寺的一次誦讀。親人過世時是佛家誦經,讓我感受到佛家的空靈。在玉佛禪寺誦讀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字數不多,兩個小時就可讀個大概,感受到的是佛家的普世之心。而在我為佛祖誦讀的廳堂外面,遊人或信徒們納頭便拜得實是不絕如縷,不禁感慨一聲“有所求者真太多”。我沒有拜,只是為佛祖誦經,因為我相信“求佛不如求自己”,哈哈,各有所信。不過客觀來說,佛教倒是離死亡最近的一個,雖然大家都會死。但可能很多人會憑藉對佛教的杖持,對死亡少很多畏懼,也是一件好事。

上述這些就是我關於宗教信仰的一些淺見,而關於對自己的信仰,是屬於一些生來帶有使命的人的選擇。從來到這個世界上,這些人的肩上就肩負著別人不需要思慮的任務,這些任務多數都與改變世界有關。比如艾薩克·牛頓、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以及史蒂夫喬布斯這樣的人,當人類被困滯於某一時空,他們便會出現,然後幫人類找到前路,同時也實現他們的個人價值。

我一直認為,對價值的信仰在信仰的範疇之中可能不算信仰,因為無所信則無可不信,無所不信則無可信。把為錢為名而奮鬥當作追求目標和人生路途的人,在正常向前的時候一切都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一旦當他們獲得的物質極為豐富,而精神又相對匱乏,不足矣填補內心空白的時候,每一天都將是折磨。巨大的現世成就已經讓他們不願意退回——繼續以家庭為基平淡度日,但欲進一步卻又無所進。所以聰明人這時候可能會投奔宗教信仰,帶點智慧的人也許會後退一步,迴歸家庭,否則便只剩下極端的動物性來折磨生命了。有人也許會說信仰自己呢,可能你大概忘了物理學有個概念叫慣性,這樣的人基本上是找不到自己的,因為在最開始追求價值的時候,他們丟掉的第一件物便是自己。

說完信仰,我們談談人生的另一條路——藝術,其實很多人離它很遠,因為藝術不是任何人都有機會去觸及的,藝術需要天賦。就像那些能做到自我實現的人一樣,這個世上有一些人生來就帶有某些不同尋常的天賦,而他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天賦盡興發揮,然後離開這個世界。我們認識很多這樣的人,諸如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張國榮、梅蘭芳等等藝術家,他們都是天地的寵兒,也為天地劃過絢麗的彩虹。他們終身保持著對藝術的熱愛,最終也倒在了藝術之途。像信仰一樣,藝術也能讓人變得豐盈。不同之處在於,如果說信仰是從外界尋找精神慰藉,填補內心,那麼藝術就是在內心之中誕生源源不絕的生長力。

生而為人,我們應當對信仰和藝術保持敬畏,這種敬畏本身就是我們對自己的塑造。而身處迷茫時也不必刻意去尋找什麼,因為屬於你的東西往往不是你想找就能找到的。成功要素的比例是七分靠老天,三分靠自己。把屬於自己的三分百分百得做好,剩下的七分遲早會來,雖然我們不知道是何時,也不知道是不是會有七分(可能只有三分或五分),但我們確實應當先明確自己想要的,然後相信自己,並把腳踏在地上,鏗鏘前行。

沒有信仰的時候,請你相信自己

至於如何明確自己想要的......嗯,這得自己想。

至於如何相信自己......先相信一次試試,成功了之後繼續,失敗了之後再試。

至於腳踏實地,不腳踏實地的話還能踏哪裡呢?乘風破浪需要打造船隻;翱翔天空需要組裝飛機;倒是都可以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