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茶庄曾有哪“四大金刚”?

一、万里茶道第一镇

河口镇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北部的信江和铅山河交汇处。河口镇在明清时期以纸张、茶叶之大宗集散,带来了百业之繁盛,成为与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齐名的

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素有“樟树药材景德瓷,河口茶纸吴城木”之说。

河口茶庄曾有哪“四大金刚”?

图一:河口镇的区位优势图

明代嘉靖中期的水部郎中费元禄在其所著《甲秀园文集》中记载:“河口,余家始迁居时,仅二、三家,今阅世七十余年而百而千,当成邑成都矣,……盖其舟车四出,货镪所兴,铅之重镇也”。河口之所以能在短短七十余年时间,从一个只有两、三户人家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都市,跟明代嘉靖、万历年间铅山造纸业的发达密切相关。明万历《铅山·食货志·第五》载:“(河口)以其通于江,达于河也,故凡天下之货又集焉”。当时福建、广东、湖广、江浙、河南等地有百余种较大批量的货物,荟集于河口镇。“江浙之土产由此入闽,海滨之天产由此而达越”。其中纸是最大宗的商品。当时赣东北的广信府是著名的产纸区,而紧靠铅山县的浙江常山县,福建崇安、浦城,长汀、上杭等县的造纸业也很发达,这三省交界区所产纸张的外销,需由小船运至河口重新包装,而后运销全国各地。

到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由于种种原因,清政府关闭了福建厦门等沿海港口,限定广州一口通商。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七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又颁布新的禁令:“(嘉庆)二十二年谕:……闽、皖商人贩运武夷、松萝茶叶,赴粤省销售,向由内河行走……嗣后着福建、安徽、及经由入粤之浙江省巡抚,严饬所属,广为出示晓谕:所有贩茶赴粤之商人,俱仍照旧例,令由内河(赣江)过(大庾)岭行走,永禁出洋贩运。”这两条禁令的颁布,直接导致了“武夷茶”经福建厦门等沿海港口出口的路径被封堵,武夷山地域赣闽两省16县的条红毛茶,被迫调转运输方向,从由北往南运往福建转为由南往北运往江西,全部集中到铅山河口镇精制加工与转运外销,河口镇由此声名大振,迅速发展,而福建崇安县下梅、星村的茶叶集散中心则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曾经被称为武夷茶的“江西乌”,开始真正回归江西,被外商称为“河红茶”,即来自河口的红茶。

由于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后的85年里,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的大发展时期,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铅山河口镇的空前繁荣与河红茶的辉煌历史。

清人袁干《茶市杂咏》记载:“清初茶叶均系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货物往还络绎不绝,首春客至,由行东赴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恣所不问,茶事毕,始结算别去。乾隆间,邑人邹茂章以茶叶起家二百余万。”从这条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即便是已经从上饶(所以称为“邑人”)迁居福建省崇安下梅的大茶商邹茂章等,在乾隆年间亦不得不到河口镇来与山西商人进行交易。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俄签订《恰克图市约》,恰克图互市进入了鼎盛时期,中方买卖城成为漠北商业“都会”,清人何秋涛称其是“百货云集,市肆暄啸”的“朔漠之间一都会”,俄史称其为“西伯利亚汉堡”,西方史界更称其为“沙漠威尼斯”。南方的茶叶是恰克图市场的大宗商品,这时的河口镇成为了中俄万里茶道的主要茶源地,因此,河口镇自然也就成为了“万里茶道第一镇”。

河口茶庄曾有哪“四大金刚”?

图二:万里茶道中国段路线图

清朝乾嘉年间(1736-1820),河口镇的茶叶贸易进入鼎盛时期,铅山从事茶业人员达三万之众,河红茶向外销售金额“年不下百万金”(《广信府志》)。虽然清咸丰年间(1850—1861年),由于受太平天国兵火影响,河口通长江水运的茶路一度中断数年,湖北的汉口镇取代河口镇成为了南方茶叶加工和贸易的新中心,但河口镇仍是闽浙赣茶区的外销中心。据铅山县令梁树棠呈文:“光绪廿年前,河口仍有大茶庄四十八家,所产茶可售四、五十万元。”当时年产河红茶四、五万箱,铅山河红茶仍畅销国外,供不应求。

二、河口茶庄的”四大金刚“

伴随着河口镇东南五省茶业贸易集散中心地位的确立,茶界就有了“河红茶叶通四海,河帮茶师遍天下”之说。在河口镇,也一直盛传着实力最为雄厚的茶庄有“饶吕郭庄,四大金刚”的故事。

不过,传归传,能真正说清河口茶庄有哪“四大金刚”故事的却没几人。

2015年到铅山县调查万里茶道文化遗产时,我们特别采访了96岁高龄的原铅山县文化馆老馆长滕振坤。据他介绍,清代河口有茶商100多家,其中以江、葛、吕、庄四家资金实力最大,号称“四大金刚”。而铅山县博物的杨必源先生在其《古道照人的河口富商“饶百万”》一文中又说:“在我们河口,民间老百姓中流传着一句老话:“饶吕郭庄,四大金刚”。这样,关于河口茶庄的“四大金刚”,就有了两种说法,一个是:“江”与“饶”的问题,一个是“葛”与“郭”的问题,谁对谁错呢?

经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江”与“饶”的问题是因为“饶”家在清末退出了茶庄生意,“江”家后来居上,取代了“饶”家,成为四大金刚之首;而“葛”与“郭”的问题,是口误,应该是“郭”而不是“葛”,因为河口镇有“郭家弄”等地名,与“葛”没有一点瓜葛。因此,河口的四大茶庄,也即“四大金刚”应该是“饶(江)、吕、郭、庄”四家。这从河口流传的另一句俗语:“饶吕郭庄,四大金刚,不如后来一口泔缸”也可以得到证实。这里的“泔缸”与“甘”、“江”两字土语的读音相同,寓意甘、江二姓后来居上,到清末其财富渐渐超过了早期的饶、吕、郭、庄四大茶庄。

1、饶家:饶指饶廷标,安徽旌德人,是个徽商,人称“饶百万”,出生在清乾隆五十九年 (1781),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逝世,享年六十有五。他在道光初年随父亲饶懋(号济万)来到河口从事茶、纸贸易。父亲回旌德后,他便一个人在这里发展。据说他在铅山发家始于在陈坊种香菇,之后开了一家招牌为“兴隆典当”的典当行,利用钱生钱的方式赚来更多的钱。该典当行应该是当时河口最大的当铺。其理由是该典当行发行了汇兑用的“兴隆券”,表明它还兼营了钱庄的借贷业务。除此之外,饶家还在河口买了许多店面和空地,将店面出租、空地转售,收取租金和赚取差价。由此银元滚滚而来,其家境日益富有,只七、八年的功夫,原来很平常的饶家,一跃而成为了河口工商界的首户。

据说他还与旌德同乡吕家合伙开了一家“天和布庄”。但他私下里还做贩卖茶叶、土纸和笋干、香菇等铅山土特产的生意。赚到钱后,遂与吕家拆伙,单独开店经营布匹和茶纸等,招牌为“天成布庄”,地点设在二堡街的金家弄口。饶百万的财产多得数不清。如他嫁女儿(女儿的夫家在玉山县城),陪嫁的嫁妆就装了二十几只船。据说女儿出嫁的那天,正好赶上河口万寿宫等几个大会馆,为庆贺嘉庆皇帝六十寿辰上演大戏。然看戏的人聊聊无几,大都跑到狮江河边去瞧饶百万嫁女儿的婚船了。

发家致富后的饶百万,行善积德,专做好事。饶百万最令人称道的是,他在晚年将所有的借据、会券悉数烧毁,免去了借贷他钱财的人的这笔资金。为此,当时的知县大人吴林光在得知了饶的散财行善之事,题写“古道照人”匾额一块,以旌表饶百万清古的风范和高尚的气节。此事清同治版《铅山县志》还为其立了传,用以彰显后人。

饶百万晚年在石塘、永平二镇置买了一些房产田地,安排大儿饶宗源(字号佩珍、觐南)到石塘居住,二儿饶宗溧(字号佩勋、枚访) 到永平居住,靠收租金和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生。如此他们有吃有穿,安安稳稳的日子。可能饶百万有遗言,此后饶在石塘和永平的后代,都再没有经商。对此,96岁的老文化馆长滕振坤先生经过多年考证,也证实了这一点,说饶家人后来不再开店做生意。

至于饶百万在河口的房产,包括戴家弄老法院的原饶家“兴隆典当”号典当铺,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办过菌肥厂的饶氏老屋,后来都委托给了旌德同乡饶氏本家居住管理。

2、江家:江老保,建昌(今抚州南城)人,清嘉庆年间来到铅山,开始做学徒,后发家致富,经营河红茶。江老保的发家还有一段他在上海滩与一妓女的传奇故事,正是靠着这位妓女提供的信息,江老保避开了东印度公司打压茶叶价格的陷阱,卖到了好价钱。据说该妓女的“三寸金莲”绣花鞋目前还收藏在铅山县博物馆。

江家的家产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街背弄,当时又称江家弄,包括今河口镇镇政府大院及其背后一条街都是江老保家的。江家有六栋大房子:一栋招待所(潘家),一栋自己住(新江家),其余四栋就是大夫第(开过交通旅社)、老江家、黄家、大中华旅社(丁家),当时用于制茶,为茶叶制作场及职工所居。每栋宅子都是三进两厢,天井开得特别大,以利于拣选茶叶的采光。大门均砌成八字型,外围有封火砖墙。另外,江家在一堡街还有两个茶叶门市部。在武夷山的下渠还购了山地种茶,田地30多亩,设了茶庄。

河口茶庄曾有哪“四大金刚”?

图三:滕振坤老馆长手绘江老保茶庄位置图

河口茶庄曾有哪“四大金刚”?

图四:江老保茶庄旧址照

江家败于其大儿子,被退休回来的一位叫潘彬的翰林设计引诱其赌博,首先输掉的就是带招待所与后花园的大宅子,改称藩家,解放后,潘家打成地主,潘家大屋被没收,成为河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以后又把一栋抵押给了丁家钱庄,一栋给了程家,最后只剩下两栋自用。

3、郭家:从杨必源先生的《河口棋盘街》一文中可知,郭家应该就是清朝乾隆年间的郭得喜。乾隆时的河口镇已经是个繁华的商业重镇。镇上最热闹去处,除了一、二、三堡街,就是二堡街与三堡街之间的那段街。此街大约一百米长,两旁开有店铺四十余家。其中近六分之一的店铺,属于郭、孙两个工商大户。郭姓大户户主名叫郭得喜,所开的四家店在街南,依次为“益成当铺”、“光裕纸号”、“广仁布店”和“广利百货店”。其中益成当铺拥资近二十万,为河口镇典当行业当时的老大。另一说是郭氏为晋商,家在药王庙坪,晚清时从茶行转为药行。

至于,吕、庄两大茶商,目前了解到的情况较少。从滕振坤老馆长提供的资料,说吕氏在金家弄。但从其画的江老保家的茶庄图上,江家隔壁就是吕家。从当地热心古物收藏的毛诚先生提供的铭文砖来看,吕家建筑的青砖上有“吕启承”、“吕天祥”的名字,但不知是否是吕家茶商的姓名。

河口茶庄曾有哪“四大金刚”?

图五:吕、庄两姓铭文砖

庄家在油篓弄附近。据说庄家原来守栈房,听说有位客户,不知哪里人,做生意的,叫水客。停了几百担油在这里,后来客户一直没回来,庄家怕食油坏了,伸手到里面一摸,全是银元。于是,庄家就靠这笔飞来的横财发家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据其后代介绍,庄家祖上也是来自安徽,与杨村乡的庄家不共祖。杨村庄家祖上来自福建。

河口镇除饶(江)、吕、郭、庄四大茶业巨商外,福建朱荣春亦来河口开设“朱大全”茶号,拥资三四十万元;中国著名的洋行买办和工商业活动家徐润也于咸丰十年(1860)自上海来河口开设茶庄,就地收购精制“河红”茶运沪外销。

另外,江家附近的金家,祖上是河帮茶师的头头之一,叫金王庭,在上海做茶叶。中国茶叶销到外国,要经过评茶会,他是评茶会的主任。只有经他评茶以后,才能出口,所以他的权力很大。金家原来可通药王庙,墙砖上有“金荣德堂”铭文。

更多内容,请查阅肖发标、钟文良著《穿越河口——铅山县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调查》,江西省高校出版社2018年12月版。

河口茶庄曾有哪“四大金刚”?
河口茶庄曾有哪“四大金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