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高温下传播力强大?学者指出:样本有缺陷,但结果警惕

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王其龙等人以江苏省淮安市的一家洗浴中心的聚集性感染为例,该案例可以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温度、湿度较高的地区也不能放松疫情防控。

新冠病毒高温下传播力强大?学者指出:样本有缺陷,但结果警惕


研究人员其中一名传播者可能通过在公共洗浴中心洗澡将病毒传播给了其他8名健康个体。8个人分别在到过该洗浴中心6至9天内出现了症状,其中1名患者是洗浴中心的工作人员。

“虽然浴室的温度没有达到病毒灭活的条件(56°C、30分钟),普通病毒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活力应该会减弱。但是并没有迹象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播能力会受到浴室环境限制而有所减弱。”,之前的研究证实,流感病毒、SARS病毒都是在气候变暖之后,病毒的传播能力会有所下降。但在这个案例中,不同的人隔了这么多天进入浴室,病毒仍能形成传播。

新冠病毒高温下传播力强大?学者指出:样本有缺陷,但结果警惕


淮安市卫健委专家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因浴室室内空气不流通,空气湿度较大,这样的环境相对有利于病毒的长期生存,适合病毒传播,因此造成了点源暴发,多人被感染。

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与SARS相似度超过85%,从时间点上看,17年前的SARS疫情确实是随着夏天的到来消失的。资料显示,SARS于2002年12月爆发于中国广东省,2003年3、4月份疫情达到高峰,到7月份,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本次疫情过程基本结束。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病毒可能在夏天自行消失?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具名的免疫学教授告诉界面新闻,夏天随着日照时间明显加长,‌‌紫外线对空气当中病毒的杀伤能力也会增强,紫外线照射可以让氧气转化成‌‌臭氧,能够攻陷细菌或病毒的细胞组织,使其死亡。

新冠病毒高温下传播力强大?学者指出:样本有缺陷,但结果警惕


病毒活性会随着温度和湿度变化改变,而与病毒交锋的免疫系统同样随着季节显示出不同的病理特点。这位教授表示,人体免疫功能会在寒冷的条件下受到抑制,因此冬春季节往往容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

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的呼吸道很容易受到刺激,‌‌产生分泌物,所以到了冬天就算不感冒也容易流鼻涕,容易产生带有冠状病毒的‌颗粒的飞沫,‌‌而‌‌到了夏天,这种现象明显减少,飞沫传播的途径也会‌‌受到抑制。

在另一项研究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茂团队收集了1月20日到2月4日间,中国和26个国家共429个城市和地区每日确诊人数与温度数据。研究发现,在低温环境下,平均温度每上升1℃,新冠肺炎日确诊人数就会增加0.83人。当平均气温上升到8.72℃时,日累计确诊人数达到峰值。随后,日确诊人数随着气温进一步上升而减少。

新冠病毒高温下传播力强大?学者指出:样本有缺陷,但结果警惕


中国疾控中心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中同样提到,人冠状病毒在4℃的合适维持液中为中等稳定,-60℃可保存数年,而温度的升高,病毒的抵抗力会下降。但是温度只会影响冠状病毒的生存时间,不会影响其感染力。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表示,目前难以预测新冠病毒是否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消失,因为它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病原体。今年夏天大多数病例应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但疫情在下个冬天是否暴发还不好说。

新冠病毒高温下传播力强大?学者指出:样本有缺陷,但结果警惕


张文宏认为,夏天过后新冠肺炎病人会减少,一直会有散发的零星病例出现,延续到今冬明春,又可能形成一个小的流行高峰,再慢慢再降下来,这当中还不排除和对面的南半球进行交流,因为北半球夏天病例变少,但南半球是冬天,也会相互输送病例,持续一两年也是正常的。

新冠病毒可能会像其它人类冠状病毒一样,存在冬夏两种感染模式,夏季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较常见,呈现低强度散发状态,冬季则可能再次爆发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