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最美牛腿”背後的“圓鈴”高手

東陽“最美牛腿”背後的“圓鈴”高手

世美堂《三國演義·收姜維》琴枋,上有金雲山的落款。

牛腿,是東陽傳統營造中建築構件斜撐的俗稱,一般安裝於柱上,用於銜接懸臂樑與掛梁。千百年來,在東陽木雕藝人與建築工匠的共同努力下,木雕牛腿成為東陽傳統民居中可看性最強的構件。由於牛腿位置特殊,決定了其構造要寬厚、圓潤,所以多采用半圓雕技法,東陽木雕為此賦予其形象的名稱——圓鈴。顧名思義,就是懸於柱子與橫樑交接處的一顆“鈴”。

在歷代木雕藝人的奇思巧構下,東陽傳統民居上的牛腿異彩紛呈,各美其美。其中,畫水鎮畫溪村世美堂的牛腿,以其高超的技藝和傳神的效果,被包括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在內的諸多高手,視為傳世之傑作,稱其為東陽近代神韻獨具的“最美牛腿”。市藝海木雕竹編研究所所長、原東陽工藝精品館館長金柏松,更是為之流連忘返,歷時年餘發掘這堂牛腿背後的故事,還原了一位被遺忘的“圓鈴”高手——金君成。

人物牛腿“畫龍點睛”

一般的廳堂,雕花是錦上添花的藝術手段。畫溪村畫溪三村的世美堂雖然被稱為畫溪村唯一的“花廳”,但它的雕花顯然稱不上富麗堂皇,沒有“遍身羅綺”的觀感。它的木雕都裝飾在關鍵部位,顯得疏朗通透,落落大方。但細看之下,這些木雕線條流暢有力,造型尤其生動多姿,把寫意與寫實融合得恰到好處。其中,第二進中廳前後簷下的8只牛腿,更是讓建築顧盼神飛,為這處在結構上並無特殊之處的廳堂,平添了珍貴的藝術價值,堪稱“畫龍點睛”。

8只牛腿中,又以前後門兩側各兩隻武將人物主牛腿為精華。南門腿所雕人物不詳,均騎坐獅子,一人執令旗,一人執寶劍,面部飽滿,五官俊朗。北門牛腿是“門神”尉遲恭和秦瓊。另外靠牆的4只牛腿,分別雕刻福祿壽喜、麻姑獻壽等。

东阳“最美牛腿”背后的“圆铃”高手

世美堂武將牛腿

“王坎頭(畫溪村舊稱)花廳的牛腿傳承了嘉慶年間義烏黃山八面廳的風格,是傳統‘雕花體’的傳世精品。” 陸光正大師曾多次前來世美堂觀賞寫生,對其牛腿藝術做出如此評價。金柏松則解讀,這4只武將牛腿,用刀精準飽滿厚實,塑形寫神豪邁奔放,整體視覺氣勢磅礴、靈動飛揚。

2012年,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蔣寶良把世美堂南門兩隻武將牛腿加以複製,安裝在自家藝術館的門樓上。陸光正大師一眼就認出其創作源頭,足見他對世美堂的牛腿印象深刻。

除了8只牛腿,世美堂的琴枋、雀替上還有24塊人物故事,多半為三國演義故事,如桃園結義、鳳儀亭、三顧茅廬、甘露寺、關公送嫂、收姜維、單刀赴會、截江奪阿斗、義釋黃忠、關羽夜讀、軍令狀(諸葛亮斬關羽)、關羽、張飛等等。還有精忠報國、松下對弈和鹿、貓、兔、金魚等。

“圓鈴”高手寂寂無聞

世美堂花廳木雕由何人所作?

在正廳廊柱的兩塊琴枋邊軸上,分別雕有非常罕見的“民國丁亥年”“芙蓉月金雲山作”的落款。

金雲山是何人?為尋訪這位神秘的雕花工匠,金柏松歷時10年。

2009年,金柏松主編《東陽木雕竹編史料彙編》,陸光正大師囑他應為金君成立傳,但苦於沒有史料無從下手。2018年為撰寫新《東陽市志》東陽木雕專題,金柏鬆開始跑檔案館,查到1962年東陽縣人民委員會《為給予工藝美術名藝人副食品供應問題的函》和金君成的退休審批表,又在原二輕局遺存檔案裡查到他1958年的職工登記表。

东阳“最美牛腿”背后的“圆铃”高手

世美堂《麻姑獻壽》牛腿

為考證金君成的去世時間,金柏松輾轉聯繫上了他的後人。2019年12月2日,金柏松託人到金君成的老家拍攝他為兩個兒子雕刻的花床,金君成的小兒媳說王坎頭花廳是她公公雕刻,琴枋邊軸上落款“金雲山”的“雲山”是金君成的字。

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經向陸光正、徐土龍等大師瞭解,結合檔案資料和家人口述,金柏松基本還原了金君成的大致從藝軌跡。

东阳“最美牛腿”背后的“圆铃”高手

世美堂《福祿壽喜》牛腿

金君成(1891.11—1965.12),字雲山,畫水鎮洪塘村裡山自然村人。讀過3年私塾。1905年拜湯溪許章福為師,出師後在許章福門下從藝到1930年。1931年到1949年基本上在佛堂王同垚(堯)小木店行雕。1956年2月參與創建湖頭陸木雕小組,7月併入上湖鄉木雕生產合作社,即後來的東陽木雕總廠。1956年9月到1957年7月參與杭州靈隱寺大佛重建,完工後獲紀念證書並被安排去金華雙龍洞療養。1964年10月退休。

1963年,東陽木雕總廠決定創作一件四組落地屏送北京參展,作品由“文成公主”“昭君出塞”“文姬歸漢”“太白回書”4塊花板組成,分別由金君成、厲守銘等4人操刀。面對厚達9釐米的創紀錄花板,金君成得心應手,用深浮雕技法將文成公主雕刻得極為出彩,令全廠上下刮目相看。

1962年7月26日,根據省人民委員會關於給予樓水明、黃紫金、厲守銘、盧連水、呂加水等全省19位工藝美術名藝人按照高級知識分子待遇享受副食品特供待遇的批文精神,東陽縣人民委員會行文商業局、糧食局《為給予工藝美術名藝人副食品供應問題的函》,給樓水明等5人以“一等”副食品特供待遇,給金君成等7人以“二等”副食品特供待遇,每人每月特供糖1斤、大豆3斤、紙菸10包、酒3斤。

由此可見,當時的金君成是排在樓水明、黃紫金、厲守銘、盧連水、呂加水之後的東陽木雕第六人。據陸光正大師說,金君成是木雕總廠設計所成員,能畫,但畫得不多,小件作品可以無稿雕刻,雕刻時心無旁騖,思路清晰,胸有成竹,落刀精準,整個雕刻過程中不發一語。

“雕花體”的收官標本

從世美堂花廳的木雕可以看出,金君成是位植根農村鄉土文化的“草根”藝人。他的人物題材多為平民百姓所喜愛的神話、歷史故事,源自封神演義、列國志、三國演義等,偏愛武俠勇士。他長期在農村操刀,文學涵養基本來自民間口頭文學,故事情節和人物造型主要源自舞臺戲曲。由於當年全憑記性,所以他雕刻的人物場景也多有和原著不符。

如世美堂上所雕的《關羽夜讀》,在門背後偷窺關羽的不是胡班,而是嫂夫人,將曹操“欲亂其君臣之禮,使關公與二嫂共處一室。關公乃秉燭立於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和過五關時王植部將“胡班潛至廳前,見關公左手綽髯,於燈下憑几看書”這兩件事湊到一起,印證了“草根”藝人的鄉土氣息。

但金柏松認為,金君成木雕藝術價值的核心,在於他對古老的“雕花體”和當時流行的“畫工體”作了有機取捨融合,形成了獨有的風格。

东阳“最美牛腿”背后的“圆铃”高手

世美堂《秦瓊》門神牛腿

20世紀初,大批木雕藝人進入城市,他們開始接觸中國書畫和西方文化,出現了以《吳友如畫寶》等畫譜為範本的“畫工體”,並逐步向具象寫實為基本特徵的現代東陽木雕轉型。受這一風格影響,當時的人物雕刻由雕花體的稚拙“意象”向寫實“具象”進化。以人物頭和身高比例為例,明代人物大約為1∶4,清中期大多為1∶5到1∶6左右,清晚期逐漸拉伸到1∶6、1∶7,到清末民國時期,“畫工體”把人物比例拉伸到1∶8甚至1∶9。杜雲松、劉明火、黃紫金、樓水明等均是“畫工體”的導向性人物。與此同時,民國時期仍然有一多半的藝人在農村從事以建築和“十里紅”傢俱為主的雕飾,技藝傳承基本上還是傳統的“雕花體”。

金君成獨特的從藝經歷,決定了他是“雕花體”的最後一代傳承人。雖然他66歲進入木雕總廠後,受到黃紫金等高手的影響,也做出一些轉型變化,但“雕花體”的基因已經深深地植根於其刀下。他的“雕花體”比傳統“雕花體”更加寫實具象,不僅較黃山八面廳的人物更加寫實,即使和他自己早期作品嶺下祠堂牛腿比較,花廳的人物造型更加圓潤精細,神態刻畫更加細膩生動,而且人物比例大多已經“進化”到1∶6左右,個別人物達到1∶7。同時,他將立體圓雕技藝完美地應用融合到東陽木雕平面浮雕技藝之中,擅長用準確的雕塑(立體圓雕)語言來刻畫,特別是他的半圓雕牛腿人物,立體豐滿,神采飛揚,氣勢磅礴。

可惜,自1949年之後,風光無限的“雕花體”開始斷代,成千上萬幢以東陽木雕裝飾的古建築遭受了衝擊。作為“雕花體”“收官”標本的世美堂花廳,其藝術價值愈發凸顯,它的雕花者金君成也不應當被歷史遺忘。

祖孫繼力 兩毀三建 畫溪世美堂的曲折身世

位於畫水鎮畫溪村畫溪三村自然村的世美堂,堂名取自韓愈《與於襄陽書》:“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後,雖盛而不傳。”認為世美堂是祖先造於之前,子孫重建於後,既為祖先彰美,又傳後世之盛,可謂世代為美。

世美堂始祖王孟杲,字叔孚,號明齋。生於明景泰三年十一月廿三,卒於正德十四年六月初八。娶會源蔣氏,共育有五子。

孟杲初建世美堂,但生時未竟;長子仲昱、孫子叔垓繼力接踵,終於完成。叔垓,字廷高,贈將仕郎,生於弘治四年七月初九,卒於嘉靖四十二年七月初一。由此可見,世美堂的營造,至少經歷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費時靡久,其工藝應該精美絕倫。

王孟杲的父親王汝海生有五子,孟杲為長子。第四子孟彬建沐恩堂,為沐恩房祖;幼子孟樊建敦睦堂,為敦睦房祖。三子構建三堂,一時傳為佳話,義烏繡湖人朱梅麓曾為此作堂記。

鹹同兵燹,世美堂毀於戰火。同治初年,後人重建世美堂,先建後堂;光緒丙申年建廳即花廳,次年再建門樓。

光緒三十二年,進士、候選儒學訓導,儒川人蔣穰年為世美堂作記《世美堂記即花廳》,可見當時世美堂已有花廳之名,當是延續先祖所建廳堂的工藝與風格。記中有言:“王氏之堂創建於前,重建於後,名以世美,洵不愧矣。吳氏逸語有云:名者,實之名也,捨實無名。世美之名實相副。”

抗戰時期,世美堂再遭兵火,堂焚一光。抗戰勝利後,王氏後人又重建世美堂,歷時兩年於1947年建成。兩毀三建,在畫溪古建築中實所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