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藝術何其多,我們河南的這些民俗,你瞭解多少?

舊時人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有千種模樣、萬般風情。物換星移,時過境遷,許多民俗活動不復存在或趨於消亡。

這5種河南民俗藝術向我們展示了先人們豐富的生活樣態,讓我們真切感受到河南最生動活潑的一面。

民俗艺术何其多,我们河南的这些民俗,你了解多少?

1、惠濟剪紙

惠濟區剪紙藝術的主格調是喜慶而熱烈,幸福且吉祥。其色彩主要是大紅大綠奇豔無比,最適宜用於裝扮春節、燈節、婚禮,以及繡制老虎帽、雲雀鞋、花肚兜、枕頭、衣邊等等。其技藝延續,世代傳承,千百年來都是老人教晚輩,姐妹相互學。

民俗艺术何其多,我们河南的这些民俗,你了解多少?

2、超化吹歌

河南新密流淌的溱河、洧水,孕育了太多的文明,超化吹歌就是其一。吹歌是中國的一種十分古老的吹奏樂演奏形式,是吹奏樂和打擊樂的組合,大約起源於商周時期,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其中超化吹歌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據史書記載,超化吹歌大約起源於北朝,是吹奏樂和打擊樂組合的宮廷音樂。

超化吹歌興於1500多年前的北朝宮廷,曲譜記錄方式乃世界獨一無二,以竹管為主演奏,千年來演奏者以口述傳承。2008年入選我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洛河兩岸,流傳著一個膾灸人口的洛神宓妃的故事。

民俗艺术何其多,我们河南的这些民俗,你了解多少?

3、洛神傳說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兒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並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

這天,大夥兒勞動之餘,宓妃拿起七絃琴,奏起優美動聽的樂曲來。不巧,這悠揚的琴聲被黃河裡的河伯聽到,這個浪蕩公子便潛入洛河,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於是河伯化成一條白龍,在洛河裡掀起軒然大波,吞沒了宓妃。

宓妃被河伯押入水府深宮,終日鬱鬱寡歡,只好用七絃琴排遣愁苦。這時,后羿來到了宓妃的身邊。后羿原是位善射的天神,因射死了九個天帝的兒子,便與妻子一同貶到人間,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藥,一人返回天宮,便只剩后羿獨自留在人間。

后羿聽說了宓妃的遭遇,非常氣憤,將宓妃解救出深宮,回到有洛氏中間,並與宓妃產生了愛情。那河伯本來就窩了一肚子火,聽說了后羿宓妃之間的戀情,更是惱羞成怒。他化作一條白龍潛入洛河,吞噬了許多田地、村莊和牲畜,后羿怒火填膺,射中了河伯的左眼,河伯倉皇而逃。

河伯自知不是后羿的對手,只好跑到天帝那兒去告狀。天帝早就知道了所發生的一切,並不向著河伯說話,河伯這下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水府,再也不敢管后羿與宓妃的事了。

從此,后羿與宓妃這對情侶便在洛陽居住下來,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後來,為表彰他們,天帝還封后羿為宗布神,宓妃為洛神。洛河兩岸的人於是在老城東關興建了座宏偉的“洛神廟”。洛神宓妃的故事也就一代代傳了下來。

民俗艺术何其多,我们河南的这些民俗,你了解多少?

4、小相獅舞

小相村位於魯莊鎮南部約八華里處,南臨登封,西望偃師,是個居住有三千多口人的村莊。該村歷史悠久,是春秋時期的胥靡邑。後因漢丞相蕭何曾在此歇馬住宿,取名蕭相莊,再後來沿革為小相。

小相村是河南省文化廳命名的“文化藝術村”,是遠近聞名的“獅舞之鄉”,小相獅舞歷史悠久,技藝高超,多次參加省、市、縣重要的節日慶典和歷屆大型表演競賽活動,無不載譽而歸。小相獅子舞生於民間,創新發展於民間,是魯莊這片文化沃土中培育出的一朵民間藝術奇葩。

民俗艺术何其多,我们河南的这些民俗,你了解多少?

5、摸摸會

“摸摸會”流傳在鄭州登封市的一項傳統民俗,“會”場位於中嶽崇山九龍潭。每年的農曆五月十四日夜,人們從十里八村紛紛趕來,從十四日黃昏,通宵達旦一直到第二天還不肯散去。說起"夜摸會",自然有它的來歷。據當地人說,過去有不少女子婚後不孕,生兒育女是女人的天性,女人不會生育是極為痛苦的事情,但難以言表。一些少婦為求子,便趁夜黑人靜,來到九龍潭聖母廟內,向聖母訴說衷腸,磕頭焚香,祈禱求子。誰知聖母靈驗,每來祈子的少婦第二年必生貴子,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九龍聖母成了送子觀音。她們便把農曆五月十五,九龍聖母的生日定為還願,她們從十四晚悄悄來此,到天亮散去。每逢會日,除本地三里五莊善男信女三五成群到此焚香還願外,鞏義、新密等地群眾也匯聚於此,規模達數千人,聖母廟香火極旺。時間久了,人們便把"夜摸會"乾脆叫成"摸摸會"。夜摸會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醫學發達,但夜摸會的確成了一些大齡青年談情說愛的場所。他(她)們或在潭水邊戲嬉,或席地而坐,或在山林內追逐,或在聖母像前山盟海誓,給年輕人的情和愛增加了幾多堅定的基礎。隨著時代的變遷,“摸摸會”也自然演變成了物資交流大會。正好每年的農曆五月十四,農事已忙完,大家休閒一下,或者走走親戚。

小夥伴們,說了這麼多的河南特色民俗,不僅有百年傳承的傳統工藝,還有清爽可口的地方美食哦,你有沒有心動呢?快來瞧一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