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做起,為文明和健康代言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致敬醫護、共抗疫情”。這恐怕是最應景的一個世界衛生日了,因為這場疫情,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白衣執甲,衝鋒在線,成為抗擊疫情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也是守護人民健康的真正英雄。我們應當也必須向他們致敬,願疫情早日結束,世界恢復健康。

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既需要廣大醫務人員拯救病患,更需要我們自己防患未然。疫情期間,我們習慣了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注意了打噴嚏掩口鼻、不要隨地吐痰等文明行為。現在國內疫情持續向好,而且總有一天會徹底結束。疫情可以結束,我們的文明習慣和衛生習慣是否能夠繼續保留下來呢?如果一場疫情能夠重塑社會文明素養、提升全民衛生習慣,也算是這場疫情留給我們的正向價值。

4月份是我國的愛國衛生月,“愛國”與“衛生”兩個詞放在一起,凸顯的是衛生與社會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關係。如果全社會每一個人都能夠從我做起,講衛生、講文明,那麼整個社會就變得乾淨整潔,人民群眾的安全健康也就有了保障。藉助世界衛生日,很多地方都掀起了愛國衛生運動高潮,有的地區黨員幹部帶頭上街,撿拾垃圾、擦拭護欄、打掃衛生;有的地區發動社會力量,朝陽群眾、石景山老街坊、延慶鄉親等群眾隊伍深入社區,清理樓道、美化庭院,有的地區開展愛國衛生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滅蠅滅鼠,垃圾分類,傳遞新時代文明新風。不管通過什麼方式,總之愛國衛生運動在全社會已經轟轟烈烈開展起來了,這是疫情防控帶給我們的改變。

健康是一個重要話題,個人健康離不開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公共健康則需要全社會提升文明素養。一方面離不開宣傳引導,通過疫情讓全社會更加警醒,不講衛生、不講文明,就會給病毒傳播留下可乘之機。另一方面也需要剛性約束,比如最近包括北京在內的很多地區都出臺了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像戴口罩、一米線、不隨地吐痰等疫情防控舉措都明確列入其中,讓文明舉止不僅是道德倡導,更成為法律約束。宣傳引導和法律約束只是外在的,最重要的還是每個人的內心認知,只有真正認識到某些行為是不對的、有害的、不文明的、不道德的、甚至觸犯法律的,才能觸及心靈、真心改正。

當下為防疫,長遠為健康。不管是當下還是長遠,“文明”兩個字都不能丟。趁著世界衛生日和愛國衛生月,我們也應景倡導一下:從我做起,為文明和健康代言!

&\u0002�y�J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