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做起,为文明和健康代言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致敬医护、共抗疫情”。这恐怕是最应景的一个世界卫生日了,因为这场疫情,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白衣执甲,冲锋在线,成为抗击疫情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也是守护人民健康的真正英雄。我们应当也必须向他们致敬,愿疫情早日结束,世界恢复健康。

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既需要广大医务人员拯救病患,更需要我们自己防患未然。疫情期间,我们习惯了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注意了打喷嚏掩口鼻、不要随地吐痰等文明行为。现在国内疫情持续向好,而且总有一天会彻底结束。疫情可以结束,我们的文明习惯和卫生习惯是否能够继续保留下来呢?如果一场疫情能够重塑社会文明素养、提升全民卫生习惯,也算是这场疫情留给我们的正向价值。

4月份是我国的爱国卫生月,“爱国”与“卫生”两个词放在一起,凸显的是卫生与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关系。如果全社会每一个人都能够从我做起,讲卫生、讲文明,那么整个社会就变得干净整洁,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也就有了保障。借助世界卫生日,很多地方都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高潮,有的地区党员干部带头上街,捡拾垃圾、擦拭护栏、打扫卫生;有的地区发动社会力量,朝阳群众、石景山老街坊、延庆乡亲等群众队伍深入社区,清理楼道、美化庭院,有的地区开展爱国卫生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灭蝇灭鼠,垃圾分类,传递新时代文明新风。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总之爱国卫生运动在全社会已经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这是疫情防控带给我们的改变。

健康是一个重要话题,个人健康离不开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公共健康则需要全社会提升文明素养。一方面离不开宣传引导,通过疫情让全社会更加警醒,不讲卫生、不讲文明,就会给病毒传播留下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也需要刚性约束,比如最近包括北京在内的很多地区都出台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像戴口罩、一米线、不随地吐痰等疫情防控举措都明确列入其中,让文明举止不仅是道德倡导,更成为法律约束。宣传引导和法律约束只是外在的,最重要的还是每个人的内心认知,只有真正认识到某些行为是不对的、有害的、不文明的、不道德的、甚至触犯法律的,才能触及心灵、真心改正。

当下为防疫,长远为健康。不管是当下还是长远,“文明”两个字都不能丢。趁着世界卫生日和爱国卫生月,我们也应景倡导一下:从我做起,为文明和健康代言!

&\u0002�y�J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