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许久没有看到开心麻花的片子了。原来憋着大招。

在蓄力一年后,开心麻花带来了最熟悉也最特殊的两个名字。

任素汐挑大梁,《驴得水》团队回归之作。


《半个喜剧》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2016年,《驴得水》遇上任素汐,可谓“如鱼得水”


她饰演的张一曼,天真大胆又放纵;

2018年《无名之辈》上映,任素汐仅凭台词和面部表情,表现出全身瘫痪病人的喜怒哀乐。

《我和我的祖国》在一镜到底的长镜头里,情绪流畅而自然。

不艳压,也不炸裂。她的表演,在原本单一的喜剧情绪里,更有了些复杂味道。

这一次的《半个喜剧》里,最得观众眼缘的,仍然是她。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影片的喜剧感,来源于三个主角的碰撞。

女主角莫默(任素汐 饰),北京大妞,性格爽朗,敢爱敢恨。

男主角孙同(吴昱翰 饰)完全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在异乡打拼的外地人,为了能留在大城市而努力。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两个人因为一个意外相识:孙同的好哥儿们郑多多(刘迅 饰)

对于孙同来说,郑多多够义气。住所,工作,北京户口,郑多多一手包办。

但郑多多在感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马上就要和女朋友结婚了,还在结婚前试图勾搭初恋莫默。

这四角恋爱,看着就像是要天雷撞地火的样子。

结果,居然被最不起眼的孙同压下了?

作为郑多多的铁哥们,孙同的想法是:得过且过。

劝也劝过,瞒也瞒过,鸡飞狗跳几番折腾,婚礼照常举行。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连知道真相的莫默也放弃不追究了,大家都很满意。

因为这场闹剧,大龄女青年莫默,和北漂单身男孙同,居然还一拍即合。

真成了一对儿甜到发腻的情侣。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影片到这儿,看似皆大欢喜。

没想到,在完成了让观众开心的基本任务之后,《半个喜剧》的嬉笑甜宠,到此戛然而止。

孙同和莫默这场“好哥们爱上兄弟前任”的爱情,成了一面镜子,照出在甜蜜背后的众生相。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正面是千篇一律的神仙爱情,背后则是各人对爱情的不同定义。

在孙同母亲眼里,恋爱的本质,是婚姻,而婚姻无非一场算计。

门当户对,好工作,能搞到户口,都是这场算计里的重要砝码。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在渣男郑多多眼里,恋爱的本质等于占有和权力。

我睡过,就是我的。而我的东西,别人不能动。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而孙同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并非有权利构建起一个完全理想、为爱而生的小世界。

剥掉初恋期的甜蜜后,他也只是一个被生活逼得不断“让步”的普通人。

所以在母亲面前,他让步,为了尽孝,为了成全那句“为你好”;


在兄弟面前,他作为好朋友,甚至可以帮他隐瞒出轨的事实,够义气。

毕竟,亲情、爱情、友情,在他心里,一样重要。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在他心里,恋爱的本质,只是他生活的三分之一。

当这三分之一,和生活的其它部分产生碰撞时,甚至是可能令他的生活天翻地覆时。

他理所当然地要求爱情,为生活的其他部分,让步,退却,甚至是欺骗。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谋求生活的平衡,甚至可以不求真假,不问对错。

当孙同将“让步”带入爱情时,和原本坚守“对错”底线的莫默,发生了激烈的对撞。

通过一系列价值观的冲突、缓冲、拉锯战,最终形成一场连续不断的爆发……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片名《半个喜剧》,前半段提供的欢乐甜蜜,和后半段的意味深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优秀的喜剧,不应只提供单一的欢乐。

一半是喜剧,一半是现实,这正是人世间最常见的婚姻样貌。

在爱情遇上亲情和事业后,完美兼容的生活,本就美好得如同一种幻想。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而所有关于美好幻想的故事,都注定会在后半段撞上“现实”。

现世圆滑的哲学总教导年轻人,万事要学会“成全”。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父亲母亲替子女决定前途事业,张嘴就是“都为你好”;

婚姻里遇见出轨、家暴、冷战,劝架必然是“都不容易”。

是非对错,就在这种“宽容”里,被逐渐模糊了界限。

而不肯认同这种“宽容”的人,难免被人委婉劝说,或是背后嘲讽“做人太傻”。

究竟是做一个坚持真假的傻子,还是做个会说谎的聪明人?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说到底,无非是成年人的原则。

这种“原则”的讨论,在《驴得水》中就有所展现。

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的乡村教师们,因为忽如其来的利益,而一步步放弃底线。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成年人的欺瞒、哄骗,总是事出有因,被逼无奈。

而《半个喜剧》里,这种欺骗,变得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也看似更“合理”。

毕竟,在爱情里,有多少谎言被命名为“善意的欺骗”,更被命名为“婚姻哲理”。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许多时刻,我们都知道,一旦突破生活底线,逼至退无可退,爆炸的后果,没人可以承担。

但……在爱情里呢?

爱情里的是是非非,也要分清楚对与错吗?

比如,会爱上你好友的前任吗?

会为了爱情说谎吗?

会为了生活放弃底线吗?

更重要的是,一旦真相锋利伤人,你愿意接受伤人的后果,而坚持真相吗?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要放弃和伤害。

这或许才是那句“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我全都要”如此常见的原因。

趋利避害,早已成为成年人的本能。

以至于在大人的世界里,我们如此畏惧分对错,做选择,不得不以“小孩子”来为自己做遮掩。

或许我们早已忘记,选择和判断,本就是为了做出更理智,更不违背本心的取舍。

过分轻而易举的选择,本身也就意味着不假思索,轻言放弃。

不错的文艺片,人生就是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所有伟大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如何深入内核,是所有优秀喜剧都避无可避的冒险。

而《半个喜剧》所寻找的,是深入生活深处,寻找人生的底线。

有时候,恰好是因为已经太久不触碰,底线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位置,已经逐渐被遗忘。

正是在所有人都逐渐遗忘的今天,我们才格外期待。

有人能够用嬉笑的外表,深入生活的暗流之下。

摸清楚,那条逐渐模糊的底线,究竟位于何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