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丘鄉村提升有面子也有裡子

“這營生可做好了,你看看現在路燈明瞭,街道平了,房子安全了,澡堂、村史館、便民超市……城裡人有的咱也有。”說起鄉村提升,曲回寺村63歲村民鍾冉生如數家珍,一臉的自豪。

靈丘鄉村提升有面子也有裡子

革命老區靈丘縣把實施鄉村提升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和發展全域旅遊、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全力推進,有力地提升了全縣鄉村的整體“顏值”,充分凸顯出了山水靈丘宜居宜業宜遊的特色。

靈丘鄉村提升有面子也有裡子

水上公園

為全面提升鄉村整體質量,該縣按照“黨政主導、規劃先行、產業支撐、社會參與、共同富裕”的工作思路和“以人為本、以戶為基、以村為體、以縣為戰”的工作要求,在戶、村、縣三大戰場同向發力、同步推進,全域實施“星級村”創建工作。截至2018年底,已打造三星脫貧達標村178個、四星美麗宜居村和五星旅遊示範村77個,實施了433.2公里的“舒坦路”工程,7個行政村的“方便性”工程,74個村的“甘甜水”工程,59個村的“便捷訊”工程,26個村51臺變壓器13.65公里的“敞亮電”升級工程。按照應改盡改的方式,總投資17977.4萬元,實施了“危房清零”行動,對全縣12841戶農村危房進行了改造,一舉拿下了脫貧路上最難啃的這塊“硬骨頭”,實現了全縣危房“清零”的目標,徹底解決了農村困難群眾安全住房問題。昔日的鄉村,換了新顏,煥發了魅力。全縣12個村入選全國綠色村莊名單,13個村被評為了美麗宜居示範村,48個村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村。

靈丘鄉村提升有面子也有裡子

牆繪

破敗的牆不見了蹤影,就地取材用石頭整齊地砌了起來;牆體不再斑駁,塗料粉刷,給人大氣簡潔之感。巷道里不再瀰漫牛羊糞便的刺鼻味,穿著橘色工作服的保潔員在不時的清理。早已無人居住的低矮危房,拾掇之後,變成一方小菜園。住人的危房進行了改造,只看外表紅瓦磚牆塑鋼窗,就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村邊的河道有了河壩,先前的空地一番整修變成了公園,街道有了公廁,村莊有了浴室……容貌的改觀,是外在的,體現民俗特色、地方風貌、核心價值觀的牆繪及街景,又無聲地傳遞地域精神和優秀文化品質。

靈丘鄉村提升有面子也有裡子

一村一景,個性突出,特色鮮明,行走在如今的靈丘鄉村,讓人驚詫於村貌變化之大,驚歎於工匠技藝之不俗,驚喜於基礎設施之完善。無論村標還是牆繪,無論步道還是街景,皆有形有魂、個性十足,那種原始的、質樸的、久違的情感瀰漫其中,是濃濃的鄉韻和滿滿的鄉愁。“過去我也常來,但沒有現在感受這麼深刻。這裡的鄉村提升不僅有顏值,更有文化內涵,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在這裡得到體現。”大同市民王化德說。

靈丘鄉村提升有面子也有裡子

村標

靈丘鄉村提升有面子也有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