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一坐便是一下午,久了,你会觉得,书是一本活物,能与你探讨有趣的事,还能教会你更有趣的事。

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周国平老师的文章《在无趣的时代活得有趣》,对周国平老师的熟悉,还是源于学生年代喜欢读读他的散文,他喜欢将自己的生活感悟融入笔中,所以乎,他不仅是文学家也是位哲学家。

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这本书似乎让小姐姐找寻到自己追寻多年问题的答案:人为什么活着?幸福是什么?

序言只有三个字:真性情。周国平老师说,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什么叫真性情,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我带来多少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关乎这三个字,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偶像奥黛丽赫本吧,那个把真性情发挥到极致的女子。

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从生存到存在的途中。兽人神三界,兽活命,神充满自足,具备完美的存在,只有人才会无聊,才有资格去叹息有意思没意思,我们庆幸我们是人的存在。无聊的前提是闲,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的。人到世上,无非活一场罢了,本无目的可言,因此在超出维持生存以上的精力以后,活不成问题了,就得活的有意思,为生命加一个意义。

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人为什么活着?无非两种答案。活着为了吃喝看作一一位了一家人,为了更奢侈的劳作等等。这答案是实际的,但却不能令人难以满意的,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命题应该这样展开:活着为了寻求意义,而寻求意义又是为了觉得自己是在有意义的活着。

没有目的的旅行。人生的旅程一般规律是,随着旅程的延续,兴奋递减,无聊递增。

很多时候我们心不在焉而又身不由己,这种心境表示无聊。

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失去的岁月。时间是什么?我们不能占有时间,时间却掌握这我们的命运。回忆起儿时的记忆,总觉得那时候尝过的点心最香甜,儿时幻灯片的色彩最鲜艳,那时候的快乐最容易满足,可是我们依然不相信时间能带走一切,这或许也是养成写字,记录的原因之一吧。

有一个称呼为诗人的高中同学,也出过几本诗集,以前不能明白他为什么有话不能好好说,现在好像有点明白,他企图把瞬间变成永恒,在时间之中摆脱时间。

谁能生活在时间之外,真正能拥有永恒的是孩子和上帝。孩子不在乎时光流逝,他们在探索事上所有的未知和乐趣,很乐意与孩子为舞,若失去了童年,我们便失去了永恒。曾听过一句话:拥有快乐的童年,你的人生便幸福一半。童年快不快乐,决定以后生活的心态和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大人开始看待世界,都是源于我们童年的经历。

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度一个创造的人生。脱离了生存,若用一个词来概括人类的精神生活,那便一一创造。

一个事情是否有创造,指关于是否有灵魂的参与,并不是画匠画一幅无灵感的画,如果我们真正陶醉在一片风景,一首诗,或一段音乐中。如果你对某个问题有独特的见解,那便是创造。就像一首民谣所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能产生共鸣,就说明我们体会生命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追求。世上有多少个朝圣者,就有多少天朝圣路,一个人的灵魂不安于有生的肉体,与肉体保持距离,这个距离便是他的自由,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活法,得到的并不是想要的,有的人,到手的都是他要的,究竟哪种好,只有天知道。

幸福是灵魂的事。只有一种东西是人人都想要的,那就是幸福,幸福只是一种心态,什么是幸福,"幸福无非是你觉得幸福就是幸福"。

面对虚无一一我们总得做点什么

幸福与痛苦。喜欢讨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那饱受人间病痛折磨的老人却唱起了佛歌。

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由此推理,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就像,老人能带走病痛,你也终究能承受这般苦难。

你说,得活出样儿,我说,得活出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