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这么久,投资的大门你真的摸到了吗

做投资,考验的就是每个投资者的综合实力,以及个人修为。

投资市场的门槛非常低,谁都可以轻松的进入,但却不是谁都能够轻易的走出。

在市场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你是金融专业的高材生,还是普通的劳动者。长期稳定亏损的人比比皆是。

即使你选择了投资这条原本正确的道路,也不等于你一定可以最终取得正确的结果。

有些投资者有幸在出入市的时候有幸运女神的眷顾,但是好运气不可能永远的围绕着他。

打着投资的旗号,奔向刑场一定是大多数人的归宿和大概率的事件。

投资这么久,投资的大门你真的摸到了吗

二八定率随处适用,但这是一个现象而非本质。

不愿意承认错误,喜欢寻求外部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

这是存在于大多数人当中的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果你是从事投资以外行业的,经历的失败,去找一些客观原因,或许还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你是做投资的交易者,那就没有任何理由找借口。

因为所有交易者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市场行情,一样的基本面一样的盘面。

市场是客观公正的,不论你交易的结果是好是坏,都是由你自身所决定的。

观察市场这么久,再次总结了一下三个关于投资的门道与各位分享。

一。培养正确而全面的知识结构和良好而适合的个人心性。

这是交易者打开投资大门所要迈出的第一步。勤奋就是密钥。

如果你做不到,别提投资了,就是做其他行业,哪怕是最简单的执行者你也一样是无根之草木。

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与之相匹配的基本知识和心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很多做投资的人总是过于强调心态,但是只要你仔细的观察就不难发现,过于强调心态的人,大部分是连投资的基本常识都严重欠缺的人,他们甚至都看不懂最基本的产业关系。

如果你的知识结构不健全,单纯的寄希望于心态的修炼,其实也不容易修炼出良好的交易心态,无非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的本末倒置和自欺欺人。正如一个只会骑电动车的人,却又要去开汽车一样,他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心态,除非他本身就精神不好。

二。培养老板思维区分本质和现象,归纳个性与共性。

这是一个交易者自身所有必要条件的重中之重。

读书无用不读书不学习照样当老板,成功的人都是有背景的有个好爸爸,诸如此类的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但是这些都是典型的分不清本质和现象。搞不明白个案与共性的。

就好比大蒜一涨价,就去种大蒜,猪肉一涨价就去养猪,牛市是一来就进场买多。

这种只看现象和个案而无法识别个性与共性的思维,从事其他行业其实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甚至执行力还更好,更适合做一个执行者。

但是,如果你想以这样的思维去做投资,或者是当老板那一定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就是这道门槛挡住了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甚至将他干到在地。

这道门槛,很难靠勤奋去弥补,但也并非完全不到。

投资这么久,投资的大门你真的摸到了吗

鉴于我们长久以来所接受的固定答案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也大多数是执行者的思维。打工所谓的执行者雇员是不需要分清本质和现象的,因为这个人样的群长久以来都不需要做决策,自然也就不需要去甄别本质和共性的区别。

在这里要提一点就比如销售,这样主观能动性非常强的职业和岗位,其实并不是纯粹的执行者思维。

他们身上兼顾老板思维和执行思维。这是为什么有的财务出身的交易者,不如销售出身的交易者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是执行者思维,其对能力的要求也仅仅是执行层面的。

而作为一个老板,一个投资者对能力的要求就必须是决策层面的。既然要做决策,那就必须从本质出发。考虑到个案本质共性以及现象。

并且始终时刻保持全方位的立体思维习惯。要想让一个一辈子都在固定答案里成长起来的执行者思维的人来改变思维方式转变为老板决策思维方式的人,一定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三。诚实的面对外部世界和自我本真。

最后一道门是一个优秀的交易者所必备的要素,也是投资者能否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保障。

做长线投资亏损和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人一样,他们就好像长醉于市场之中,而不愿意诚实的来面对这个世界面对他们自己。

例如,有些人做交易十年了,却仍在坚持一成不变的使用着旧有的思维观念和交易方法。亏损也始终相伴左右。没有办法对自己的内心和外部世界都诚实相待的人,当然无法实现知行合一。

其实本身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心态也会随之而逐渐扭曲。

原本有机会具备的洞悉本质和识别规律的能力,也将会随之而永久性的丧失。

不诚实的人做其他的工作,或许并不会形成致命性的伤害。

但是这类人做投资一定会死像很难看。

诚实最难,尤其是对自己诚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