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的犀牛》:22年的戀愛聖經,若是悲劇你是否還會堅持到底?

這部被譽為“年輕一代的愛情聖經”,出自完美主義編劇

廖一梅之手,1998年的冬天《戀愛的犀牛》初稿誕生,隨後她又用11年的時間,先後完成了“悲觀主義三部曲”中的另外兩部《琥珀》(2005)、《柔軟》(2010)。

《戀愛的犀牛》美妙的臺詞直擊心臟,很多關鍵詞會戳中愛情的痛點。如果你還徘徊在愛情的邊緣,有些神經質的味道的愛情悲劇將會是催化劑,讓你忍不住親歷一遍;如果你還是愛情小白,劇中不平常不雞湯的愛情觀會讓涉世未深的你耳目一新;如果你不幸正沉浸在失戀的痛苦裡,這部劇會放大悲傷直至麻木。不論你處於愛情地圖中的何處,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與感觸。

《戀愛的犀牛》:22年的戀愛聖經,若是悲劇你是否還會堅持到底?

一、愛而不得,渲染了悲劇的氣氛

故事發生的背景正是我們生活的時代,故事講述了犀牛飼養員馬路愛上了一個叫明明的女人,他為明明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但明明卻深愛著另一個不愛她的男人,她自始至終都沒走出自己的世界。馬路為愛痴狂,最終他綁架了明明,殺死了自己飼養的犀牛圖拉,並把它的心臟獻給了明明。

“明明,我想給你一切,可我一無所有。我想為你放棄一切,可我又沒什麼可以放棄的。錢、榮耀、地位,我僅有的那一點點自尊、沒有這些東西的裝點也就變得不值一提......這是我能留給你的最後的東西,圖拉的心,和我自己,你收留他們嗎?”

結局裡悲傷和遺憾在無盡的蔓延,正是因為殘酷,所以才現實。馬路和明明終是愛而不得,陷入悲情的循環中。結局雖然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明明和馬路都視愛情為自己生命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許得不到的就更加愛。明明得不到陳飛,她這樣形容自己愛著的陳飛:

“我該怎麼說?我非常愛你,‘非常’,‘愛’,這些詞說起來是那麼的空洞無物,沒有說服力。我今天早上醒來就一直在想,想找出一些任何人都無法懷疑的,愛你的證據。沒有,沒有......我想起有那麼一天傍晚,在三樓的頂頭,你睡著了,像孩子一般,呼吸很輕,很安靜,我看著你,肆無忌憚的看著你,靠近你,你呼出的每一口氣息,我都貪婪地吸進肺葉......那是夏天,外面很安靜,一切都很遙遠,我就這麼靜靜地沉醉於你的呼吸之間,心裡想著這就是‘同呼吸’吧。人是可以以二氧化碳為生的,只要有愛情。 ”


馬路的朋友覺得馬路放大了一個女人和另一個女人的區別,在互聯網發達的這個時代,可以用“死心眼兒 ”來形容他。而對於馬路來說,明明就是自己獨一無二的存在。馬路得不到明明,他這樣形容他愛著的明明:

“你是不同的,唯一的,柔軟的,乾淨的,天空一樣的,你是我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陽光味道的襯衫,日復一日的夢想。你是純潔的,天真的,玻璃一樣的......”

明明對於馬路來說,就像小王子的那朵玫瑰花。這朵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是和別的玫瑰不同的。馬路回憶起遇到明明的那個傍晚。

“黃昏是我一天中視力最差的時候,一眼望去滿街都是美女,高樓和街道也變換了通常的形狀,像在電影裡......你就站在樓梯的拐角,帶著某種清新的味道,有點溼乎乎的,奇怪的氣息,擦身而過的時候,才知道你在哭。事情就在那時候發生了,我怎樣才能讓你明白我如何愛你?我默默忍受,飲泣而眠?我高聲喊叫,聲嘶力竭?我對著鏡子痛罵自己?我衝進你的辦公室把你推倒在地?我上大學,我讀博士,當一個作家?我為你自暴自棄,從此被人憐憫?”

明明就這樣毫無防備地闖入馬路的視線,馬路也說不好,究竟是什麼讓他愛上了明明。這裡悄悄的鋪下一條暗線,為後來馬路愈演愈烈的愛意埋下伏筆,也與明明沒能愛上他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愛而不得渲染了整個故事悲傷的氣氛。康德曾說美好的愛情滿足三個條件:一個你愛的人,一個愛你的人,他們是同一個人。在這場愛情追逐的遊戲裡,追逐者終將是悲情的存在。

《戀愛的犀牛》:22年的戀愛聖經,若是悲劇你是否還會堅持到底?

《 戀愛的犀牛》劇照

二、堅持對愛情的選擇,才擁有更多愛的能力

故事中反覆出現的圖拉,是一頭視力很差的非洲黑犀牛,他是馬路照料的對象。在故事中的犀牛,更有著某些象徵性的意味。

馬路深愛著明明,他給了明明自認為擁有的一切。他殺死了自己心愛的犀牛圖拉,並把心臟連同自己都送給明明。他期待著明明的回應,但馬路所做的只不過是面向空谷的吶喊,是不會得到一絲迴音的。馬路殺死圖拉時,他曾許給圖拉美好的未來:

“別怕,圖拉,我要帶你走在池沼上面,在幽谷上面,越過山和森林,越過雲和大海,越過太陽那邊,越過輕雲之外,越過星空世界的無涯的極限,凌駕於生活之上。前面就是一望無際的非洲草原,夕陽掛在長頸鹿的脖子上,萬物都在雨季來臨時煥發生機。”

這更像是馬路對明明最後的殺手鐧。他把自己最重要,最珍貴的黑犀牛圖拉

當做愛的籌碼。他想被明明看到,更想得到明明的愛。 在馬路的世界中,和圖拉一樣,是渴望愛情和陪伴的。然而,現實是,馬路孤獨地愛著一個,深愛著別人的人。

非洲黑犀牛圖拉是馬路的夥伴,是最珍貴的存在,是抽象的渴望愛的一個動物形象,也是馬路的縮影。

而整個《戀愛的犀牛》呈現的是馬路與明明的愛情縮影,馬路的愛情可悲之處在於,他始終都在一場“我愛她,她愛他”的遊戲中追逐著。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愛情旋律都是這麼悲情的。只不過,關於明明和馬路的這段戀愛中,雙方都擁有令人驚訝的對於愛情的執著。

看到這裡,觀眾心中會釋然“原來這世界上竟會有那麼多人和我一樣,經受著那樣的痛苦,對生命有那麼強烈的感受”。有勇氣愛,在每一次投入的時候都沒有保留,即使知道會受傷,但還是會選擇去愛,這是一種非常值得讚賞的能力。

《戀愛的犀牛》:22年的戀愛聖經,若是悲劇你是否還會堅持到底?

馬路追逐明明

三、堅持的人或許孤獨但足夠特別

試問在現實生活中,能有幾個像馬路一樣的愛情理想主義者?愛情像是一片精美的琉璃,美好但同時又十分脆弱,不堪一擊。馬路愛的自由,愛的熱烈,愛的真切。他在愛中忘我的投入,不顧及琉璃破碎後自己是否會受傷,如果一開始他就選擇保全自己,不去以身涉險,就不會有這後來故事中的一切。馬路不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他追隨心底的聲音,選擇義無反顧。

“忘掉她,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忍受,忘掉她就可以不必再痛苦。忘掉她,忘掉你沒有的東西,忘掉別人有的東西,忘掉你失去和以後不能得到的東西,忘掉仇恨,忘掉屈辱,忘掉愛情,像犀牛忘掉草原,像水鳥忘掉湖泊,像地獄裡的人忘掉天堂,像截肢的人忘掉自己......忘掉是一般人能做的唯一的事。但是我決定不忘掉她。”

馬路是現實世界中對愛情抱有堅定信念的人,他足夠特別。他與明明各自的偏執、絕望、瘋狂與愛而不得都是他們孤獨的原因,愛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當觀眾注視著這段為愛瘋狂的愛情故事時,仍會為故事中的明明和馬路而熱淚盈眶,覺得自己彷彿回到年輕歲月。而那些獨自去愛,堅強勇敢的人在他們的故事中得到答案,雖然孤獨,但卻特別。

《戀愛的犀牛》:22年的戀愛聖經,若是悲劇你是否還會堅持到底?

《戀愛的犀牛》也是孟京輝導演的小劇場代表作之一,從1999年《戀愛的犀牛》首演,到如今在中國創下小劇場話劇將近3000場的演出記錄,孟京輝說:“《戀愛的犀牛》是老天給我和廖一梅的一個禮物,讓我們能在未來的日子裡還能堅持某種東西。‘堅持’這件事,是《戀愛的犀牛》交給我的,你只要

堅持就夠了,你的心到底有多大,它能給你呈現出來的世界就有多大。”

對於愛情,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選擇相信,就堅持試試,看它留給你多大的舞臺。但不要迷失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這樣去愛?”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