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霸王別姬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能力出眾的人才沒有獲得與自己相匹配的地位與成就,其中既有屈原這樣因為國王的排擠而慘遭貶謫的名士,也有項羽這種在逐鹿天下的過程中功虧一簣的霸王。項羽在秦末的眾多起義軍首領中脫穎而出,靠的是自己十分出眾的軍事才能。

而他的對手劉邦在個人英雄色彩上比起項羽就遜色了不少,因此有不少人認為項羽的失敗和他在垓下歌中說道的"時不利"有著莫大的關係。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項羽烏江自刎

但我們都知道爭奪天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中牽扯到無數的細節,並沒有哪件因為運氣改變的小事會對整體大局造成至關重要的影響。項羽之所以在爭奪中輸給了劉邦,還是因為其沒有做好統治整個國家的準備。

而項羽所欠缺的東西主要有兩點,其一是他對於秦朝末年的政治局勢缺乏明確的判斷,一心恢復古制而不考慮現實因素是不可取的。這讓他很難得到其他諸侯的支持,第二點則是項羽對於道義的漠視,這在講究天命的中國古代是十分致命的,因此即使項羽有著比劉邦更為突出的個人能力,其統領的楚軍也終究不是漢軍的對手。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漢高祖劉邦


秦朝時期的政治背景

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君主制國家,其在統一中國之後選擇了郡縣制來治理國家,第一次取代了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近千年的分封制度。秦國之所以會選擇這樣的政治制度是有其歷史原因的。

秦朝的前身秦國本來在戰國時期並不是一個強國,其地處中國西陲,文化相較於山東諸國較為落後,而生產力也相對較低。但是在他們採納了商鞅的建議開展變法運動之後,秦國便走上了強國之路。在商鞅變法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在秦國境內採用郡縣制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的本意就是為了削弱其國內貴族的權力,有利於國家權力的集中。

在秦國的發展歷程中,其最高統治者秦王也確實逐漸將權力都拿在了自己手上。而在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之後,他也在李斯等人的建議下,繼續延續了這一制度。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李斯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制定者之一

秦始皇之所以會在稱帝之後選擇郡縣制的發展路線,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首先是秦國的政治傳統問題,在秦始皇當政的時候,秦國內部的分封制度已經幾乎被郡縣制度所取代,因此其並沒有分封的傳統,這樣秦始皇也就不會將皇室宗族和功臣分封為王。而秦始皇更不可能將之前六國的貴族封為藩王,因為秦朝政府是他們仇視的對象,這樣的做法完全是引狼入室。

而第二原因則是秦始皇本人是一名有著極大野心的帝王,而且其從小接受的就是法家文化的教育,這讓他對於皇權的集中十分重視。因此他絕不可能選擇分散權力的分封制度,這與其構想中的萬世基業是衝突的。秦始皇推行郡縣制的另一個原因是能夠從文化層面上穩固自己的統治。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秦始皇對權力的集中十分看重

而且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國經歷了八百餘年的分封制社會,這讓各個藩國的百姓只關心自己所在諸侯國的發展,對於國家則漠不關心,甚至失去了這個概念。而隨著郡縣制的實行,如果該制度能夠穩定實行一段時間的話,那麼這些人對於原本藩國的感情和歸屬感就會逐漸下降,他們對於國家的概念也會被重新塑造,這對於國家的統治來說是十分有利的。

而且這樣的制度也可以打破地區之間的隔閡,有利於文化的發展,讓中國全體國民能夠處在同一個文化語境之下,這點從秦始皇規範字體一事中也能看出來。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秦時的小篆

隨著秦始皇郡縣制的實行,中國看似被整合成了一個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整體,但實際上在這個國家機器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首先是秦國的國力問題。在戰國末年,中國大地上狼煙四起,人口數量在連年征戰之後大幅下降,這讓整個國家的生產力都處在低谷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是很難集中力量完成大規模工程建設的。

但是要想完成郡縣制的統治,道路和信息傳遞系統是必須的,因此秦始皇在秦朝時期耗費了大量的民力在國內整修新的官道,這對於本就十分艱難的農民們來說是無疑是一份十分沉重的負擔。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秦朝為了建設道路和長城等設施耗費了大量民力

其次就是官員體系的問題,秦始皇在征服六國之後,並沒有啟用太多六國的貴族大臣,這讓秦始皇的官員團隊面臨著人員不足的困境。這對於國家的統治是極為不利的,在秦朝時不少地方都存在著地方官員不足的問題,這會讓秦朝政府的政令難以得到良好的推行,並且也會讓秦朝地方的防禦顯得十分脆弱。之後摧毀秦朝的農民起義中,有不少都是通過斬殺地方官員的方式來起事的,從中我們也能看到秦朝政府對於郡縣控制的薄弱,而這也是秦帝國迅速被推翻的原因之一。此事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如下記載:

"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以應陳涉,相立為侯王,合從西鄉,名為伐秦,不可勝數也。"

從秦朝的快速衰亡來看,郡縣制似乎還沒有實行的條件,而之前的分封制度又似乎有著十分嚴重的缺陷,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才是最適合當時中國國情的呢?這是當時逐鹿天下的群雄們需要給出解答的核心問題。而劉邦和項羽給出的方案則完全不同,這也是造成兩人結局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封制還是郡縣制,這是一個問題

在秦朝統治末年,中國各地不堪重負的百姓紛紛起兵對抗秦朝政府的暴政。而在此之中也有之前六國的貴族集團,而項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是楚國將門之後,自小就展露出了遠大的志向,並且他還有著非凡的氣魄和出眾的才能。因此他很快就在義軍之中嶄露頭角。其貴族出身的背景也讓他很快就身居高位,並被推舉成為盟軍的領袖。而由項羽領導的義軍也很快就將秦朝徹底消滅。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項羽有著突出的軍事才能

而此時的聯軍就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國家究竟要走上哪條發展道路。當時擺在眾人面前的無非兩條道路,那就是秦朝的郡縣制或者周代的分封制度。而作為一名貴族,項羽的內心是更加傾向於分封制度的,因此他提出了將全國的土地分成十八個藩國的方案,他將從戰爭的功臣,以及之前的貴族中挑選合適的人選當這些藩國的國王。而他自己將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土,這裡就被視為國家的都城,而他就是天下共主。項羽分封的諸王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有詳細的記載,現節錄如下:

"徙魏王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瑕丘申陽者,張耳嬖臣也,先下河南,迎楚河上,故立申陽為河南王,都雒陽。韓王成因故都,都陽翟。……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這樣的分封制度看似和西周的制度十分相似,但是卻存在著幾個致命的問題。首先在戰國末年,中國領土上基本上只存在幾個較大的藩國了,這就意味著項羽規劃的十八國分封方案並不能滿足之前六國貴族的期望,這與他們期待的復國相差甚遠。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戰國時期中國疆域圖

而項羽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想法,其實和他的出身以及之前的政治經歷有著較大的聯繫。在項羽成為盟主之前,其並沒有參與政治工作的經歷,其對於自己的政治能力還是有一定不自信的。其唯一可以確信的就是自己的軍事實力。

因此將國家劃分成較多的小國的政策有利於削弱各個藩國的軍事實力,只要他們不聯合起來,就不會對項羽的霸權造成威脅。而且項羽對於統治者的理解似乎也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似乎在他的理解裡,擁有最強力量的人就是領導者。

這個力量更傾向於個人的武力對比而非軍事實力的比較,這一點從他之後邀請劉邦在陣前對決中就能清楚地看出,而這樣的思維方式可能也是項羽選擇這種以武力保障統治的政治路線的根本原因。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韓信被劉邦封為齊王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看劉邦有著怎樣的規劃,首先劉邦在進入咸陽之後就立即將秦朝政府中的部分文檔整理到一起,並讓蕭何等大臣加以保管,這裡麵包括了秦朝的疆域圖以及郡縣的相關資料。從這件事情中我們不難看出劉邦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奪取天下的野心了。而且他得到的資料也讓他能夠很好地掌握當時國家的整體狀況,相比於項羽那種完全理想化的政策,劉邦的政治思路顯然有著更多現實的支撐。

而劉邦在經過分析之後,他明白現在的國家並不能恢復分封制度,也不能完全實行郡縣制。因為國家的不同地區對於這兩種制度的接受程度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因此劉邦選擇走一條郡縣制和分封制度並行的政治路線。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劉邦劇照

郡縣制的採用毫無疑問是劉邦為了加強日後的中央集權,而分封制的採用則更多從現實層面出發,一來可以用藩王的位置來激勵自己手下的將官和之前六國的貴族為自己效命。二來當時人口凋敝,國力不足,分封制也可以很好地幫國家分擔統治壓力,加速國家的恢復。

因此在楚漢爭霸時期,劉邦就封大將軍韓信做了齊王,這樣的封賞對於在楚漢之間搖擺不定的諸侯們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因此劉邦獲得了更多人的支持,這也是項羽在決戰中不敵劉邦的原因之一。

項羽的道德汙點造成其難證天命

我們知道從西周開始,中國的最高統治者都被視為天命所歸,是上天選定的人間代言人。這就要求這些人要滿足繼承天命的條件,在楚漢爭霸時期,這個條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道德品質一定要相對出色。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劉邦起初只是一個亭長

雖然出身亭長的劉邦沒有所謂的貴族氣質,在戰場上拋妻棄子的行為更是稱不上英雄好漢,但是與項羽相比,劉邦的汙點可要小太多了。

我們知道項羽一開始是楚國的將門之後,其在發起反秦戰爭的初期其也只不過是楚懷王麾下的一員將領。但是在項羽取得輝煌戰績,並且成為盟軍的實際領導者之後,楚懷王就成為了干擾項羽掌權的障礙。於是項羽便依仗著自己的實力架空了楚王,將其囚禁在外地,之後又將其殺死,自己則坐上了西楚霸王的位置,這樣的行為在當時顯然是違背道義的,這也是項羽身上最大的汙點之一。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被項羽殺死的楚懷王熊心

除此之外,項羽在進入咸陽城之後的表現也讓他很難得到百姓的支持。我們知道最先進入咸陽城的義軍首領是劉邦,其在進城之後對百姓秋毫無犯,甚至還放寬了秦朝時嚴苛的法律,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可是在項羽入城之後,他就對城中的百姓以及秦朝的宮殿進行了劫掠,之後又放火燒燬了咸陽城中的宮殿,這樣暴虐的行徑自然激起了百姓的不滿,也讓項羽有了殘暴的名聲。這件事在《史記·高祖本紀》中有如下記載:

"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因此項羽很難解釋自己是天命所歸的"天子",無論是道德品質,還是其統治地位的由來都經不起推敲,而劉邦則可以打著為楚王復仇的旗號發動對項羽的戰爭,這就讓劉邦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之上。項羽在道德上的困境在當時是十分致命的,這也是當時北方的貴族們選擇站在劉邦一方的重要理由之一。項羽之前的暴力行徑終於在這個時候反噬了這位勇猛無匹的西楚霸王,他也在垓下迎來了自己的末日。

項羽與劉邦政治智慧的差距,才是決定楚漢爭霸走向的關鍵因素

被大火焚燬的咸陽城


結語

在西方學者看來,中國歷史上經歷的大變局並不多,而其中最重要的除了近代我們被西方列強的槍炮轟開國門之外,就是兩千多年前秦始皇創立封建帝制的重大改變。不得不說秦始皇的政治制度是具有前瞻性的,但是秦朝統治時間太短,以致於這樣的制度並沒有很好地被推行下去,因此留給後來者一個十分混亂的局面。

而在秦末亂世中湧現出了兩名傑出軍事領袖對於這個亂世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出身貴族的項羽更加認可之前西周的政治制度,他希望能夠重新將天下劃分為多個相對獨立的王國,而自己則擔任這些王國的盟主,以此來恢復秦朝前的政治秩序。但是我們知道戰國末年時的諸侯是不會同意這種小國寡民的政治體系的,而且項羽的內心也不過是希望用武力來維持這樣的平衡,對之後的建設沒有太多的想法,這也讓他的政治設想很難得到他人的支持。

而劉邦則與項羽不同,他看出了郡縣制的發展潛力,並且他也看到了分封制度對於諸侯的吸引力。因此他採用兩者結合的政治路線,以分封制來吸引諸侯同盟,用郡縣制來保證自己的實力和統治地位。這樣的政治制度顯然是更加符合時代背景的。而且項羽在掌權之後,做了許多違背道德的事情,這讓他很難闡釋自己的統治合理性,這樣的差距讓劉邦處在了對抗的上風。也許在劉邦拿走咸陽的書卷,而項羽掠走宮廷的珠寶的時候,楚漢爭霸的結果就已經註定了。


參考文獻

1《史記·高祖本紀》

2《史記·項羽本紀》

3《史記·秦始皇本紀》

文章內容來自今日頭條:史官錄 獨家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