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蟑螂,吃垃圾,還是政府合作項目!小強還有這項本領嗎?

一說到蟑螂,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麼?永遠死不了的小強,骯髒,食腐,噁心,傳播疾病,四害之一,但是看下這則新聞,小強就會刷新你的三觀了!

養蟑螂,吃垃圾,還是政府合作項目!小強還有這項本領嗎?

常見的蟑螂(小強)

近來,山東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運用“蟑螂吃掉垃圾”的生物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的方法引發了熱議。

章丘區環衛管護中心董科長表明,該項目現在是政府合作項目,政府在工廠土地劃撥方面給了方針上的扶持。

章丘區餐廚廢物處理中心主任李延榮介紹,從飯館、食堂等當地蒐集餐廚廢物,包含泔水、廢油等,轉運到廢物處理中心,運用主動分揀設備,將其間攙雜的鐵具、瓷器、玻璃、塑料等雜質選擇出來後,剩餘的有機質廢物包含餐巾紙,將會被作業人員用製漿機粉碎後打成漿狀,沿著運送管道運輸到蟑螂養殖室,最後垃圾被蟑螂悉數吃掉,整個過程完全自動化操作,無需人工餵養。

李延榮說,估計2019年年頭將建成別的2個車間,屆時,每天處理餐廚廢物200噸,蟑螂數量達40億隻。李延榮表明,“實際上,9月5日章丘區幾乎全部的餐廳、食堂發生的餐廚廢物60噸就能夠被中心的蟑螂完全吃掉。”

1 為何要用蟑螂處理廢物?

關於廚餘廢物的來歷問題,李延榮表明,現在環衛部分規則,餐廚廢物中的泔水交易屬於不合法行為,現在蟑螂每天吃的餐廚廢物由章丘區環境衛生管控中心蒐集後運送到餐廚廢物處理中心,關於廢物蒐集,中心沒有付出費用。

他說,“現在,咱們每處理1噸餐廚廢物,就能享用政府200多元補助,此外,1噸餐廚廢物變為昆蟲蛋白飼料可有700-800元贏利,將來的盈餘是十分樂觀的。”

生物防逃逸技能請求國家專利,食蟲魚防逃脫

他說,“美洲大蠊”自身喜愛高溫高溼、漆黑的環境。因而,在養殖場的建造中根本沒有窗戶,只留有少數的通風口,並全部用鋼絲網封鎖住了。牆面上有噴水開關,地下養殖食蟲魚類,當蟑螂爬到牆面上,就會被水衝到池塘中,被魚類吞食,此外,養殖場周邊有85釐米寬渠溝,溝內同樣養殖食蟲魚類,避免蟑螂逃脫。

蟑螂體內分化酶可處理毒素,養殖契合相關標準

關於外界關於病蟲害問題的憂慮,李延榮表明,現在我國關於養殖運用規則標準為:無沙門氏菌、無大腸桿菌,個別黴菌不超過2萬個。而運用蟑螂做成的昆蟲蛋白飼料,經檢測,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含量為0,黴菌數量為40左右,遠超飼料運用標準。

■ 專家說法

環保學者、廢物問題研討學者毛達表明,動物消化餐廚廢物並不新鮮;假如該種方法的經濟價值高,仍有它存在的含義。可是,蟑螂在人工環境下的存活以及關於蟑螂種群的有用操控都是新課題。毛達以為,現在餐廚廢物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分類而不是技能。“哪怕沒有蟑螂,現在也有技能能夠處理這些廚餘的有機廢物。”

面臨質疑,李延榮表明,蟑螂養殖場中有別離設備,會把蟑螂的糞便、卵鞘以及不能活動的蟲體主動化別離,枯燥的糞便是有機肥料,而卵鞘和蟲體則通過烘乾滅菌後,將製造成昆蟲蛋白飼料,因而不會產生病菌。

看了這則新聞,瞭解到小強還有這項本領之後,你會不會對小強有了新的認識呢,或者讀了這篇文章後,對你的創業、投資等思路會不會有什麼啟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