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淚奔的歌曲《青蛇》


讓人淚奔的歌曲《青蛇》


《莫呼洛迦》《流光飛舞》

《青蛇》中有兩首插曲,一首是膾炙人口的《流光飛舞》,漢民族風格,小清新你儂我儂的格調;另一首是《莫呼洛迦》,印度風格,曲調妖嬈綺麗。電影字幕中並沒有打出歌詞,《流光飛舞》能聽懂八九成,但《莫呼洛迦》除了“色是空空是色”以外基本上聽不懂在唱什麼。直到最近,我看到了歌詞,並且百度了其中一些關鍵詞,才弄懂它的含義。這首歌是一把鑰匙,弄懂它就會開啟《青蛇》這部電影中表達得比較隱晦然而很重要的一些內容。




首先完整抄錄《莫呼洛迦》的歌詞:

別嘆息色是空,空是色,色變空啊空變色。

末世摩登伽,此刻不變色。

是美色出色生色,問誰可以不愛惜。

唱出惜色的歌,摩登伽正是我。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訶。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訶。

天龍之女一曲婆娑,心眼中了魔。

盡我角色意識美色,來請你愛惜。

良夜又逢末世人,珍惜今宵記住我。

這裡有兩個關鍵詞必須要搞清楚。首先就是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是啥意思呢?百度告訴我們,莫呼洛迦又作摩呼羅迦,是天龍八部之一,原身是大蟒蛇,後修煉得道。

還有一個就是摩登伽。我把看來的內容歸納一下:摩登伽是一個女人。她愛上了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於是使出渾身解數引誘阿難,使得他險些破戒。典故中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即摩登伽出身首陀羅種姓,為印度四姓中地位最低之奴隸階級。

和影片內容結合來看,莫呼洛迦也好、摩登伽也好,都是指青蛇。莫呼洛迦直接對應蛇妖的身份,摩登伽的典故暗示了青蛇與法海的關係。摩登伽出身低賤的奴隸階層,青蛇是妖,片中法海說過“神人鬼妖四界等級分明”,妖是其中最低等的。

我們還能看出這篇歌詞脫胎於心經,其中“色是空空是色”基本上是直接引用,“揭諦摩訶”也類似於“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其中,“揭諦”類似於“去吧”的意思,“摩訶”可理解為“廣大”。原曲中,即使是國語版,“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訶”這一句伴唱都是用廣東話唱的,不看歌詞根本就不知道唱的是什麼。




《流光飛舞》與《莫呼洛迦》,其實是《青蛇》的兩條主線。《流光飛舞》是白蛇線,明線;《莫呼洛迦》是青蛇線,暗線。然而片名為“青蛇”,說明暗線才是重點,是正題。影片的主題遠不是李碧華說的“每個男人都希望生命中有兩個女人,白蛇和青蛇”,不是白蛇青蛇為了一個許仙而爭風吃醋。故事的真正男主是法海——這從結構中都能看出來,法海在影片中第一幕出現、最後一幕才退場。法海與青蛇的故事,是一個關於佛法、關於修行的故事,這是影片真正要講的故事。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白蛇與許仙,卻是故事的一個背景,或者說,是青蛇與法海的一個對照。

《莫呼洛迦》這首歌曲之所以是印度風格,乃是直指佛教的發源地。印度佛教與之後傳入中原的佛教還有很大的不同,中原佛教更加講究清心寡慾,而在印度佛教典籍中,可以見到把性行為作為修行法門,比如佛陀曾經和一名女子交媾整整十二天,最後渡化了她。印度有愛經,與佛教有密切關聯的印度教中更是充滿了生殖崇拜。所以,印度風格帶來雙重寓意:佛法和情慾。

注:關於佛陀度化女子的典故,並非杜撰,不是謗佛。而是出自《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佛說觀佛三昧海經》

佛告阿難。我昔夏安居時。波羅捺國有一淫樓。樓上有女名曰妙意。昔日於佛有重因緣。我與難陀及將汝。往此淫女舍日日乞食。此女於我不曾恭敬。於難陀所偏生愛著。已經七日女心念言。沙門瞿曇若能遣弟難陀阿難。從我願言我當種種供養沙門。佛告阿難難陀。汝從今日莫往彼村。世尊自獨執缽而行。至女樓所一日至三日。放金色光化諸天人。此女不悟。後日世尊。復將阿難難陀。在樓下行。淫女愛敬二比丘故。遙以眾華散佛及二比丘。阿難告言。汝可禮佛。女愛阿難應時作禮。爾時世尊化三童子。年皆十五面貌端正。勝諸世間一切人類。此女見已身心歡喜。為化年少五體投地。敬禮年少白言。丈夫我今此舍如功德天。福力自在眾寶莊嚴我。今以身及與奴婢。奉上丈夫可備灑掃。若能顧納隨我所願。一切供給無所愛惜。作是語已化人坐床。未及食頃。女前親近白言。丈夫願遂我意。化人不違。隨己所欲即附近已。一日一夜心不疲厭。至二日時愛心漸息。至三日時白言。丈夫可起飲食。化人即起纏綿不已。女生厭悔白言。丈夫異人乃爾。化人告言。我先世法凡與女通。經十二日爾乃休息。女聞此語如人食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身體苦痛如被杵搗。至四日時如被車轢。至五日時如鐵丸入體。至六日時。支節悉痛如箭入心。女作念言。我聞人說迦毗羅城淨飯王子。身紫金色三十二相。愍諸盲冥救濟苦人。恆在此城常行福慶。放金色光濟一切人。今日何故不來救我。作是念已懊惱自責。我從今日乃至壽終終不貪色。寧與虎狼師子惡獸同處一穴。不貪色慾受此苦惱。作是語已復起飯食。行坐共俱無奈之何。化人亦瞋。咄弊惡女廢我事業。我今共汝合體一處不如早死。父母宗親若來覓我於何自藏。我寧經死不堪受恥。女言。弊物我不用。爾欲死隨意。是時化人取刀刺頸血流滂沱。塗汙女身萎沱在地。女不能勝亦不得免。死經二日青瘀臭黑。三日膀脹四日爛潰。大小便利及諸惡蟲。迸血諸膿塗漫女身。女極惡厭而不得離。至五日時皮肉漸爛。至六日時肉落都盡。至七日時唯有臭骨。如膠如漆粘著女身。女發誓願。若諸天神及與仙人。淨飯王子能免我苦。我持此舍一切珍寶以用給施。作是念時。佛將阿難難陀。帝釋在前擎寶香爐燒無價香。梵王在後擎大寶蓋。無量諸天鼓天妓樂。佛放常光明耀天地。一切大眾皆見。如來詣此女樓。時女見佛心懷慚愧藏骨無處。取諸白?無量眾香。纏裹臭骨臭勢如故不可覆藏。女見世尊為佛作禮。以慚愧故身映骨上。臭骨忽然在女背上。女極慚愧流淚而言。如來功德慈悲無量。若能令我離此苦者。願為弟子心終不退。佛神力故臭骨不現。女大歡喜為佛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所珍一切施佛。佛為咒愿梵音流暢。女聞咒愿心大歡喜。應時即得須陀洹道。五百侍女聞佛音聲。皆發無上菩提道心。無量梵眾見佛神變得無生忍。常釋所將諸天子等。有發菩提心者。有得阿那含者。

在唱《莫呼洛迦》這首歌的時候,影片中出現的畫面是一個妖豔的印度舞娘在跳舞,而剛剛化成人形的青蛇在旁邊一同起舞。印度舞娘可以看作“摩登伽”的具體形象,青蛇與舞娘一同起舞,就是歌中唱的“摩登伽正是我”。此時此刻,白蛇卻正痴痴地望向書齋中唸書的許仙。


讓人淚奔的歌曲《青蛇》



雖然都是剛化成人形,但白蛇與青蛇不同。白蛇已經具備了人的感情,青蛇卻是徒有人形。路人愛慕她的美貌,她覺得有趣。勾引許仙,是為了贏過白蛇;勾引法海,是為了贏過法海。

“莫呼洛迦,莫呼洛迦,揭諦摩訶”,正是一句鼓勵青蛇的話:小青啊小青,到大千世界去盡情遊歷一番吧,這也是修行。經過一番遊歷,青蛇終於懂得了什麼是愛,流下眼淚的一刻,才是真正修煉成人的一刻。


讓人淚奔的歌曲《青蛇》



法海正是青蛇的對手,也是青蛇的另一面。法海看著世間眾生說的第一句話——“人”,表明了他並不將自己看作是人,他認為自己是超越凡人的。此時的法海是空的,但這空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空。他也在努力抵禦著情慾的侵蝕,這在影片中有描寫。他所抵禦的,正是青蛇與生俱來的那種原始的情慾。雖然在對抗,但他和青蛇都是無情的,這一點,這兩“人”是一致的。法海第一次動感情,就是看到尚未化成人形的白青二蛇在為一個孕婦擋雨,感動之餘,送了她們一串佛珠,二蛇藉由佛珠之力,方才化為人形。此事由法海而起,是他為自己種下的因果。


讓人淚奔的歌曲《青蛇》



青蛇很高興地告訴白蛇“我終於贏他了”那次,青蛇終於引誘法海成功。是法海“墮落”的開始,卻也是修行的契機。這一段影片中表現得很隱晦,在片首第一個鏡頭,就是一片溪水中,漂過一襲青衣。可以陰謀論地認為影片有刪節,也可以藝術地認為導演希望把有些內容隱藏起來,使得影片更加耐人尋味。

讓人淚奔的歌曲《青蛇》



青蛇與法海經歷了引誘與被引誘、經歷了白蛇採藥救許仙、經歷了水漫金山與尋夫,另外一對的故事成了他們的鏡子,使他們看清了自己。青蛇終於流下了眼淚,而法海終於意識到自己也是人。青蛇是從妖變成人,法海是從神變成人。空無一物的無情是假的,只有真正愛過,明白自己過不了情關,這才剛入了修行之門。

讓人淚奔的歌曲《青蛇》


最後的鏡頭,法海懷抱著初生的嬰兒,和他出場時所說的“人”剛好形成了呼應。人?什麼是人?人並非生而為人,愛過的才是人。



半冷半暖秋天

熨貼在你身邊

靜靜看著流光飛舞

那風中一片片紅葉

惹心中一片綿綿

半醉半醒之間

再認笑眼千千

就讓我像雲中飄雪

用冰清輕輕吻人臉

帶出一波一浪的纏綿

留人間多少愛

迎浮生千重變

跟有情人 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像柳絲像春風

伴著你過春天

就讓你埋首煙波裡

放出心中一切狂熱

抱一身春雨綿綿

系列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