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崇洋媚外”和取消英語學習

最近幾年,東西方的民族主義情緒都高漲,全球化有了倒退傾向。而此次疫情,更是讓西方驚訝於我國積累的發展成果,嫉恨我國在大災難面前轉危為安的能力,進而意圖加速遏制我國的發展。

網上流傳的“抄作業”論,也難免激起西方的牴觸。——一向自傲的西方怎麼就成了“劣等生”了?習慣了享受景仰的臉哪兒擱呀?

而少部分外國人在中國的不當甚至違法行徑,也引起了廣大民眾要求驅逐他們出境的呼聲。

日益增強的民族自豪感,對西方陣營對我國的遏制、汙衊,偶爾被打擊的民族自尊心(如某大學的女“學伴”制度、咬傷女護士的黑人想用“道歉信”逃避法律責罰、山東青島插隊的外國人叫囂“中國人出去”)……等等,多種因素雜合起來影響了當今的網絡輿論氣氛。

新中國成立以來確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些都是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勤勞的中國人民共同努力而取得的。

但其實,也是花了很大代價換取的。

為什麼呢?我們現在所號召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其實就是對於過去幾十年低質量、高能耗、高汙染經濟發展模式的反思。大家都醒悟了自然環境被惡劣破壞會連累到水、食物的汙染,進而引發各種重大疾病(含癌)的高發、年輕化現象。

童年山村裡清澈的河流已經很少見了吧?各種湖泊河流的水位一年比一年降低了吧?

我國改革開放初期是粗放加工、勞動密集型出口換外匯為主。其危害在於:大量消耗國內原材料資源、低附加值、嚴重破壞自然環境、絕大部分利潤被國外獲取。可以簡單概括為“人海戰術”。這也就是為什麼2000年~2010年期間“讀書無用論”能站穩腳的原因。因為那時候我國的工業配套、商業體系、跨國服務業都很不成熟,畢業生空學一身本領到了市場無用武之地。無對應的崗位可供施展才華。最終為了生存將就著做了不喜歡的工作。若干年後所學知識全遺忘。

而最近的5~10年我國前期的巨大付出終於有了些許回報——至少“中國製造”慢慢有了品質,至少我們有了完善的製造業體系(幫助我們安全度過新冠病毒災難的重要“功臣”)。雖然在國際標準上、在先進管理制度上、在頂尖高科技研發上、先進服務業上同西方強國相比依然有不少差距,但是我國的知識分子群體也終於有了更寬廣的舞臺可以施展抱負了。大大地解決了就業,加速了高新技術的升級。

我們中國半個世紀以來取得的經濟成就,和加入WTO、重視自然科學是分不開的。正因為加入了世貿,才讓全國湧現了不計其數的私企、外企,給每年幾百萬計的大學畢業生提供了就業崗位。

也因為加入了世貿,才讓我們的工業生產、各類行業標準與世界接軌。提高了生產製造水平、商業管理水平。打開了國際交流的眼界,博得了多個領域的世界話語權。

——凡此種種,能離得開英語的學習嗎?

論“崇洋媚外”和取消英語學習

可以說,如果全面取締英語教育,就等於新世紀的“閉關鎖國”。

我們中華文明傳承數千年而不斷絕,其文明的生命力、優秀基因肯定是值得誇讚的。

不過我國傳統文化缺乏對自然科學的系統化整理(儘管古代確實有不少科技發明)。加上清朝的盲目自大、閉關鎖國,才落後西方几百年導致慘遭列強侵略凌辱——這些教訓還不夠嗎?

可以說絕大部分新中國的科技是通過翻譯外文才引入到國內的,完成此項任務的有留洋深造歸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也有各類外文愛好者的輔助翻譯。——就連馬克思主義學說也是從德國和蘇聯引進的。沒有這些翻譯,我國的發展方向和軌跡將會大不同。

我國日益擴大的國際影響力,也需要藉助於英語去對外宣傳。

我們的外貿出口,更需要英語去溝通。

國際間文化、科技、商務的交流,也離不開英語。

說這些不是說要跪拜英語,不是說學好英語就高人一等,不是說學了英語就等同於自認中華文化不如西方(若不如,為何放眼全球唯獨我們華夏文明歷經四五千年浩浩不絕?依然一脈相承並且光芒萬丈?)。而是當今世界的格局,現狀如此。

當今世界跨國陌生人溝通,默認就是用英語溝通。

學英語就是“香蕉人”?就是崇洋媚外?就是漢奸?大肆扣這類帽子的人太激進,其邏輯太可笑。

一個人是否愛國,在於他的心,在於他的行動。而不是他的語言。

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面對這種現實環境,要在世界秩序中尋找機會,搶佔機會,避免損失……就需要主動去運用好英語。

好,不說那麼高大上。就說大家詬病的“學十幾年英語一入社會就一點都沒用上”吧。

看似有理。可是“用不上”是什麼原因呢?是雙向的。一是客觀環境沒給你施展英語的空間,二是主觀意識沒有去尋找能用到英語的工作(或場景)。

最常見的如:翻譯、外貿、國際物流、導遊、英語教師、對外漢語、外企上班族、跨境電商……都用到英語。

其他沒用到的並不代表就一輩子用不到。

現在的孩子們很小就開始接觸到了英語課程。這並不是添加負擔,而是因為語言的學習是越早越好。小孩子機械記憶強,早接觸會學得更輕易、更牢固。

真到了初中或者高中才開始,就很晚了。

而且中小學生處於探索認知階段,先接觸到英語可以提前檢驗自己是否感興趣,是否適合自己的技能發展規劃,沒接觸到你就對他沒有感覺,沒感覺就無從正確取捨。

至於“多少學霸被英語這攔路虎埋沒”的論調,或許是有道理的。因為理科天賦很優秀的人通常語言天賦不如文科生。但是理科學到了非常高水平的時候,卻又需要去獲取國際上更多的專著成果。

——你不可能24小時給科學家配翻譯吧?科學家夜深人靜仰臥床上冥思苦想科學問題,他的思路怎麼讓外人翻譯?

人工智能的自動翻譯在高科技領域是不可靠的。因為它依賴大量的翻譯詞彙和語句、語法的大數據配對以及複雜的算法。機器學習之後才能從眾多模稜兩可的翻譯中推薦出相對更可能準確的結果。——越是高精尖的學術內容,越缺乏對應的詞彙表達。

而且,科技書籍的很多專業名詞術語本身就是舶來詞。最初在漢語裡面沒有對應的詞彙。

頂尖的理科人才其實也必定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等他把靈感告訴翻譯人員(很可能還需要加各類解釋,試圖讓對方聽懂,聽不懂則無法進一步翻譯溝通——而且多數情況解釋很久也聽不懂),那過程所耽誤的時間,已經足夠讓他的靈感消失了。

理科生雖然是善於推理、邏輯思維,但是優秀有創造力的理科生和文科生,乃至於和藝術生,都有個共性:就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沒有想象力就沒有創造力。語言的學習也是需要想象力的。每個單詞的意思你要怎樣去記憶才輕鬆、牢固呢?那就需要形象化,發揮想象力和聯想,讓枯燥的詞彙落根於自己的腦細胞,觸發腦細胞的形象感知。

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而已,學英語並非就是崇洋媚外。近代多少通曉外語的大學者、詩人、文學家、甚至科學家,都為國家的進步、文化的繁榮奉獻了力量。

文科和理科本身並無孰高孰低,並無優劣之分。文科是“道”,理科是“器”。二者合理協調,才能發揮最大共用。

愛不愛國,存乎一心。如果把英語比作槍戰遊戲裡面的“槍”的話,你在作戰的時候掉了自己的槍,慌亂中在敵人的屍體旁撿到敵人的槍,就意味著你只能拿著這把槍射殺自己的戰友嗎?秒變叛徒?秒變奸細?

——工具而已。嘴巴說的語言類別不重要,內容才重要。

那麼“崇洋媚外”的風氣是怎麼來的呢?

細究起來恐怕要扯到清朝。清末的“師以夷技以制夷”,就是認同西方科技比當時的中國超前。但是其目的還是為了學對方的本領,以便抵抗外辱。由此不能說是媚外。乃是中性甚至褒義的“拿來主義”。

清末喪權辱國割地賠款,清廷被列強的堅船利炮嚇破了膽,對洋人唯命是從。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攫取利益的“挖掘機”、“抽水機”。


論“崇洋媚外”和取消英語學習

高官怎麼做,平民自然看在眼裡,也會私下議論,不禁跟著對外國人存了畏懼之心。

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後文化自信才再次振興起來。那時候各類學者大儒著書立學、百花齊放。即使明知與西方有差距,至少在心理上還是非常有自尊、自信的。

再然後就是二戰,日本侵華,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再一次證實了“落後就要捱打”。

我記得上世紀中期,農村還經常把火柴(就是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裡用到的)叫做“洋火”,把洗臉盆叫做“洋盆”,把鐵鍬叫做“洋鏟”。這些時代落後的烙印或許在潛意識裡刺痛了我們中國人的自尊心。

——“崇洋媚外” 的土壤是落後的近代中國受欺負的歷史讓百姓心理上有點“怯”。

還好,我們成長起來了,迅速追趕了。這得益於1977年恢復了高考制度,掀起了“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號,得益於“四個現代化”的正確方針。

——我們終於重視理科了。

理科,說到底,就是自然科學,就是探尋自然規律並加以利用。正因為它來源於自然規律,它天生就具備了高效率,低出錯率的優勢。英國能成為“日不落帝國”強佔各大洲殖民地,靠的還不是蒸汽機為首的工業革命?搶得了高速發展的先機?

但是理科,說到底,也是工具。和英語一樣是工具。只是理科是自然密碼的語言,和大自然對話不需要用嘴巴說,而是用各種實驗、計算、研究去溝通。

理科只是人類用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規律總結而已。

工具,剛才說了,就像槍、刀、劍。它是福音,還是禍害,全都在於使用它的人。

槍能殺人,也能救人。自然科學可以用來提高生產力,提高國民生活水平,提高國家綜合國力。也可以用來破壞大自然,可以做成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不正當的使用可能會帶來災難。

而文科就是解決“人”的問題。同一把槍,落在民警手裡和落到匪徒手裡,是截然不同的結果。

“崇洋媚外”在近二十年蔓延的原因是:1,外貿交易是以外商為買家主體。潛意識裡就認同了“外商更有錢”。2,國際貿易中的商業規則,全球標準,是洋人制定的。3,洋人在中國享受“超國民待遇”。法律對他們太寬容;社會服務對他們過於熱情;大學給他們的獎學金太高、錄取門檻太低。4,出國留學熱和早期“海龜”的高待遇讓大家羨慕。

其實大家擺正心態就好:國際商業、文化、科技的制高點被西方提前佔領,固然是他們的祖先提前佈局搶佔先機;商業交易不管是買賣雙方,本質上是平等的;洋人在中國各種活動,在適當表達禮儀之邦即可,遇不遜和冒犯甚至違法則必須重拳出擊不留情面;“海龜”見識多,更貼近西方資源、市場,更通曉國際規則。他們中的精英獲取高待遇是應當的。而“方鴻漸”類投機取巧、“鍍金”、無真才實學之流也狐假虎威不了多久。

最重要的還是:我們中國人要自強、自律、自愛、自信。

那些見到外國人鼻孔,異國膚色男性就心砰砰跳的女生,只能說是涉世太淺,盲目崇洋。見到優秀的人(不分膚色、種族)而敬佩、甚至仰慕倒可理解,若是腦海裡根深蒂固以為所有外國人都優於中國人,那就是心裡和認知有問題。

要杜絕“崇洋媚外”,全民拒絕學英語(這個我不建議)的根本途徑只有一個:就是我們中國全方位(沒錯,是全方位)領先於世界民族之林,受各國仰慕。讓全世界不約而同地學我們漢語。漢語完全替代英語的地位。

這需要時間。

——而其實即使是這樣,懂些外語還是有益的。因為它可以擴大有益文化的吸取通道。

學英語,並不代表就仰慕英國、美國,就心理上對他們俯首稱臣。只是當前形勢所需而已。

要發展進步、要擴大影響力、要爭奪國際話語權,就不能在文化上閉關鎖國。

但是此次疫情依然暴露了我國過於依賴外貿(準確說來是“外商購買”)的短板。憑什麼我國幾千萬工廠沒了洋人採購就要停工失業?我們有14億人——世界最大的消費群體,我們完全可以帶動內循環,自增長。

——理論是如此,現實有點骨感。原因大家清楚。

外貿本身是沒有錯的。不能因為西方遏制我們就說要全面關閉外貿。那樣又是另一種“鎖國”。外貿並非一定要吃虧,並非一定要粗放加工、人海戰術、勞動密集型換取低廉的回報。待我們成長壯大,我們國內的企業、商家也可以搶佔外貿的標準、技術、利潤的制高點。用更小的成本為國內帶來巨大的利潤——正如西方在20年前對我們那樣。

事實上我國加入WTO後的初期那種方式已經難以為繼了。質量差、能耗高、技術門檻低的產品都將會被淘汰。而且低廉的利潤也無法支撐企業工人足夠生存尊嚴的工資。物價的攀升也必將推高工人對薪資的訴求,進而推高企業的商品出口價格,國外買家可能因此就放棄從中國購買而轉戰其他成本更低廉的國家。

有了科研、文化、標準的話語權和制高點,我們就可以既做好外貿,又保證了青山綠水,並且最大可能地避免破壞和消耗本國的自然資源。

需要強調:先進文明科技,國家走向強盛,並非是因為說英語。英語與人類其它語言相比,也並無高貴之處。形勢所在,所需,才學英語。我十分贊同鞏固提升漢語語文(包括傳統中國文化)的學習,凝聚愛國意志,增強本國文化的自信。等本國在多領域佔領世界巔峰的時候,外國人會搶著主動學習漢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