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男孩包袱,让孩子拥抱自己的脆弱

传统观念“男儿有泪不轻弹”,让爱哭这个特质不容于男孩群体中,男孩大多不被鼓励表达情感。现下社会性暴力、情杀事件频传,我们烦恼着该怎么教导女儿保护自己,却很少有人问,这些男人或男孩怎么了?这样的暴力,是否反映男性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抑,以及没有获得满足的情感需求?

放下男孩包袱,让孩子拥抱自己的脆弱

「小豆说我是哭哭鬼!」孩子挂着眼泪,跑进家门,跟我们投诉邻家哥哥对他的嘲弄,十分钟前,他还开心地在社区骑单车飞驰。这样的插曲,并不陌生。

孩子的眼泪往往来得急、去得也快,每次,我们都选择温柔又坚定的告诉他,哭没什么不好、不是丢脸的事,人伤心会哭、高兴会哭、觉得委屈会哭,哭是表达心裡的情绪,哭也是诚实面对自己。作为父母,我们的功课是和他一起练习,怎么把自己内心的感受,慢慢说清楚。只是,「爱哭」这个特质,似乎不见容于男人的社群,就连小男孩也不例外。

孩子从幼儿园的幼幼班,进入混龄班就读后,不时会遇到年纪稍长的哥哥,在他掉泪时,以取笑、嘲讽代替温暖的理解、关怀。但也有好几次,我在幼儿园看见不同的大班姐姐,搂着他,安慰他不哭。为什么男孩和女孩从小就经历迥异的成长之路?又是什么原因,让男孩从小就拒绝拥抱自己的脆弱,将眼泪视为弱者的象征。

男孩的残酷文化

放下男孩包袱,让孩子拥抱自己的脆弱

我常觉得,孩子就像是面照妖镜,养一个孩子,不仅映照出父母真实、幽暗的一面,也显现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原来并不自然。观察孩子和同侪的互动,我体验到《该隐的封印》一书提到的,男孩间的「残酷文化」。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被要求要竞争、坚强勇敢、展现阳刚特质,眼泪,被视为是阴柔、失败者的表现。这种男孩的专属文化,被非是生理性别差异的决定,当然也不该咎责「睾丸酮素」作祟,而是来自于传统社会对男孩的期待。

男孩为什么不能哭?

放下男孩包袱,让孩子拥抱自己的脆弱

我曾在幼儿园,看见孩子班上的大班哥哥对正在掉泪的他说:「家生,不要在别人面前哭。」六岁的孩子,吐露这话时的语气,不单是训斥,还带着耳提面命的意味。我在震惊之余,提醒自己先安慰、同理哭得满脸鼻涕眼泪的孩子,不是急忙地要他不哭,而是听他说眼泪的背后,发生了哪些事。

从小,男孩就不被鼓励表达情感,甚至,当他们尝试流露自己脆弱、寻求协助的时候,遭受到的会是嘲讽或斥责。被同侪用「爱哭鬼」取笑;被大人以「男孩子,有什么好哭的!」,三申五令。但,小女孩的泪水却被视为珍珠,需要耐心的呵护、珍惜。用性别刻板印象教育男孩的结果,是切断他们和情感的连结,造成他们不懂得表达内心真实的情绪,也难以敏锐地同理、关照他人的需要。男孩的世界,经常以(虚假的)勇敢和坚强作为武装,伴随他们迈向成年之路。

频繁的社会暴力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放下男孩包袱,让孩子拥抱自己的脆弱

这阵子令人触目惊心的暴力事件频传,从情杀到性暴力,成为许多人心中的隐忧,特别是家中育有女孩的父母。身边几个妈妈朋友就分享,一方面她们忧虑社会环境对女孩似乎越来越不友善;另一方面,她们烦恼着该怎么教导孩子保护自己。不少媒体报导或是网路红人发言,也将矛头指向事件中的女主角。

但我们却鲜少发问,这些男人或男孩怎么了?从厌女文化到男性暴力,是不是反映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压抑,以及没有获得满足的情感需求?当他们有口难言、无法表达情绪时,种种的暴力行为,成了出口。

期许一个坚强又温柔的孩子

放下男孩包袱,让孩子拥抱自己的脆弱

我是个很爱哭的人,不过因为我是女孩,成长的过程中,身边大多的人,对我的眼泪是包容的。一直到年过四十的现在,看电影、阅读、听故事,遇到感动的时刻,我还是会忍不住落泪。虽然担心周遭的朋友会不知所措,但也觉得幸福,在这个如此压抑的社会,我还可以自在流露内心的情感。这只能是身为女孩/女人的专属幸福吗?

看到五岁的儿子,大哭或大笑时,我想着的,不是要他别哭,或劝阻他小声一点。我想着的是,在这条艰辛的成长路上,我们可以陪伴他一起抵抗男孩的「残酷文化」,他能有能力贴近真实的内心、成为他自己,不需要因为「男孩包袱」,而得伪装、处处压抑。我希望,他能在动容的时候哭泣,能在伤心的时候,用眼泪传达他的情感。我希望他知道,坚强和温柔并不是一组相反词,勇敢的人,会掉泪,也珍惜别人的眼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