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不住”的老刘


“闲不住”的老刘

今年已经74岁的刘景义,十足的精神头。老刘有着“闲不住”的雅号,退休十多年来,他一直没有闲着,始终在追求着他喜爱的经济林事业。种植山葡萄、栽培大榛子。在培育产业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觉,享受着人生的快乐,取得了精神和物质的双丰收。

刘景义曾经担任过靖宇县乡镇企业会计、农村信用社主任,木材公司经理、基层林场场长。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都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在多个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

2002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老刘在县城周边的保安村承包了一块4.5亩的农田地,从此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刚开始,老刘选择的是栽培山葡萄,由于市场原因,效益不明显。听说栽培平欧大榛子效益挺好,2008年,老刘投资近万元,从辽宁引进了大榛子苗,园田全部栽上了平欧大果榛子,1000多株大果榛子的管理成了老刘的主要“业务”。

为了节约管理费用,老刘从不雇佣他人。从每年的初春开始,一直持续到秋季收获。树苗修剪、田间除草、增施肥料、病虫害防治等活计,忙得老刘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尽管付出了一些辛苦,但老刘感到非常充实。由于老刘伺候上心、管理精细,大果榛子长势喜人。转眼5年过去了,2013年,小果园给老刘带来了惊喜,当年榛子产量达到800多公斤,纯收入16000多元。近几年,老刘的小果园每年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听说老刘的小果园收益很好,影响了靖宇农村许多的贫困户。在近4年的扶贫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全县8个乡镇有580多户贫困户选择了栽培大果榛子项目。从此老刘也开始更忙了起来。老刘每年接听农村栽培户电话咨询300多人次。还有的栽培户不远几十公里跑到老刘的小果园寻求技术指导。对待咨询的栽培户,老刘非常热心,每次都是耐心细致地把自己的管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这样一来,老刘成了全县大果榛子栽培户的业余技术指导员。县特产和林业部门的技术人员也经常来到老刘的小果园,向老刘讨教大果榛子管理诀窍,进行信息技术交流,以便为全县大果榛子栽培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

有了刘景义这样的典型带动,又有扶贫政策的项目支持,靖宇县大果榛子栽培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规模已经达到了4200多亩,2019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成为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之一。

作者 张贵友 记者 侯春强

总编 孟繁杰 石巍 韩铁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