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怎樣才能正確遁入空門,進而達到清新脫俗、物我兩忘的心境

常有身邊的朋友,因一些煩事纏身,因一些變故突然看破紅塵,嚷嚷著要遁入空門。好似一進入空門就可以萬事皆休,皆大歡喜了。其實這樣的說法有兩個誤解;一方面認為佛教消極避世,另一方面誤解了佛教對空的定義。大學者梁啟超曾說過;“佛教是智慧信仰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獨善,是入世而非厭世,”。地藏王菩薩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大乘理趣經說;“不怖地獄,不求昇天,不為己身,而為解脫,”。

我們怎樣才能正確遁入空門,進而達到清新脫俗、物我兩忘的心境

這都是佛教中大愛祭祀的服務精神。而世人所說的積極進取,有的僅指名義上的爭逐,聲色上的沉醉,卻沒想到犧牲自我,普渡眾生,上求大覺,精進不懈,才是真正的積極。唐代玄奘大師為求正法,西行取經,跋涉八百里荒漠,途中缺少水源,幾乎喪失掉自己的性命,但他寧願向西方進一步而死,不願向東方退一步而生。禪宗二祖慧可參拜達摩祖師,立雪斷臂不退初心,這種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正是佛教積極入世精神的最高表現。

我們怎樣才能正確遁入空門,進而達到清新脫俗、物我兩忘的心境

“空門”源於佛教有三解脫門之說,是指通往解脫之道的三種法門,分別是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修行的過程其實也是在學習,要如何掙得這三解脫門。就“空門”而言,我們所熟知的緣起性空四字,可以說是佛學的根本所在。說到“空”,心經上說諸法空象,金剛經上說一切有違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但要真正證得這個空性,做到遁入空門,是要有大毅力大機緣的,可不是想遁就遁。當然也就是說我們就沒有機會遁入空門了,空門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指寺院的山門;通常寺院的山門有三個,分別用空門、無相門和無作門來指代。

我們怎樣才能正確遁入空門,進而達到清新脫俗、物我兩忘的心境

所以我們每一次進入寺院,也算是入空門了,這時我們不妨放空自己的雜念和妄想,給自己一個反省總結的空間,好好的享受這一份難得的清靜,檢視自己的行為,對著自己的習氣,如此入空門便有了意義。修行看似逆天而行,事實上是讓你順其自然,不要去破壞你和自然的感官,最終讓你融入自然,這也就是“返璞歸真”。這也是真理 。所以秉承這個想法 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慾望、不甘、強求、謾罵、憤怒。當然同時不要奢求過多的興奮、歡樂、財富、美眷,也就是中庸之道。有這樣一句話:“遁入空門不見空,形形色色在其中。提它有時它無有,放下它時它還生。 萬事俱在一念間,一念放下萬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