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縣高爐鎮柴樓村李大莊: “三大革命”讓鄉村“俏”起來

  “你看俺們村現在多幹淨,家家戶戶住著樓房,用的是水衝式廁所,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以前大家都感覺農村環境髒亂差,現在看看是大變樣了。”日前,在渦陽縣高爐鎮柴樓村李大莊,村民們說起村莊的變化很是開心。

  李大莊共有77戶、315人。近年來,該村堅持以“五清一改”為目標,以農村“三大革命”為突破口,依靠群眾,引領村民在改廁、治汙和增綠上做足文章,使鄉村人居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先建後拆,整村推進衛生改廁。

  “一個土坑兩塊板,三尺土牆圍四邊”是過去農村旱廁的真實寫照,群眾在自家院外搭建旱廁不僅影響村容村貌,夏天更是臭氣熏天,糞水橫流,旱廁就像是一個個“膿瘡”長在農村,不少年輕人過年回家時,寧願在縣城住賓館也不願回農村住,這便是癥結所在。

  2018年11月以來,該村啟動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和磚砌式改廁工作,村裡通過召開群眾會、發放一封信和廣播標語等形式進行宣傳,並堅持先建後拆模式,減少群眾麻煩,得到了群眾的廣泛支持。在廁所改建中,當地採用本村泥瓦匠組成的6個施工隊同時施工建設,統一挖穴,統一做墊層,統一壘池子,統一製作蓋板,統一水電通,統一算清明白賬,全村77戶人家,半個月的時間就全部完成了改廁工作。

  同時,該村還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堅持衛浴一體化和院內相結合的方式,動員群眾把自家閒置或放雜物的房間騰出來,專門作為一個衛生間進行改廁,再用些家裡的廢舊磚瓦或木料,配一個蹲便器,村民幾乎不用掏錢就可以完成改廁,從此用上乾淨衛生的廁所,群眾非常滿意。

  通過改廁,村民也像城裡人一樣有了乾淨整潔的衛生間,不少村民家還實現了衛浴一體化,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建好的廁所產生的糞水,當地也充分利用起來。

  廁所是群眾自建、自管、自用。“用”就是糞水利用,廁所的糞水通過小三格化糞池二次發酵變成清水,實行資源化再利用,村裡通過讓廢水還田,實現了變廢為寶。老百姓用自吸泵、荷葉桶抽出發酵好的清水用來澆菜園、果園、花園,讓大家吃上了放心的有機蔬菜,實現了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三重效應,既改了廁,又實現了廢物再利用,可謂是一舉兩得的大好事。

  全面治亂,整村提升人居環境。

  旱廁問題解決後,村裡又進行了人居環境整治,對村內亂堆亂放的雜草秸稈和磚瓦塊、廢棄的水塘、破舊的房屋等全部進行了清理,房前屋後亂堆亂放的雜物沒有了,家家戶戶門前的小菜園被圍欄圍了起來,文化牆上畫上了宣傳畫,治理後的水塘水波盪漾、綠意盎然。村莊內還栽植了果樹、花草等,治理後的小村莊瞬間變得“俊俏”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