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農村改廁改出文明新生活

 今年以來,渦陽縣持續推動農村廁所改造工作,讓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到了廁改帶來的便利。

  “你看,俺們現在上廁所不用跑老遠了。改廁時政府出資補貼給我們,我們把廢舊的磚瓦利用起來搭建廁屋,基本上花不了自己啥錢,改廁後自己受益了,這得感謝政府!”日前,記者來到渦陽縣高公鎮呂湖村木小莊時,村民金秀雲一邊介紹自家的水衝式廁所,一邊高興地說,改廁後產生的糞水還可以用來當作有機肥料,實現了廢物再利用。

  和金秀雲一樣,自2017年實施廁所改造以來,渦陽縣有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用上了水衝式廁所,告別了臭氣熏天的旱廁。一些村民提起廁改會豎起大拇指說,“貧困戶政府兜底改造廁所,非貧困戶改廁也花不了多少錢。改廁使用的三格式化糞設備都是政府發放的,自家只要出點工錢,再利用自家閒置不用的舊材料,就能改一個像樣的廁所,這是政府出資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呀!”

  與其他地方不同,渦陽縣在改廁過程中,及時組織“走出去”,到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學習考察先進經驗,又把技術專家“請進來”,按照農戶改廁、汙水治理等技術規範要求,在鄉鎮開展試點試驗,旨在探索出一套操作簡便、費用節儉的技術路徑。

  2017年啟動改廁工作時,渦陽縣按照先試點示範、後面上推廣、再整體提升的思路,採用雙甕式、三甕式、三格式等多種方式改廁試點,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確定“一體化裝配式三格式化糞池”改廁模式,形成了“一平二靠三舊四高五有”改廁標準。2018年7月,當地進一步總結改進,探索出群眾認可、簡便易行的磚砌三格式化糞池改廁模式替換裝配式化糞桶,得到群眾廣泛認可。今年4月2日,渦陽縣在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培訓班上作改廁經驗交流,渦陽改廁模式被省農業農村廳認可並推廣。8月15日,渦陽縣代表安徽省在全國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視頻會上作經驗交流發言。

  同時,渦陽縣還逐步探索形成了以農戶自用為主的廁所糞汙綜合利用模式。當地按照“先建機制、後建工程”的思路,鼓勵農戶利用荷葉桶、自吸泵抽取糞液澆菜澆地,結合農業產業化、生態化,支持有條件的村組織種糧大戶合作社建貯糞池,劃定服務範圍及時抽取糞液,發酵後用于田間施用。另外,渦陽縣還積極打造“廁汙綜合利用”示範村,由鎮組織建設廁所糞汙收集“聯戶式三格收集池”,購買吸糞車交給種植大戶管護使用,與種植大戶簽訂協議書,確保農戶糞汙及時得到處理。

  今年以來,渦陽縣大力提倡推行衛浴一體化改廁,堅持改廁進屋進院,規範實施磚砌式防滲三格化糞池建設。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農村改廁6.89萬戶,同時在600餘個自然村建設750個微型公廁(10㎡以下、男女各1-2個蹲位)。當地還紮實做好全縣新竣工廁所驗收和2018年整村推進行政村驗收銷號工作,常態化開展改廁“回頭看”,對2017-2018年實施的41980戶改廁進行全覆蓋“回頭看”,共排查發現工程質量、運維管護等問題4126個。對排查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找準癥結,實行一戶一策,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廁所改造是農村環境“三大革命”的重要內容之一。黨的十九大以來,渦陽縣強化頂層設計、規劃引領,堅持試點先行、分類治理,注重群眾主體、共同締造,紮實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18年以來完成了1805個自然村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農村改廁、汙水治理、環衛保潔的“渦陽模式”多次被媒體宣傳報道,成為極具特色的“樣板間”,進一步增強了鄉村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