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說起農村改廁這事,從初衷來說,能改善農村環境,也能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最主要的是自己不用掏多少錢,真是一件惠民的大好事。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但是過了最初的熱乎勁之後,改廁的農民卻開始有些後悔了,覺得方便是方便,但是用不起,甚至農民覺得是個樣子工程,簡直中看不中用。

原來問題出在下水管道上。在少數地方,雖然在改廁過程中也相應的進行了集資,修成了獨立的下水管道。但是這個下水管道卻是用的以前的下水管道,只不過是截彎取直了,廁所只讓流廁所的水,生活汙水只能任其街上留,又回到了十幾年前的狀態。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這種現象還只是極少數的,多數的農村改廁,遇到的是後續收拾工作太繁瑣,還有就是涉及到化糞池的維護收費問題,化糞池小了,可能幾個月一清理,大了,半年一清理,每次清理都要花錢。說到花錢之處,還有繞不開的衝廁的水費,以前旱廁時候這筆費用是可以忽略的,對於習慣精打細算的農民來說,這也是不小的費用。還有,改廁之後,沒有下水道不行,有了下水道,堵了也是問題……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有農民總結說:農村和城市不一樣,城市裡有汙水管網,最終都要到汙水處理廠進行水處理,這樣水衝式廁所就可以派上用場了,但是農村的化糞池就算建大的,又能大到哪裡去呢?維護起來實在太麻煩,感覺實用性較差。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其實,在農村改廁中,國家是有標準的,像三格式、雙甕式的廁所設備容積,都要求不得低於1.2立方米,並且要具備一定的抗壓和防滲、防凍要求,且必須使用節水型的沖水設備,每次的沖水量不高於500毫升。還有很多人家為了節水,洗衣水、洗澡水等生活汙水都往儲糞池裡排,而用這些水沖廁所,讓使用效果上打了極大的折扣。可以看出,農村改廁想要做到農民滿意,必須嚴格按照標準施工才行。

如今,農村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很多地方的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也進展過半,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農村改廁的實踐各地也摸索出了一套各自的因地制宜的方法經驗,我們看看有沒有值得你們村借鑑的吧!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1、汙水與改廁一體化:

在山東濟南萊蕪區,這裡的農村早在2012年就開始進行了改廁,與農村改廁同時進行的還有汙水處理工作。不過這裡屬於丘陵地區,各村地形地勢不同,村情也不同。怎麼辦呢?當地分了幾種情況處理。

對於整村集中式的地方,採用模塊化處理,推廣地埋式生活汙水生物集成處理系統,對於農戶的汙水通過官網處理的設備進行5級處理。

對於非集中居住的地方,進行聯戶升級。

對地形開闊的農村居民,可以單戶模式處理,地勢複雜的進行集中處理。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2、東北的“防凍省水”改廁模式:

在東北地區,冬季寒冷低溫,一般管道如果不處理好防凍這個問題,就會對冬季的用廁造成較大影響。在長春九臺區的廁改中,就採用了廁具下部灌裝三格式的化糞池,這樣便器就能用新型的節水陶瓷材料了。在整個過程中,每個改廁的農戶家庭都能配備一臺吸汙泵,當糞汙漫灌之後,農戶能夠自己抽取進行漚肥和還田。

如果不漚肥還田的話,可以去鄉鎮或者街道的糞汙手機存儲長,這裡會對各個村子產生的廁所糞汙以及畜禽的排洩物進行定期的收集和轉運。

這就是吉林省全省推廣的“單戶分散+不直排+有機堆肥或集中處理”的廁改模式。政府統一清理掏糞,衛生、沒有異味,並且特別環保。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3、建管結合模式:

在河南的湯陰,改廁原則有一句口訣,叫做“三分建,七分管”。意思是對改廁之後的管理和維護上,城市汙水管網能覆蓋到的農村採用戶建水衝式的廁所,對於村裡集資鋪設汙水管網的村子,直接連接城市汙水管網。對經濟較好的村子和一些扶貧村,採用建水衝式廁所,村裡建汙水管網+汙水處理站的模式。對經濟基礎差,沒條件建設汙水集中處理的村子,推廣三格式糞池改造的模式。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4、磚砌三格式化糞池模式:

在安徽渦陽,當地因為多數人外出務工,每家集資的資金有限。所以就做起了廢物利用的文章。他們用舊磚頭、舊門板就能建起一個廁所。這種廁所被稱為磚砌三格式化糞池。

經過一段實踐,當地有了“一平二靠三舊四高五有”的改廁標準。意思是地面要平;靠牆而建;用舊磚舊瓦舊木頭;桶上面略高於地面,廁所地面高於桶上面,蹲便高於廁所地面,排氣管高於屋頂;有水、有電、有窗、有門、有頂。

農村改廁後乾淨方便,可農民說用不起,啥情況?真的中看不中用?

5、牧區旱廁。

在新疆南疆,農牧民的改廁就和內地不一樣了。當地推廣了“三格式、雙坑交替式。雙翁漏斗式。尿糞分離式”的旱廁無害化改革模式。主要特點是能防滲漏,嚴格禁止汙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並且防臭放蚊蠅,並能就地漚肥。

怎麼樣,小小廁所有學問,你們村的改廁進行的咋樣?還滿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