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在西方人眼中,她是神秘的東方古國;然而,這個國家的真正面貌,對於同樣被稱為東方古國的中國人而言,也不甚瞭解。 實行經濟自由化以來,印度經濟迅速發展,這個蒙著面紗的神秘國度收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2008 年的一部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由英國班底製作,以其旁觀者的視角描寫小人物的命運,向人們展示了印度廣闊的社會背景。 電影中所展現除的印度社會風貌, 讓人們對這個神秘的東方國度有了更加感性的認識。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故事講述了 18 歲端茶男孩賈邁爾,一個在印度孟買貧民窟長大的孤兒, 只差一個問題就能拿到令全國觀眾瘋狂的電視直播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的二千萬盧布獎金,而此時,他卻被警方逮捕,涉嫌在節目中作弊。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無奈地向警察講述了奇妙又令人不可置信的成長故事。 自此影片以此為線索,電影通過描寫男孩的成長過程,向觀眾展示了印度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本文就結合電影中描述的線索來分析印度當代社會的現狀。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嚴重的貧富分化

故事發生在印度西海岸城市孟買。 它不僅是印度最具現代化氣息的大都市,也是印度的商業和娛樂業之都。 然而,在其光鮮靚麗的另一面,卻是大量貧民窟的存在。 電影一開始,就是主人公將回憶帶回了在貧民窟的生活場景。 男孩賈邁爾和夥伴們被警察驅趕著離開“私人領地”,跑回自己在貧民窟破爛不堪的家。 在貧民窟狹窄的街道上,還有豪華小轎車穿梭而行。 在孟買,經常可以看到車水馬龍的豪華轎車與破舊不堪的人力三輪車同時行駛在鬧市裡,也經常有一群群衣衫檻褸、面黃肌瘦的孩子伸手向路人乞討的情景。 孟買貧富分化的都市景觀是近年來印度貧富分化問題日趨嚴重的一個縮影。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與印度的富豪驚人的財富擁有量相對應的,卻是印度貧民窟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下的貧民的生活狀況。 據統計,印度擁有全球 40% 的貧民。 更嚴重的是在印度農村的不少村莊每年都有一些孩子因飢餓而死。 窮人的生活可謂是一貧如洗,他們的生活沒有體現出一點現代化經濟帶來的發展和變化。造成貧富分化的原因,從根本上講,是印度自古以來的種姓制度。 雖然近幾十年來,種姓制度有所改變,但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制約社會發展的種姓制度

在印度,每個人從一出生就屬於一個種姓。 傳統上,種姓制度主要分為四個社會集團:第一等級為神職人員,稱為“婆羅門”;第二等級為武士,稱為“剎帝利”;第三等級為工匠和商人,稱為“吠舍”;第三等級為農民、較窮的匠人和僕人,稱為“首陀羅”;無種姓的人是社會地位最低下的階層,被稱為“賤民”或“不可接觸者”。 作為一種社會集團,種姓具有各種各樣的特性:每個種姓的人都只能同自己種姓的人結婚;每個種姓的所有成員都從事同樣的職業;要遵守該種姓特有的宗教禮儀、社會習俗和飲食規則;種姓與其他社會集團之間有嚴格的等級設置。 種姓是封閉的群體,一個人不可能從低級的種姓進入高級的種姓。 人生下來屬於哪個種姓,至死仍然屬於哪個種姓。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從賈邁爾的生活環境和成長曆程來看, 賈邁爾一家不屬於高種姓階層,在參加電視節目的過程中他倍受主持人的嘲笑與奚落,甚至在他答對了所有題, 即將贏得兩千萬時卻被無端猜疑指責作弊。 表面上看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超出了常理,實際上正是因為以主持人為代表的上層階級認為賈邁爾挑戰了等級的界限。無論是錢,還是政治聲望,文化地位,都無法抹煞一個人的出身,而維持並培育種姓制度的,首當其衝是印度教。 近年來在解決種姓隔離問題的時,印度做了許多努力,即使是不可接觸者,也可以參加政治生活。 種姓和職業之間已經不再具有完全的同一性,然而種姓制度建立在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之上, 要想對這種制度進行改革,必將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宗教衝突

賈邁爾在參加電視節目時被問到這樣一題:“教義中描述的羅摩神,他的右手握著的是什麼? ”這道題又將賈邁爾回憶起他的童年,他們的母親在一場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暴力衝突中喪生。在這場暴亂中賈邁爾曾看到一個裝扮成羅摩神形象的小孩出現。這個藍色的羅摩神,被認為是毗溼奴的第七次化身,在印度教中他是一手持弓,身後背箭的形象。 在《羅摩衍那》中,他既是一個落難的王子,又是一個戰勝艱難困苦的英雄形象。 電影中出現的這一形象,似乎是為了把這場宗教衝突的天平拉向印度教徒一方。 然而,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並且在宗教戰爭中,任何一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衝突由來已久。 伊斯蘭進入印度,既有長達數世紀的緩慢、和平的滲透,也有暴力入侵的傾軋。 近年來,暴力回潮的態勢又有所增長。 印度伊斯蘭教本身就是一個存在著廣泛差異性的世界。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一方面,印度伊斯蘭教在很大程度) 上,尤其是在農村,是一種寧靜安詳、與印度教像兄弟般和平共處的宗教。 絕大多數的印度穆斯林都是皈依了伊斯蘭教的印度人的後代,他們自身實際並沒有改變。 與此同時,自 20 世紀20 年代起,印度伊斯蘭教也興起了極端主義的浪潮。與伊斯蘭教不同的是, 印度教民族主義雖然直到最近仍然代表的只是一個較小的潮流,卻有著悠久的歷史。 現代意義上的印度教民族主義,其主要理論是:印度是印度教徒的印度,印度次大陸就是印度教徒的國家;在這個國家中,所有人都應該是印度教徒;印度教徒的信仰、宗教以及生活習俗已經持續了幾千年之久,是在這塊土地上土生土長的,與外來的伊斯蘭教、基督教等不同;印度教國家的人民應該忠於印度,應該把印度當作母親和印度教大神,要對她虔誠,為她服務,甚至為她犧牲一切。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印度教民族主義近年來高漲的原因, 一方面在於面對雨後春筍般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時,因恐懼而產生的一種防禦性反應;另一方面,就像第三世界出現的許多其他運動一樣,是一種針對由世俗化和西化引起的認同危機的“本土的”和“傳統的”反應。 目前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紛爭,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獨立前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宗教衝突的延續, 其本質仍然是兩個民族之爭和兩種信仰之爭。


透過《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看印度的社會風貌和歷史文化


結語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不能算是一部印度當代社會全景展示的影片,但是作為一種藝術創作,電影卻是文化最好的載體之一。 如果不瞭解社會文化背景, 也許這部電影只能被認為是一部關於人物的勵志愛情片。希望通過對電影中透露出的細節進行分析,使觀眾看到電影不僅僅是一種娛樂, 更是一個認識和了解這個東方古國的窗口。 當然要了解這個歷史悠久,經歷坎坷,底蘊豐富的國家,僅靠電影這個小小的窗口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更深入地去研究、挖掘,才能獲得更多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