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上綠葉菜 日子更紅火

种上绿叶菜 日子更红火

年楚河畔的現代化蔬菜大棚。

人民視覺

种上绿叶菜 日子更红火

在白朗縣的日喀則珠峰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博覽園蔬菜大棚裡,當地務工人員在培育萵筍苗。

張汝鋒攝(新華社發)

年楚河,雅魯藏布江中游最大的支流,它蜿蜒過群山,經過白朗縣,畫出一條曲線,澆灌出一片肥沃的土地。

白朗縣隸屬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陽光足、溫差大,青稞連續10多年豐收,為這裡贏得了“糧倉”的美譽。可光種青稞,白朗老百姓的口袋一直沒有鼓起來過:“十三五”初,全縣仍有貧困人口1900多戶,貧困發生率高達19.3%。

自從播下科技的“種子”,白朗又成為了有名的“菜鄉”——地裡的蔬菜更綠,當地老百姓的日子更加紅火了。

現在有了新菜苗,大家都搶著要

白朗縣巴扎鄉衝堆村農民邊多在4畝青稞地上搭起了蔬菜大棚。這天陽光明媚,邊多拉起了自家大棚上的棉被,讓蔬菜見見陽光。

說起蔬菜,多年前,白朗的許多百姓只認得老三樣——蘿蔔、土豆和白菜。別的菜從四川、甘肅等地一路跋山涉水過來,價格也貴得離譜。白朗人常常會把黃瓜切片煮上一鍋,嘗上一口黃瓜湯。

當時,一些來自山東的援藏幹部看到白朗縣水利澆灌方便,就提出是否可以搞大棚蔬菜。2000年,濟南市歷城區唐王鎮的種菜“好把式”、37歲的張際明成為白朗縣引進的技術員,從大白菜之鄉來到了雪域高原,傳授蔬菜種植技術。幾年後,他又被聘為日喀則市科技特派員,現在則是白朗縣農業科技示範園技術總監。

高原嚴寒,能不能種黃瓜、豆角、西紅柿等細菜?“我一來就去看地。”張際明說,當時他抓起一把土,用手一揉,頓時心裡就有了底。“土是好土,只是鹼性偏高。”

不能照搬山東的種菜方法,否則不但長不好,產量不高,還破壞土壤。張際明反覆琢磨、試驗,終於找到了應對辦法:先施有機肥,改良土壤,降低鹼性;澆水也得換個方法,不能大水漫灌,要澆到根部,讓水慢慢滲透下去,這樣就不會加重土地鹼性。

土壤難題解決了,可要讓白朗人改變觀念去種蔬菜,還得有帶頭的“明白人”。一開始,張際明動員農民種菜並不順利。

“種青稞、放牛羊,好著呢,種蔬菜乾啥?”“青稞種少了,牛羊飼料從哪裡來?”農民提起種菜連連搖頭。

巴扎鄉彭倉村的老村支書邊巴頓珠被村民公認“有見識”。張際明給他做工作:大棚裡的高原蔬菜,本地沒的賣,價格會很好,一年還能收兩茬,保準比種青稞收成好。看到邊巴頓珠有些動心,張際明趕緊又許下了個大膽的承諾:“你的棚,我給你幹,賣的菜錢歸你,虧了算我的。”

用手捧、用報紙包,張際明把西紅柿苗栽進邊巴頓珠的兩個大棚,又手把手教邊巴頓珠整地、剪花、摘菜……那時,一個棚的西紅柿就能賣上幾百塊錢,是種青稞的好幾倍。村民們看在眼裡,不多久也學著翻耕、起壟、鋪地膜,紛紛跟進。

“以前是跟在老鄉後面苦口婆心勸他們種,現在有了新菜苗,大家都搶著要。”張際明說。這些年,彭倉村的農民嚐到了種菜的甜頭:一畝青椒、黃瓜一茬就能賣七八千元。而今,村裡每戶人家平均3個蔬菜大棚,不少人開上了小轎車。

徒弟教出新徒弟,蔬菜種植“土專家”越來越多

紅色的番茄、綠色的黃瓜、紫色的茄子、橙色的南瓜……如今白朗的蔬菜早不止“老三樣”。數一數,這裡的蔬菜已多達140餘種。這些品種,可不是簡單從內地引進來就行,而是又經過張際明等科技人員20年來逐一改良、試種出來的。

白朗縣海拔高、光照強,普通西紅柿皮薄,不耐曬,容易開裂。張際明改良培育出了皮稍厚且口感好的品種;高原土層淺,地下水位高,下雨天黃瓜根不耐澇,給黃瓜嫁接上南瓜根,病蟲害少了,黃瓜畝產足足提高了2000公斤。

白朗土層淺,田壟要高一些,蒙上地膜,根系才能扎得住。菜農經常來白朗農業科技示範園“充電”,看到張際明咋幹,他們回家就咋幹。

一些品種種久了,品質就會退化。涼瓜、芹菜、甜瓜……這些年張際明每年都引進、培育一些果蔬新品種。在示範園試種、篩選後育苗,再由政府出錢買種子,推廣給農民。同一塊地種菜久了,土壤開始老化,出現了土傳病菌,張際明就使用皮接、靠接、插接等多種嫁接技術,提高作物的成活率。這幾年,還用年楚河裡的沙子試驗起了無土沙培,“沙子中的病菌少,育苗效果好”。

張際明所在的示範園還收“徒弟”。從整地、施肥、育苗到栽培、管理,這裡的科技人員都會給學員們一一講解,徹底弄懂了才能“畢業”。彭倉村村民窮達在示範園學了兩年,回家就建起了3座大棚。“出去打工,離家遠,人也累,在家種菜,掙得不比外面少。”

當地幹部說,白朗縣十里八鄉都有張際明的徒弟。和他一起待久了,一些當地的技術員甚至都能說一口山東話。

後來,徒弟又教出新徒弟。邊多過去是青稞地裡的“泥腿子”,而今是有名的蔬菜種植“土專家”,成了日喀則市一名科技特派員。他的8座大棚,種出的蘿蔔個頭大、西紅柿鮮潤,去年光賣菜就收入了6萬多元。

為了培養更多的種菜能手,白朗縣每年開辦培訓班。拿巴扎鄉來說,13個行政村,村村有了科技特派員,村村都有種植能手。

要讓家家戶戶吃上新鮮、便宜的綠葉菜

白朗蔬菜已小有名氣,但山東援藏幹部、白朗縣副縣長田衝思考的是,白朗蔬菜種植規模小、佈局比較分散,競爭力弱,還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產業水平只與山東上世紀90年代相當。

提升蔬菜產業水平,得靠技術,走規模化之路。前幾年,白朗縣邀請中國農科院、山東農科院、西藏農科院等科研機構的專家,編制了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提出打造萬畝果蔬生產基地。中農聖域就是基地引進的新成員。

孟德利在大棚裡進進出出,電話接個不停。這位中農聖域的副總經理來自山東壽光,是種菜、搭棚的一把好手。他在高原引進了最先進的巨型鋼架大棚,這種佔地10多畝的大棚,是一般蔬菜大棚面積的5倍,不僅能抗大風,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現代化的設施農業理念也隨著大棚“落地”。中農聖域的玻璃示範大棚裡,蔬菜水肥一體化精準種植,不同瓜果蔬菜,通過計算機控制水肥、溫度,監測大棚蔬菜生長情況。孟德利說,高科技呵護出來的蔬菜,賣相好,身價高。

白朗的蔬菜開始大批量進入日喀則的市場。有了流程化採摘和高效的物流,上午出大棚的菜,下午就能端上老百姓的餐桌。“4年前,白朗買一斤辣椒要8塊錢,現在只要3塊錢。未來,我們要讓家家戶戶能吃上新鮮、便宜的綠葉菜。”孟德利說。

產業發展拓寬了老鄉們的致富路。22歲的潘多是中農聖域的技術員。過去,她跟著母親種青稞、打零工,如今她會育苗、剪花、疏果、嫁接……一個月收入有好幾千元。中農聖域用工的174人中,30多人是貧困戶。3年來,公司給貧困戶產業分紅累計接近280萬元。

2018年10月,白朗縣正式脫貧摘帽,其中4000多名貧困人口,就是靠種果蔬直接帶動增收的。

晚上7點半,邊多給大棚拉上棉被。白朗數千座大棚要在棉被保護下度過寒夜。夕陽映照下,鱗次櫛比的果蔬大棚十分壯觀。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13日 19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