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个心眼,泰国留学第一步,远离诈骗套路!

在留学生面临的各种风险中,除了注意自我保护人身安全外,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提高警惕,预防诈骗!诈骗是最常见也是威胁最大的一种“坑”留学生的方式。不了解国外的情况,警惕性不高,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对象;或者是看准留学生不熟悉柜外生活环境,不懂法律常识,容易上当受骗,便实施各种骗局。

“留”个心眼,泰国留学第一步,远离诈骗套路!

  近期,泰国高校陆续开学,针对中国留学新生的电信诈骗案件显著增多,已有一些学生蒙受经济损失,个别案件受损金额巨大。最常见的诈骗套路如下:

  01 不法分子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快递公司、电信公司等名义进行诈骗,谎称当事人有重要信函、文件或包裹需要领取,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进而以信函、文件或包裹内物品表明当事人涉案为由,主动“协助”受害人转接国内“警局”及“检察院”电话(实为虚拟假冒电话)说明情况。

  02 由不法分子假冒的“警官”及“检察官”恐吓当事人涉嫌洗钱、伪造证件或贩毒等罪行被通缉或者限制出入境,甚至上传印有当事人照片的所谓“逮捕令”、“管制令”,要求当事人配合国内公检法机关调查,诱导当事人将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查”。

  在诈骗过程中,不法分子一般与当事人通过Telegram等社交软件联络,并以“国家保密案件”为由,威胁当事人不能将有关情况告知任何人。还有不法分子以当事人涉及重大刑事案件为由,操控当事人外出躲避并切断与家人朋友一切联系后,致电其家属谎称受害人被绑架,索要巨额赎金。

“留”个心眼,泰国留学第一步,远离诈骗套路!

  在此,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再次郑重提醒广大新生提高警惕,严防各类电信诈骗,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第一

  中国驻泰使领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当事人领取包裹/信函或有涉及国内的案件需要处理,不会为当事人转接国内公检法机关电话进一步联系,更不会索要账户信息及密码、要求转账或汇款等。国内公检法机关不会使用电话和社交软件等侦办保密案件。

  第二

  遇来电人要求“不要与家人朋友联系,以保证他们安全”,或接到陌生人电话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时务必冷静,待通过其他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处理。即便紧急情况下使领馆电话通知当事人上述突发事件,也不会要求提供银行账户及转账等。

  第三

  不要轻信以任何名义索取姓名、住址、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以及转账、汇款的要求。涉及汇款事宜务必认真判断、谨慎转账。

  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建议挂断电话后拨打中国驻泰使领馆24小时领保电话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请求将相关信息转使领馆核实。

  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泰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报警,同时尽快联系本人账户开户行,要求采取止付、冻结等相应措施。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帮助。

版权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