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招行基因:向“金融科技银行”的新定位全速前进

解码招行基因:向“金融科技银行”的新定位全速前进

1岁时,走出蛇口;

4岁时,走出深圳;

5岁时,初涉香港;

21岁时,亮相全球金融中心华尔街;

31岁时,在全国130多个城市和东南亚、美洲、欧洲、澳洲,成为高效和专业的商业银行的代名词;

承载着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探路使命而生的招商银行,始终立于改革开放的潮头。

“不创新就没有活路”的压力下,招商银行成为储蓄夜市、一卡通、网上银行等的尝鲜者;

曾被离岸业务的风浪扑在沙滩上,也曾戴上“零售之王”的皇冠一骑绝尘;

曾笃定耕耘零售严把风控,也曾在同业的狂飙突进中黯然彷徨;

从诞生那天起,招行与国内同行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政府背景,没有财政资金,也没有任何优惠政策。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是极大的短板,逼迫招行只能剑走偏锋求生存。

解码招行基因:向“金融科技银行”的新定位全速前进

用招商银行首任行长王世桢的话说,“不创新就没有活路”。身为拓荒者,前路艰难。21年之后,王世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回忆招商银行创办之初的日子:“当时真叫‘一张白纸’,什么也没有,没有经验,没有制度。说起来都令人难以相信。我们信贷部的经理,曾经在一个本子上记账。”

当时,无论资本实力、网点还是政策优势,初生的招商银行都无法与四大国有专业银行竞争,只能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向西方和香港银行业学习,并开辟国内尚未被四大行覆盖的业务和服务,将拾遗补阙做到极致。

20世纪90年代初的深圳,工厂林立,聚集了大批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外来妹》中那样的打工青年,他们每日在作息严格的流水线上辛劳,晚上下班后,银行也下班了,存取钱都成为难事。年轻的招行看到了机会,1993年宝安区支行推出了“储蓄夜市”,每天的营业时间延长到了晚上8点,吸引了大批客户。

从小渔村脱胎而来的深圳,当时还有很多常年出海的渔民,针对他们,招商银行首次在深圳开办流动渔民信贷。此后的站立服务、微笑服务、上门服务,都是招商首创,令客户感到耳目一新。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招行在积极地适应变化,只是变得早一点、快一点、好一点。”对于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何能用三年时间就做到市场第一,马蔚华如是总结。在走过最初几年的艰苦求生之后,这种抢跑思维在招商银行的快速成长期贯穿始终。“在零售银行时代到来前抢跑;在信用卡时代到来前抢跑。”马蔚华认为,招商银行应该有这样的行动力。

正是在这几年零售业务的多次抢跑中,招商银行完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次转型”。

时移世易,挑战在变,不变的是应对挑战的根本之道:要抢跑而不是追随。自称“高位接盘”的田惠宇执掌招行时,正逢“一次转型”潜能充分释放、“二次转型”并未实现“三年内见成效”的疲态。外界对招行的质疑四起,资本市场用脚投票,招行股价三年低迷。

解码招行基因:向“金融科技银行”的新定位全速前进

2014年4月,田惠宇上任一年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详解招行“二次转型”的目标和路径。他向财新记者解释,“二次转型”不像“一次转型”转向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那般具体、明确,但它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资本效率、贷款风险定价、费用效率、价值客户占比和风控水平,其本质是追求内涵式的增长,“某种意义上是一次没有终点的转型,我认为这是招行给自己提出的终极目标,也是商业银行都希望实现的目标”。

被业界认为敢作敢为的田惠宇,在优化零售板块等传统优势领域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同时,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

“从银行的角度看互联网,我们最羡慕几样东西:第一是流量。”2014年4月接受财新传媒专访时,在银行业打拼多年的田惠宇说,“银行奋斗这么多年,铺设大量网点,也就几千万客户,而互联网金融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实现。我们思考的是:专业能力如何与流量结合。”

随后,田惠宇强力推动金融科技转型,顺应客户行为线上化、移动化的趋势,提出“移动优先”战略,意在实现服务优势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的第三次飞跃。

三十一年来,招行的每一次转型和突围,都离不开领先的IT技术支持。“在互联网巨头没有起来以前,银行最大的投资就是科技。成立之初,招行就提出科技立行。首任行长王世桢认为,在两件事情上不要怕花钱,一是人才,二是IT。招行一开始就成立了电脑部,而且对电脑部不吝投入。在招行总部还在租房时,招行置下的第一个自有物业,就是信息技术部(原电脑部)的办公楼。2017年,招行在常规IT成本投入之外,拿出上年税前利润的1%(7.9亿元),专门成立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基金;2018年,该基金又提高到上年营业收入的1%(22.1亿元)。“如果需要,未来投入力度还可以加大。”招行2017年年报称。这个基金用于孵化招行内部的金融科技创新项目,而且很大一部分将投资于用户体验项目。

“银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今天,无论经济下行的周期性因素,还是利率、汇率改革的市场化因素,抑或去杠杆、强监管的政策性因素,都不足以改变银行的商业模式。唯一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和颠覆银行商业模式的,是科技。”基于对银行业过去和未来的深刻认识,田惠宇掌舵的招商银行,正向“金融科技银行”的新定位全速前进,令人充满期待。

——选自《他们正在改变中国》

解码招行基因:向“金融科技银行”的新定位全速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