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播种的玉米出现"霉烂坐棵断垄缺苗"等苗情质量差现象,原因在哪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在清江鹤寄居地,按照往年的播种习惯在3月25日~4月4日间就开始播种玉米种子了。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农民工都没有外出务工,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天气较好,在劳力资源丰富及天空作美的条件下,玉米播种时间较往年还提前了4~5天。

按照常规,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玉米播种后一个星期(最多不超过IO天)就应该正常出苗。但就当前田间玉米的出苗情况来看,今年的玉米出苗率很不理想。

清江鹤曾经结识的几个农友,今年也遇上了如此恼人的困惑。打电话咨询清江鹤是啥原因?为此清江鹤这几天就在乡下转悠寻思答案,现将相关情况分析总结如下,供各位老师和农友们参考:

一,玉米播种后出现"霉烂""缺苗断垄""不能正常生长而坐棵"的原因有哪些?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1,近段时间的低温影响。

受北方强烈冷空气影响,清江鹤寄居地从上月3月26日起就出现天气变故,气温一直下降不停。直至昨天4月4日气温才回暖。

平均气温降幅达到了6℃~8℃,局部地方达到了IO℃,高温地方气温降幅达到了11℃~13℃。部分地方还出现了强降雨和冰雹。

恰好在这段极端性低温的条件下玉米播种完成,却没有遇上适宜的玉米萌芽温度。而玉米的生长发育最低有效温度是IO℃(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学零度),高于IO℃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

按照玉米的生物学特性,虽然玉米种子能够在6~7℃时可以萌动发芽,但发芽慢易烂种。要想播种的玉米种子发芽稳健,生产上必须保持IO~12℃以上的气温,最佳温度要保持在20℃~25℃间,这就是为什么在高山二高山玉米育苗时,我们反复建议的要覆双膜的原因。

因为覆双膜可以增加地积温。一个玉米育苗期(30~40天),可以增加地积温36~42℃,而且幼苗移栽到大田以后,可以缩短玉米生育期4~6天,有利于高山玉米早熟,避免玉米生长后期低温带来的结实不好秃顶现象。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2,玉米种子本身的质量问题。

根据种子相关的规定,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种子,其纯度应该在96%以上,净度必须达到98%以上,发芽率达到85%以上,水分不高于13%以上。

如果播种的玉米种子为陈旧种子或者水分高于13%以上种子在贮藏时发生了霉变(或者说种子保管不善影响了种子质量),那么玉米出苗率自然就不高了。但是,根据农村种植生产实践,晒种可以促进种子新陈代谢,散发种子贮藏期间的呼吸产物,增强酶的活性和种子发芽率,提高玉米出苗率,保证苗齐苗壮。

3,施肥不当施肥过量而出现肥害。

调查中清江鹤发现很多玉米种植户生怕自已种植的玉米不如别人的好,生怕别人说自己种植的玉米孬,生怕自己种植的玉米"吃不够"肥料,因此过量施用各类肥料,大量使用未充分腐熟的粪渣,把种子放在肥块上(或很近的地方),致玉米苗发芽以后,胚根在下垂或次生根在发育的过程中与浓肥或者各类不宜作基肥(种肥)相接触而出现肥害。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比如有的农户将尿素,碳酸氢铵等不宜作种肥的肥料放入种肥与玉米种子或幼苗根系相接触,就容易造成肥害。

4,与土壤墒情有关。

不适宜玉米萌芽生长的土壤墒情有干旱与涝渍两种情况。有些农户将玉米苗床做得干燥少水,种子播完后苗床就显得"硬棒棒"的,保水性能极差。根据玉米的需水特性,抪种至玉米出苗至少要保持土壤涵水量60%~70%,这是足墒播种保证种子健壮萌芽的最基本条件。

但是有的农户为了抢季播种或缩短苗床的"闷床"时间,在苗床泼浇稀粪水还没渗透完毕时就急于苗床镇压,然后制作方格(或肥球)播种覆土覆膜,致苗床出现"芽涝",玉米幼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干旱让玉米出苗率降低,芽涝同样使玉米幼苗不能健壮生长。因此在基肥充足的条件下,要让玉米幼苗苗齐苗壮,既要防旱亦要防芽涝,足墒播种最好。

5,与土壤PH值(酸碱度)有关。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玉米本来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是作为玉米育苗的地块最好选择质地疏松透气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在5~8间的腐殖土。

盐碱地做种子苗床在前期地温偏低时发芽慢出苗慢(原因是盐碱地在地温偏低时干扰种子的生命活动致种子发芽出苗慢),长时间幼苗不出土会出现种子不萌芽而霉烂,降低种子出苗率,严重时缺苗断垄。

根据生产实践,农村中土壤易板结结壳的土壤,或粘重土壤,或含盐量高的土壤都是不建议用来育苗的土壤类型。而且不仅仅是不用来育玉米苗,还包括水稻秧苗,蔬菜幼苗等等,都是不理想的育苗床土。

6,地下虫危害。

主要是蝼蛄,地老虎,金针虫和蛴螬危害造成玉米缺苗断垄,坐棵生长不良等症状。

蝼蛄亦即土狗儿。最典型的危害特征就是取食萌动的玉米种子,或咬断玉米幼苗的根茎造成植株萎蔫死棵,然后缺苗断垄。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地老虎又叫土蚕子地蚕子和切根虫。这厮食性有点儿杂。幼虫常常将玉米幼苗吃成孔洞和缺刻。有时近地面刚出土不久的心叶还会成"残片"或幼茎被钻蛀的迹象,最终的结果是幼苗死棵或者坐果,影响玉米苗情质量。

金针虫亦是玉米幼苗期危害性较大的常见地下害虫。成虫和幼虫都可危害。不过成虫是以地上植株部分为主,幼虫则专注于地下的玉米种子,嫩芽和幼茎。幼虫严重危害时,玉米萌芽生长缓慢,幼茎可以蛀成孔洞,幼根可以枯死在壤土之中而不出土,降低玉米种子出苗率。

7,除草剂药害。

为了防止覆土滋生杂草干扰玉米幼苗岀土生长,许多玉米种植户都在浇足覆土水以后就开始喷苗床土壤封闭性除草剂进行苗床土壤封闭处理。

一般情况下,苗前除草剂的安全性能是比较高,不易发生玉米幼苗药害。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但是,很多种植户凭习惯勾兑药剂,凭经验用药,擅自提高使用浓度,或多种药剂"胡配",在苗床土壤湿度较大,或玉米出苗前遭遇低温逆袭时,很容易出现玉米苗床药害。

8,与人为操作不当有关。

常见的人为操作不当如玉米种子播完以后覆土过深(易遭芽涝)过浅(易遭干旱和"跑籽"),抪后末镇压,造成"跑墒"(土壤保湿性差),致种子不发芽或发芽后"吊死"。

二,保证玉米苗齐苗壮的有效措施。1,精选优质良种并进行相关处理。

选优质适合本地丰产的玉米种子。播种前可以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病粒虫粒和机械损伤种子,并放在太阳底下进行翻晒。包衣种子可以直接播种,未包衣的种子还可以进行催芽处理,保证苗齐苗壮。

2,精整苗床保持土壤良好墒情。

苗床肥以农家有机肥(稀粪水)和苗床专用基质肥为主。不用尿素,碳酸氢铵等作苗床基肥。如若少量掺入以上种类肥料,必须要"闷床"25~30天,再浅混土以后才平镇床苗。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苗床要做得平整均匀,没有杂物和大土坷垃。而且达到涵水量50%~65%左右。涵水量过高时要等床土自然渗透以后再播种。并按玉米幼苗的长势,合理排灌,保证土壤良好的墒情。

3,不选酸性重或盐碱地作苗床。

如若选择这类地作作苗床,最好是先对地块进行相应处理以后,再整厢。为了避免前期生长受低温的影响,最好采用双膜覆盖,寒潮或极端性低温逆袭时,还可以在双膜上加盖草帘等以保证棚内玉米幼苗生长的温度。

4,地下害虫的预防。

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一是在作苗床时选带有杀地下虫功能的苗床多功能基质肥掺在苗床肥中进行预防。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二是在玉米出土以后(开雅雀口)时结合玉米幼苗立枯病,根腐病的预防适量配比地下杀虫剂,做到病虫综合防治2~3次即可解决地下害虫对玉米幼苗的危害。

5,用植调剂与多功能叶面肥复配使用解决玉米苗床除草剂药害问题。

如可以用20%赤霉素(赤霉酸)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与1.8%萘乙酸可溶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者0.1%芸苔素内酯可溶性粉剂1000~1200倍液),及鑫丰源氨基酸叶面肥(或死苗急救氨基酸叶面肥,或苗青青氨基酸叶面肥,或苗壮水溶性肥料功能肥)三元复配使用,可用1~2次即可矫正除草剂药害。

结束语:本文详尽介绍了当前玉米苗床正在发生的烂种,缺苗断垄,坐棵生长不良等影响玉米苗情质量的原因。由于调查所取的样本有限,不同的地域气侯与种植习惯有差异,因此请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对病状原因,对症施策才能有效提高玉米苗情质量。


刚播种的玉米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